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分享必看!AI合规常见问题解答(二)
免费分享必看!AI合规常见问题解答(二)
自从Open AI引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潮,大型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迅速扩展,成为了推动企业创新和提升生产力的关键力量。然而,随之而来的合规挑战也不容忽视。所以,我们特别推出了免费为各企业或者组织解答AI合规常见问题解答系列,旨在为企业在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提供全面的指导。
问题:使用开源模型或者套壳模型要进行备案吗?
答:
1.开源模型的备案要求
开源模型的备案需要证明其安全性和合规性。具体来说,备案过程中需要提供以下内容:
模型的安全性:包括模型的鲁棒性、隐私保护能力以及防止滥用的机制。
合规性:确保模型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监管机构鼓励使用开源、透明的模型,而不是闭源或“黑盒”模型,因为后者可能隐藏潜在的风险。即使是开源模型,如果进行了自研或精调,也需要在备案时提供充分的证明,包括但不限于:
算力资源:使用的计算资源和硬件配置。
数据集:训练模型所用的数据来源及其合规性。
训练过程:详细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安全治理措施:包括数据保护、模型监控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2. “套壳”模型的备案要求
“套壳”模型是指基于现有的开源模型进行二次开发或封装的产品。这类模型在备案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原模型的合规性:确保所使用的开源模型已经完成备案或符合备案要求。
二次开发的证明:如果对开源模型进行了自研或精调,需要提供详细的开发文档和测试报告。
安全性验证:确保二次开发后的模型仍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问题:算法备案和模型备案有什么区别
答: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虽然都属于AI模型的合规管理范畴,但它们在服务形式、备案内容和适用场景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 服务形式
大模型备案:
服务形式:主要针对底层API或模型服务,供他人调用。这些模型通常是大规模的、通用性强的预训练模型,如语言模型、图像识别模型等。
适用场景:适用于提供基础模型服务的企业,如云服务商、AI技术提供商等。
算法备案:
服务形式:主要针对具有用户界面的应用产品,使用了其他模型的能力。这些应用产品可以是移动应用、网页应用或其他形式的终端产品。
适用场景:适用于开发和运营具体应用的企业,如社交媒体平台、智能助手、推荐系统等。
2. 备案内容
大模型备案:
模型架构:详细描述模型的架构、算法和技术原理。
数据集:提供训练模型所用的数据集来源及其合规性证明。
训练过程:记录模型的训练步骤、参数设置和优化方法。
安全性和合规性:提供模型的安全性评估报告,包括鲁棒性测试、隐私保护措施等。
性能指标:提供模型的性能指标和测试结果,确保其达到预期效果。
算法备案:
应用功能:详细描述应用的功能和用途。
算法实现:提供应用中使用的算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数据处理、模型调用等。
用户界面:展示应用的用户界面设计,确保用户交互的友好性和合规性。
数据流:描述应用的数据流和处理流程,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合规性:提供应用的合规性证明,包括法律法规遵循情况和用户隐私保护措施。
3. 适用平台
大模型备案:
适用平台:主要适用于提供API接口和服务的平台,如云计算平台、AI服务平台等。
目标用户:主要是开发者、企业和科研机构,他们使用这些模型进行二次开发或集成到自己的应用中。
算法备案:
适用平台:主要适用于具体的终端应用平台,如移动应用商店、网页应用平台等。
目标用户:主要是最终用户,如个人消费者、企业用户等。
4. 备案流程
大模型备案:
准备阶段:收集和整理模型的相关资料,包括架构、数据集、训练过程等。
提交阶段:向监管机构提交备案申请,提供详细的备案材料。
审核阶段:监管机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可能要求补充或修改部分资料。
通过阶段:审核通过后,获得备案证书,可以在市场上合法提供服务。
算法备案:
准备阶段:收集和整理应用的相关资料,包括功能描述、算法实现、用户界面等。
提交阶段:向监管机构提交备案申请,提供详细的备案材料。
审核阶段:监管机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可能要求补充或修改部分资料。
通过阶段:审核通过后,获得备案证书,可以在市场上合法发布和运营应用。
5. 企业策略
有些企业可能同时进行两种备案,以满足不同平台的合规性要求。例如,一家AI技术提供商可能既提供底层的大模型服务,又开发了一些具体的终端应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分别准备和提交两种备案材料,确保所有服务和产品都符合监管要求。
由于备案流程的繁琐和复杂,许多企业和开发者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如果您需要算法备案的帮助,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算法备案超过100个项目经验,国内算法备案第一梯队,大模型备案也有多个成功案例,欢迎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