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数组」堆排序 / 大根堆优化(C++)

目录

概述

核心概念:堆

堆结构

数组存堆

思路

算法过程

up()

down()

Code

优化方案

大根堆优化

Code(pro)

复杂度

总结


概述

在「数组」快速排序 / 随机值优化|小区间插入优化(C++)中,我们介绍了三种基本排序中的冒泡排序与分治思想结合的算法:快速排序。

本文我们来讲第二种基本排序:选择排序与分治思想结合的产物:堆排序。

我们来回想选择排序:每次选出最小的元素放在数组头部位置,每次都扫描一遍整个数组,整体表现为O(n²)。

我们希望只进行少量比较就能得出数组中的最小元素,该怎么做呢?堆这种结构给了我们一点启发。


核心概念:堆

堆是一颗完全二叉树,它的特点是可以用一维数组来储存。

堆结构

在初学数组排序阶段就理解二叉树似乎有些困难,不过好在我们不必完全了解二叉树的所有概念。

我们只需要知道:

①一个堆是一个层状结构,除去最底一层,每层的每个节点都有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层层布满。

节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编号。

(对于这样的结构,我们称之为二叉树,每个父节点都有左右孩子指针指向子节点。) 

②只有最后一层允许节点不排满,但节点的排布仍然是严格从左到右的。

如下,图一和图二都是堆,但图三不是堆,因为它的最底层排布不是从左到右的。

 ③堆有两种:小根堆和大根堆。

小根堆要求父节点的值小于它的两个孩子,大根堆要求父节点的值大于它的两个孩子。

*注意*:一个节点的左右孩子之间的大小关系不做任何要求。

我们称二叉树的头结点为根,所以这种命名就很好理解了:小根堆的根最小,大根堆的根最大。

数组存堆

此时此刻我们完全不必知道二叉树的标准结构,因为数组就可以储存堆

观察:

我们发现,一个序号从0开始的堆结构,

对于第idx个节点:

父节点序号:(idx-1)/2。

左子节点序号:idx*2+1。

右子节点序号:idx*2+2。

也就是说,对于上图这样的堆,我们将它存入数组应该是这样的:

        i   0    1    2    3    4    5    6
int arr[i]  10   15   30   40   50   100  40

因此,对于一个堆,我们可以用数组来表示它。 


思路

堆这种结构只是为我们的选择排序优化服务的。

选择排序需要我们每次找到最小的元素,那么我们不妨对数组建堆(又称堆化),获得一个小根堆数组后,堆顶,也就是序号为0的数组位置,自然就是我们要的最小元素。

获得最小元素后堆顶出堆,对剩余元素重新堆化,堆顶每次都是剩余元素中的最小元素。

我们不断进行堆顶出堆,就实现了选择排序。 

考虑到堆化是按层实现的,因此若有n个元素,则有logn层,重新堆化的过程中内部重排最多进行logn次,通过logn次比较获得最小元素,这显然优于暴力选择排序。


算法过程

堆排序由两个操作构成:上浮up和下沉down。

我们先用宏定义描述一下节点父子关系,另有swap函数实现功能封装:

#define father(x) ((x-1)/2)
#define lchild(x) (2*x+1)
#define rchild(x) (2*x+2)
void swap(int& a, int& b) {
	int temp = b;
	b = a, a = temp;
}

up()

对数组进行初始堆化时,依靠上浮实现。

将堆的大小称为size,数组的整体长度称为len。

我们将数组arr分割成两部分:已经堆化的[0,size),未堆化的剩余部分[size,len)

我们将剩余部分的第一个数加入堆中,它显然处于堆底,为了让它处于小根堆中合适的位置,我们进行对它上浮操作。

int size = 0;
for (int i = 0; i < len; i++) {
	up(arr, i);
	size++;
}

当idx为0时,不再上浮,否则判断此节点与其父亲的大小关系。

我们维护小根堆,所以如果父节点较大,则两者进行交换,使得父节点较小。

然后跟踪父节点,对父节点继续执行上浮操作。(这里的递归操作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void up(int arr[], int idx) {
	if (idx && arr[father(idx)] > arr[idx]) {
		swap(arr[father(idx)], arr[idx]);
		up(arr, father(idx));
	}
}

down()

数组完全堆化后,我们开始进行堆顶出堆,实现选择排序。

我们使用小根堆,因此需要一个额外的辅助空间来承载结果(后续它会被我们的优化方案优化掉)。

堆顶出堆后将堆中的最后一个元素赋给堆顶,堆size缩小,然后开始对堆顶执行下沉操作。

int* assist = new int[len];
for (int j = 0; j < len; j++) {
	assist[j] = arr[0];
	arr[0] = arr[--size];
	down(arr,0,size);
}
memcpy(arr, assist, sizeof(int) * len);
delete[] assist;

定义pos,

①如果idx节点的左右孩子没有超出数组堆化范围,则pos等于左右孩子中较小的元素的索引,这是为了使得较小的元素总是位于堆的上部。

②如果idx的右孩子超出堆化范围,那么堆中只有左孩子是有效的,pos等于左孩子。

③如果idx的左孩子也超出堆化范围,说明idx已经在堆中沉底,没有后续元素,不必比较直接返回。

当pos位的元素小于idx位的元素时,两者作交换(即idx较大时,与其最小的子节点交换),然后跟踪pos,继续下沉。 

void down(int arr[], int idx, int size) {
	int pos;
	if (rchild(idx) < size)pos = arr[lchild(idx)] < arr[rchild(idx)] ? lchild(idx) : rchild(idx);
	else if (lchild(idx) < size)pos = lchild(idx);
	else return;
	if (arr[idx] > arr[pos]) {
		swap(arr[idx], arr[pos]);
		down(arr,pos,size);
	}
}

Code

#define father(x) ((x-1)/2)
#define lchild(x) (2*x+1)
#define rchild(x) (2*x+2)
void up(int arr[], int idx) {
	if (idx && arr[father(idx)] > arr[idx]) {
		swap(arr[father(idx)], arr[idx]);
		up(arr, father(idx));
	}
}
void down(int arr[], int idx, int size) {
	int pos;
	if (rchild(idx) < size)pos = arr[lchild(idx)] < arr[rchild(idx)] ? lchild(idx) : rchild(idx);
	else if (lchild(idx) < size)pos = lchild(idx);
	else return;
	if (arr[idx] > arr[pos]) {
		swap(arr[idx], arr[pos]);
		down(arr,pos,size);
	}
}
void heap_sort(int arr[], int len) {
	int size = 0;
	for (int i = 0; i < len; i++) {
		size++;
		up(arr, i);
	}
	int* assist = new int[len];
	for (int j = 0; j < len; j++) {
		assist[j] = arr[0];
		arr[0] = arr[--size];
		down(arr,0,size);
	}
	memcpy(arr, assist, sizeof(int) * len);
	delete[] assist;
}

优化方案

辅助数组assist看起来很愚蠢,我们来像个办法处理掉它。

大根堆优化

我们何不使用大跟堆来依次弹出数组的最大元素呢?

小根堆是从前往后进行最小值选择排序,因此无法安放在原始数组中(因为堆化部分会占据数组的前面部分),但大根堆解决了这个问题。

考虑到弹出时堆size收缩,因此数组的末尾会空出一个位置,我们可以直接将弹出元素安放到该位置上。

Code(pro)

#define father(x) ((x-1)/2)
#define lchild(x) (2*x+1)
#define rchild(x) (2*x+2)
void bigger_up(int arr[], int idx) {
	if (idx && arr[father(idx)] < arr[idx]) {
		swap(arr[father(idx)], arr[idx]);
		bigger_up(arr, father(idx));
	}
}
void smaller_down(int arr[], int idx, int size) {
	int pos;
	if (rchild(idx) < size)pos = arr[lchild(idx)] > arr[rchild(idx)] ? lchild(idx) : rchild(idx);
	else if (lchild(idx) < size)pos = lchild(idx);
	else return;
	if (arr[idx] < arr[pos]) {
		swap(arr[idx], arr[pos]);
		smaller_down(arr, pos, size);
	}
}
void HPsort(int arr[], int len) {
	int size = 0;
	for (int i = 0; i < len; i++,size++) 
		bigger_up(arr, i);
	while (size--) {
		swap(arr[0], arr[size]);
		smaller_down(arr, 0, size);
	}
}

*注意*:大根堆上浮大元素,沉底小元素。 


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O(nlogn)

空间复杂度:O(logn)

复杂度分析

时间分析:{

考虑堆化是按层实现的,因此若有n个元素,则有logn层。

对n个元素建堆,每个元素按层上浮,最多比较logn次,得到O(nlogn)

对n个元素出堆,弹出堆顶后将堆尾赋给堆顶,每个元素按层下沉,最多比较logn次,得到O(nlogn)

O(nlogn)+O(nlogn)=O(2nlogn)=O(nlogn)。

}

空间分析:{

使用大跟堆建堆时,不使用额外空间承载答案。

建堆和出堆时调用递归函数进行压栈,函数最多调用logn层,最多占据空间O(logn)。

}


总结

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处理数组的最小元素,它的另一个重大用途就是实现优先队列priority_queue。

堆排序的分治策略也比较新颖:他不是在算法思想上进行分治,而是利用模拟堆这种数据结构进行分治,希望可以为你带来对分治思想的新启发。


http://www.kler.cn/news/310614.html

相关文章:

  • 双端队列double-ended queue
  • c/c++语言中extern的用法(VS编译)
  • 代码结构之结构体
  • 算法面经手撕系列(2)--手撕BatchNormlization
  • 【每日一诗】【诗词创作】【诗】《雨前秋夜》
  • 浅谈Linux中的环回设备
  • C++将32位深图片处理成灰度图
  • 构建自己的文生图工具:Python + Stable Diffusion + CUDA
  • 基于PHP+MySQL组合开发的在线客服源码系统 聊天记录实时保存 带完整的安装代码包以及搭建部署教程
  • JAVA-集合相关
  • 功能测试干了三年,快要废了。。。
  • 工号不够用了怎么办? - 华为OD统一考试(E卷)
  • 【代码随想录训练营第42期 续Day58打卡 - 图论Part8 - Dijkstra算法
  • 在 Linux 系统中目录架构说明
  • c语言--力扣简单题目(最后一个单词的长度)讲解
  • 【毕设】基于Java的超市管理系统
  • SQL:DATEDIFF函数
  • Java网络编程:构建高性能的TCP/IP服务
  • OpenAI草莓正式发布,命名o1
  • SEW变频器的组成
  • 十一,Spring Boot 当中配置拦截器的“两”种方式
  • 函数调用与作用域
  • 下载 llama2-7b-hf 全流程【小白踩坑记录】
  • docker可视化管理工具推荐!docker.ui
  • OpenMV与STM32
  • nodejs 007:错误npm error Error: EPERM: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symlink
  • 9.18 微信小程序开发笔记
  • HTTPS是如何保证安全传输的
  • spring boot设置多环境的配置文件
  • 【开源免费】基于SpringBoot+Vue.JS在线文档管理系统(JAVA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