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深入Redis:复杂的集群

广义的集群,可能说只要是多台机器组成了分布式系统,就可以称之为集群。

狭义的集群,指的是Redis提供的集群模式,这个集群模式之下,主要是解决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以及如何拓展存储空间。

之前的哨兵模式,本质上还是一个节点存储数据,要求一个主节点/从节点存储整个数据的“全集”。

假设有1TB的数据,拿两台机器和四台机器来存,每台机器就只需要存储512G和256G,只要机器的规模足够多就可以存储任意大小的数据了。

但是此处把数据分成多份,应该怎么分?

分片(Sharding)

  • Master1 和 Slave11 和 Slave12保存的是同样的数据,占总数据的1/3
  • Master2 和 Slave21 和 Slave22保存的是同样的数据,占总数据的1/3
  • Master3 和 Slave31 和 Slave32保存的是同样的数据,占总数据的1/3

这三组数据存储的数据都是不同的,每个红框的部分可以称之为一个分片。如果全量数据进一步增加,只需要再增加更多的分片就可以解决。

具体来说,如何分片?存储一个key的时候,这个数据应该存储再哪个分片上?读取的时候又应该去哪个分片读取?有比较主流的三个方式:

哈希求余

借鉴了哈希表的基本思想,用hash函数把一个key映射到整数,再针对数据的长度求余,就可以得到一个数组下标。

假设有个key,现在有3个分片。根据这个key来计算hash值,再把这个结果%3,结果是多少就分到哪个片区上。后续获取key的时候,也是针对这个key求hash,再对N求余,就可以找到对应的片区编号了。

优点:简单高效,数据分配均匀

缺点:一旦需要进行扩容,片区数目改变了,原有的映射规则就不起作用了。所有的查询操作都查不到key。此时要进行数据之间的片区转移,重新排列,以满足新的映射规则。这样的数据转移,资源消耗量极大。

如上可以看到,整个扩容一共21个key,只有3个key没有进行搬运,其他的都要搬运。

一致性哈希算法

为了改进上面的方法,能够高效进行扩容,“一致性哈希算法”就诞生了。

我们把2^32 -1均匀地映射到一个圆环上面,并且规律的切分好1号分片,2号分片,3号分片。

此时有一个key,计算这个key的hash值,算出来的值顺时针往下找,找到的第一个分片是哪个就属于哪个分片。

扩容的时候,原有的分片在环上的位置不动,只需要在环上安排一个新的分片即可。此时只需要把原来分片里面的部分数据,搬运给新的分片即可。剩下两个分片里面的数据和区间都是不变的。

优点:大大降低了扩容的时候数据搬运的规模,提高了扩容操作的效率。

缺点:数据分配不均匀,数据倾斜。

哈希槽分区算法

为了解决搬运成本高和数据分配不均匀,引入了哈希槽(hash slots)算法。

 hash_slot = crc16(key) % 16384
  哈希槽    计算hash的算法

、相当于把整个哈希值,映射到16384个槽位上,也就是[0,16383]。

再把这些槽位均匀的分配给每个分片,每个分片的节点都需要自己记录持有哪些分片。

假设当前有三个分片,一种可能的分配方式:

  • 0号分片:[0,5461],共5462个槽位
  • 1号分片:[5462,10923],共5462个槽位
  • 2号分片:[10924,16383],共5460个槽位

这里的分片规则是很灵活的,每个分片持有的槽位也不⼀定连续,每个分片的节点使用位图来表示自己持有哪些槽位。对于16384个槽位来说,需要2048个字节(2KB)大小的内存空间表示。

如果需要增加一个分片,就可以针对原来的槽位进行重新分配,比如把之前每个分片持有的槽位,各拿出来一点,分给新的分片。

  • 0号分片:[0, 4095],共4096个槽位。
  • 1号分片:[5462, 9557],共4096个槽位。
  • 2号分片:[10924, 15019],共4096个槽位。
  • 3号分片:[4096, 5461] + [9558, 10923] + [15019, 16383],共4096个槽位。

在实际使用Redis集群分片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手动指定哪些槽位分配给某个分片,只需要告诉某个分片应该持有多少个槽位即可。Redis会自动完成后续的槽位分配,以及对应的key搬运工作。

问题一:Redis集群是最多有16384个分片吗?

如果一个分片只有一个槽位,这对于集群的数据均匀是难以保证的。Redis作者建议分片数不应该超过1000。

问题二:为什么是16384个槽位?

Redis作者的回答:

节点之间通过心跳包通信。心跳包中包含了该节点持有哪些slots,这个是使用位图这样的数据结构表示的。表示16384(16k)个slots,需要的位图大小是2KB。如果给定的slots数更多了,比如65536个了,此时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空间,8KB位图表示了。8KB对于内存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在频繁的网络心跳包中,还是一个不小的开销。

另一方面,Redis集群一般不建议超过1000个分片。所以16k对于最大1000个分片来说是够用的,同时也会使对应的槽位配置位图体积不至于很大。

集群搭建

集群搭建基于docker,搭建一个集群,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容器。只需要创建11个redis节点,这些redis的配置文件内容大同小异。但是11个如果要手动添加的话太繁琐了,此时就可以使用脚本来批量生成。在Linux上,以 .sh 为后缀结尾的文件,称为“shell脚本”。

首先要停止原来启动的节点。分别到redis-data和redis-sentinel文件夹里,启动运行docker-compose down 命令就可以停止掉原来的docker容器。

在redis文件夹中创建reids-cluster,内部创建好两个文件,再把.sh文件的内容完成,就可以通过bash命令启动.sh文件了。很方便的,11个redis文件夹就被创建出来了。

#!/bin/bash

# 创建Redis实例目录并生成配置文件
for port in $(seq 1 9); do
  mkdir -p redis${port}/
  touch redis${port}/redis.conf
  cat << EOF > redis${port}/redis.conf
port 6379
bind 0.0.0.0
protected-mode no
appendonly yes
cluster-enabled yes
cluster-config-file nodes.conf
cluster-node-timeout 5000
cluster-announce-ip 172.30.0.10${port}
cluster-announce-port 6379
cluster-announce-bus-port 16379
EOF
done

# 注意:cluster-announce-ip 的值有变化

# 创建额外的Redis实例目录并生成配置文件
for port in $(seq 10 11); do
  mkdir -p redis${port}/
  touch redis${port}/redis.conf
  cat << EOF > redis${port}/redis.conf
port 6379
bind 0.0.0.0
protected-mode no
appendonly yes
cluster-enabled yes
cluster-config-file nodes.conf
cluster-node-timeout 5000
cluster-announce-ip 172.30.0.1${port}
cluster-announce-port 6379
cluster-announce-bus-port 16379
EOF
done

每个redis文件夹中都有一个redis.conf文件,并且每个配置文件都不同。区别在于每个配置中的cluster-announce-ip都是不同的,其他部分都相同。这里的ip要和yml中的ip对应上。

当我们确认docker和redis都关闭后,此时执行启动容器的命令,就可以看到11个redis服务器都被启动起来了。

但是到此,我们还没有把这些redis配置成集群,他们还只是各干各的。

通过命令可以把前9个主机构建成集群,后两个主机暂时不用: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172.30.0.101:6379 172.30.0.102:6379 
172.30.0.103:6379 172.30.0.104:6379 172.30.0.105:6379 172.30.0.106:6379 
172.30.0.107:6379 172.30.0.108:6379 172.30.0.109:6379  --cluster-replicas 2
最后一串字符指的是:从节点2个

此时,redis节点被自动分配好了主节点和从节点,并且会自动分配好16384个槽位。此时101-109九个节点,是一个整体。使用客户端连接上任意一个节点,本质上都是等价的。

cluster nodes 
查看当前集群的信息

设置成集群模式之后,当前数据就分片了。可以在启动redis-cli的时候,加上 -c 选项,客户端发现当前key的操作不在当前分片上的时候,就能够自动的重定向到对应的分片主机。

但是也需要注意,如果key是分散在不同的分片上,用之前的操作就可能会有些问题。

故障转移

此处的故障转移,和哨兵那里的还不太一样~手动停止一个主节点,来观察效果。

集群中的所有节点都会周期性的使用心跳包进行通信。进行一系列判定之后,最终才会把某个节点标记成FAIL(客观下线)。

如果我们停掉了主节点1,此时会有一个slave节点变成新的主节点,哪怕我们重新启动原来的主节点1,这个节点也仅仅是变成slave。

Reft算法

上述选举的过程就称之为Raft算法,这是一种在分布式系统中广泛使用的算法。再随机休眠时间的加持下,基本上就是谁先唤醒,谁就能竞选成功。

集群扩容

现在101-109,9个主机构成了3主6从结构的集群了。此时我们把110和111主机也加入到集群中去,以110为master,111为slave,把数据分片从3变成4。

集体扩容是一件风险高、成本高的操作!

把新的主节点加入到集群

 redis-cli --cluster add-node 172.30.0.110:6379 172.30.0.101:6379

add-node后的第⼀组地址是新节点的地址,第⼆组地址是集群中的任意节点地址。

重新分配slots

 redis-cli --cluster reshard 172.30.0.101:6379

reshard后的地址是集群中的任意节点地址。

执行之后,会进入交互式操作,redis会提示输入以下内容: 

  • 多少个slots要进行reshard?(此处我们填写4096)
  • 哪个节点来接收这些slots?(此处我们填写 172.30.0.110 这个节点的集群节点id) 
  • 这些slots从哪些节点搬运过来?(此处我们填写all,表示从其他所有的节点都进行搬运)

给新的主节点添加从节点

redis-cli --cluster add-node 172.30.0.111:6379 172.30.0.101:6379 --cluster
slave --cluster-master-id [172.30.1.110 节点的nodeId]

此外,还有集群缩容,代码连接集群等知识,考虑到本文篇幅就不再继续了,接下来,我们会开启缓存的学习~


http://www.kler.cn/a/300618.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爬虫报错日记
  • 【记录52】el-table-column 添加fixed属性 滚动条无法滑动
  • QT笔记- Qt6.8.1 Android编程 添加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以支持修改权限
  • 【Go】Go Gorm 详解
  • 算法面试准备 - 手撕系列第七期 - MLP(利用FashionMNIST数据集)
  • Python毕业设计选题:基于python的酒店推荐系统_django+hadoop
  • 【JavaScript】LeetCode:26-30
  • CV、NLP、数据控掘推荐、量化
  • Redis 多线程模型详解
  • EmguCV学习笔记 VB.Net 11.4 图像分类
  • 如何使用 PowerShell 脚本来自动化 Windows 开发流程的教程(包括理论介绍和实践示例)
  • FPGA设计-使用MicroBlaze的Boot Loader的注意事项
  • Leetcode3271. 哈希分割字符串
  • 论文阅读:RGBD GS-ICP SLAM
  • 【题解】CF2008G
  • 解锁数据的秘密武器:PCA带你走进降维新世界
  • 《黑神话:悟空》被“罕见”网络攻击联想个人网络和数据安全防范
  • Java 后端接口入参 - 联合前端VUE 使用AES完成入参出参加密解密
  • AIGC大模型扩图:Sanster/IOPaint(4)
  • 大模型岗位招聘数据分析及可视化
  • 免费爬虫软件“HyperlinkCollector超链采集器v0.1”
  • Day8 | Java框架 | Maven
  • 【EI稳定,马来亚大学主办】2024年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国际会议(WCCIS 2024,9月27-29)
  • Mac M芯片上安装统信UOS 1070arm64虚拟机
  • React实现虚拟列表的优秀库介绍
  • pyecharts可视化数据大屏【详细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