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_实现watch
watch 本质上就是监听一个响应式数据,这个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进行通知并触发相应的回调函数。
初步实现 watch 的监听和新旧值获取
在实现之前,我们看一下 watch 的基本使用,如下:
watch(obj, ()=>{
console.log('数据发生变化了')
})
obj.a++
假设 obj 是一个响应式数据的话,那么 obj.a++ 执行之后,就会触发回调。
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只需要利用 effect 和 options.scheduler 即可,代码如下:
effect(
() => {
objProxy.a
},
{
scheduler() {
console.log('数据发生了变化')
}
}
)
objProxy.a++
在一个副作用函数中访问了 a,那么当 a 变化的时候,自然就会触发这个调度器,而尽然可以控制这个数据更新后副作用函数执行的时机,就可以控制watch 回调的执行时机,我们就可以得出如下代码:
function watch(source, cb) {
effect(
() => {
source.a
},
{
scheduler() {
// 调用回调
cb()
}
}
)
}
watch(objProxy, () => {
console.log('数据发生了变化')
})
objProxy.a++
但是这里我们是把访问 a 直接写死的,是一种硬编码,objProxy 其他属性就无法监听到了,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下处理,自动实现这个对象上的属性读取,代码如下:
const obj = { a: 1, b: 2 }
const objProxy = new Proxy(obj, /* ... */)
function traverse(value, seen = new Set()) {
// 如果当前 value 是原始值或者已经读取过了,则不在做处理
if (typeof value !== 'object' || value === null || seen.has(value)) return
// 加入到 seen 中,表示已经读取过了
seen.add(value)
// * 这里暂时不考虑数组的情况
// 假设 value 是一个对象,使用 for...in 循环遍历 value 对象
for (const key in value) {
// value[key] 就已经进行了一个读取行为
// - 同时递归调用,处理深层次的对象
traverse(value[key], seen)
}
// 返回 value,可以当做 getter 函数的返回值
return value
}
function watch(source, cb) {
effect(
() => {
return traverse(source)
},
{
scheduler() {
cb()
}
}
)
}
watch(objProxy, () => {
console.log('数据发生了变化')
})
objProxy.a++
objProxy.b++
此时按照预期,应该会触发两次,我们执行查看一下结果,如图:
而 watch 的 source 参数除了可以传一个响应式数据之外,还可以传递一个 getter,所以,我们要对这个 source 参数进行参数归一化,代码如下:
function watch(source, cb) {
let getter
// 如果 source 是一个函数,则直接赋值给 getter
if (typeof source === 'function') {
getter = source
}
// 不是函数的话,则作为对象处理,调用 traverse 函数进行递归遍历
else {
getter = () => traverse(source)
}
effect(getter, {
scheduler() {
cb()
}
})
}
此时,就对 watch 函数的使用变得更加通用了,现在 watch 还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回调触发的时候,获取新旧值,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利用上 lazy 选项,代码如下:
function watch(source, cb) {
let getter
if (typeof source === 'function') {
getter = source
} else {
getter = () => traverse(source)
}
let oldValue, newValue
// 开启 lazy 选项-可以实现外部手动调用副作用函数,且调用得到的返回值就是 getter 函数的返回值
const effectFn = effect(getter, {
lazy: true,
scheduler() {
// 触发调度器时,表示数据更新了,此时可以通过再次调用 effectFn 得到新值
newValue = effectFn()
// 传递新旧值
cb(newValue, oldValue)
// 将本次的新值作为下一次的旧值
oldValue = newValue
}
})
// 手动调用一次,拿到初始值,作为旧值
oldValue = effectFn()
}
/* ... */
watch(
() => objProxy.a,
(newValue, oldValue) => {
console.log('数据发生了变化: ', newValue, oldValue)
}
)
objProxy.a++
结果如图:
深度监听
其实这一点我们已经实现了,上述中我们的 traverse 本身便是深度的递归,所以我们只需要简单的处理一下即可完成这个选项,代码如下:
let getter
if (typeof source === 'function') {
getter = source
} else {
getter = () => {
// 根据传递选项来判断是否进行递归读取
if (options.deep) {
return traverse(source)
} else {
// 直接只遍历一层即可
for (const key in source) {
source[key]
}
// 返回source本身
return source
}
}
}
当然,为了直观的展示变化,这里只展示了变动的一部分代码,或者也可以对 traverse 进行增强,可以实现服用。
watch 的立即执行和回调执行时机
在默认情况下,watch 函数只有在监听的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才会触发回调,在 Vue 中,可以通过指定第三个参数的选项 immediate 为 true 实现 watch 函数在创建时立即执行一次。
立即执行一次是触发回调,而数据变化也是执行回调,所以本质都是执行这个调度器,所以我们可以把调度器这块的逻辑单独创建一个函数,进行复用即可,代码如下:
function watch(source, cb, options = {}) {
let getter
if (typeof source === 'function') {
getter = source
} else {
getter = () => traverse(source)
}
let oldValue, newValue
// 把 scheduler 提取出来
const job = () => {
newValue = effectFn()
cb(newValue, oldValue)
oldValue = newValue
}
const effectFn = effect(getter, {
lazy: true,
// 将job作为调度器函数
scheduler: job
})
if (options.immediate) {
// 立即执行一次
job()
} else {
oldValue = effectFn()
}
}
watch(
() => objProxy.a,
(newValue, oldValue) => {
console.log('数据发生了变化: ', newValue, oldValue)
},
{
immediate: true
}
)
此时,我们查看一下输出的结果,如图:
旧值为 undefined 也是正常的,因为是立即执行,所以也就不存在旧值。
而除了立即执行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选项参数来指定回调函数的执行时机,如在 vue3 中可以使用 flush 来指定,flush 的可设置的值有 ‘pre’、‘post’、‘sync’。
为 post 时,则会将回调加入到一个微队列中,需要等待 DOM 更新结束之后再执行,因此我们可以在调度器执行的时候,单独处理为 post 时的逻辑,代码如下:
function watch(source, cb, options = {}) {
let getter
if (typeof source === 'function') {
getter = source
} else {
getter = () => traverse(source)
}
let oldValue, newValue
const job = () => {
newValue = effectFn()
cb(newValue, oldValue)
oldValue = newValue
}
const effectFn = effect(getter, {
lazy: true,
scheduler: () => {
// 为 post 时,放到微任务队列中执行
if (options.flush === 'post') {
// 手动创建一个微任务
const p = Promise.resolve()
p.then(job)
} else {
job()
}
}
})
if (options.immediate) {
job()
} else {
oldValue = effectFn()
}
}
通过这个拦截,就可以当为 post 时,将回调的执行推入微队列,而直接直接执行 job 本质上而言,就等于 sync 的同步执行,而 pre 则需要在组件的更新之前调用,这里暂时没有组件,就不做处理。
过期的副作用
我们先看一段示例代码:
watch(obj, async ()=>{
const resp = await axios.get('/api/book')
tableData = resp
})
这段代码可能会发生一个竞态问题,例如,我们修改了 obj 属性的值,触发回调,发送了第一个请求 A,那么在请求 A 结果返回之前,又修改了 obj 属性的值,发送了第二个请求 B,而恰好请求 B 的耗时返回更短,进行了返回,然后才返回 A,那么此时 tableData 的值就是请求 A 的响应结果,而我们需要的是 B 的响应结果,所以请求 A 就是一个过期的副作用,请求 A 得到的结果应该是无效的。
那这个问题 Vue 是如何解决的,我们看一段示例代码,如下:
watch(obj, async (newVal, oldVal, onInvalidate)=>{
// 表示是否过期
let expired = false
// 注册一个过期的回调
onInvalidate(()=>{
// 过期时,修改 expired 为 true
expired = true
})
const resp = await axios.get('/api/book')
// 只有没有过期,才会进行赋值
if(!expired) {
tableData = resp
}
})
那 Vue 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呢?我们看一眼如下的代码:
function watch(source, cb, options = {}) {
let getter
if (typeof source === 'function') {
getter = source
} else {
getter = () => traverse(source)
}
let oldValue, newValue
// 存储用户注册的过期回调函数
let cleanup
const onInvalidate = fn => {
cleanup = fn
}
const job = () => {
newValue = effectFn()
// 调用回调之前,先检测是否有注册过期回调函数,如果有则先执行
if (cleanup) {
cleanup()
}
cb(newValue, oldValue, onInvalidate)
oldValue = newValue
}
const effectFn = effect(getter, {
lazy: true,
scheduler: () => {
if (options.flush === 'post') {
const p = Promise.resolve()
p.then(job)
} else {
job()
}
}
})
if (options.immediate) {
job()
} else {
oldValue = effectFn()
}
}
这个实现是不是非常的简单,在 watch 函数中定义一个 cleanup 变量,存储一下注册的过期回调函数,这个函数怎么来就取决于用户调用 onInvalidate 参数的结果,第一次执行时,触发回调 job,此时 cleanup 为 undefined,则不会发生调用,而 cb 的执行,会注册一个 ()=> expired = true
的过期函数,并赋值给 cleanup,然后请求 A 发送,等待响应结果,等待期间当 obj 再次改变时,第二次执行回调,即 job,此时就会调用 cleanup 这个函数,而这个函数会将第一执行时,watch 的回调里面的 expired 改变状态,设置为过期,自然第一次的请求响应结果就不会被正常使用,后续如果发生第三次执行,也是依次类推,始终保证最后一个请求是有效的,之前的都是过期的。
我们添加一段测试代码来测试一下,代码如下:
// ***** 模拟测试 *****
let count = 0
watch(
() => objProxy.a,
(newValue, oldValue, onInvalidate) => {
count++
const _count = count
let expired = false
onInvalidate(() => {
expired = true
})
// 模拟请求
setTimeout(() => {
if (!expired) {
console.log(`请求${_count}-结束了-正常赋值`)
} else {
console.log(`请求${_count}-结束了-过期了`)
}
}, 5000 - count * 1000)
}
)
// 触发第一次
objProxy.a++
// 触发第二次
objProxy.a++
这里我就没有采用正式的 api 请求了,而是采用了一个定时器来模拟结果,如图:
可以看到,是我们所预期的结果,第二个请求先返回,正常使用,第一个请求也返回了,但是过期了不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