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Server-Sent Event(SSE) GPT场景实现

关于SSE的基本概念可以看一下阮一峰老师的这篇文章:Server-Sent Events教程。

现在比较常见的场景是gpt回答的时候类似下图这种打字机的情况,因为AI一般响应时间会比较长,使用这种方式能让人别等那么久,是一个相对比较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简单说一下具体这个场景下的实现思路。

客户端(前端)

SSE 使用 HTTP 协议,客户端需要向服务端发起一次请求,需要定义一个fetchEventSource方法,大概这样:

		const fetchEventSource = (url, options) => {
            fetch(url, options).then(resp => {
                if (resp.status === 200) {
                    options.onopen && options.onopen()
                    return resp.body
                }
            }).then(rb => {
                const reader = rb.getReader()
                const push = () => {
                    // done 为数据是否接收完成 boolean 值
                    // value 为接收到的数据, Uint8Array 格式
                    return reader.read().then(({done, value}) => {
                        if (done) {
                            options.onclose && options.onclose()
                            return
                        }
                        options.onmessage && options.onmessage(new TextDecoder().decode(value))
                        return push()
                    });
                }
                // 开始读取流信息
                return push()
            }).catch((e) => {
                options.error && options.error(e)
            })
        }

定义url和options参数,url传请求的地址,options可以定义更多内容,大概像这样调用fetchEventSource方法:

			fetchEventSource('http://localhost:8000/gpt/summary', {
                    method: 'POST',
                    body: JSON.stringify(data),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Authorization": "此处可以带接口鉴权token"
                    },
                    onopen: () => {
                        console.log('连接sse成功')
                    },
                    onclose: () => {
                        console.log('sse连接关闭')
                    },
                    onmessage: (delta) => {
                        let prefix = 'data: '
                        if (!delta.startsWith(prefix)) {
                            return;
                        }
                        let delta_array = delta.split(prefix);
                        delta_array.forEach(function(element) {
                            element = element.replace(/\n$/, '')
                            if (element === '[DONE]\n') {
                                return;
                            }
                            if (element != '') {
                                // 可能有多个回答
                                let choices = JSON.parse(element).choices;
                                let content = choices[0].delta.content;
                                console.log(content);
                                $('#mean').append(content);
                            }
                        });
                    }
                })

可以看到option中比实际http请求多了几个函数:onopen onclose onmessageonopen代表和服务端建立连接成功,onclose则是关闭服务端连接的时候会被调用,onmessage则是处理接口返回的数据,一般是需要处理多份数据,这里详细讲一下onmessage的处理方式。

onmessage可以看到参数是delta,假如说GPT场景下返回了“你好,我是GPT的文字”,可能第一个delta里就返回包含”你好“,第二个delta里返回“,”,第三个delta返回“我是”等等以此类推直到数据返回完毕。数据返回的格式因业务不同也会不同,但基本要做的事情就是处理并解析里面的数据,然后把这些文字拼接到页面上做显示,实现效果。

服务端(后端)

服务端的任务通常是调用gpt的接口,然后流式读取,读到什么马上返回给前端。

这里给一个python的demo:

from sse_starlette.sse import ServerSentEvent, EventSourceResponse

def create_chat_completion(messages):
    # 发起请求
    response = openai.ChatCompletion.create(
        engine="gpt-35-turbo",
        messages=messages,
        stream=True, # 该参数需要设置为true
        max_tokens=1000
    )
    # 循环处理stream结果
    for item in response:
        # yield ServerSentEvent(json.dumps(item, ensure_ascii=False), event='delta')
        result = json.dumps(item)
        print(result)
        yield ServerSentEvent(json.dumps(item))

@router.post("/summary")
async def summary(contentNeedSummary: posts.ContentNeedSummary, user = Depends(get_token_header)):    
	messages = [
        {"role": "system", "content": "可以预置一些系统的设置"},
        {"role": "user", "content": contentNeedSummary.content}
    ]
    return EventSourceResponse(create_chat_completion(messages))

可以看到上面的方法,前端调用/summary接口后,进入summary函数,做一些这个方法特有的设置之后,return了EventSourceResponse(create_chat_completion(messages))。create_chat_completion再实现通用的调用gpt的方法,每得到一个响应,马上用ServerSentEvent包裹返回给前端。

也就是说,整个过程,是前端发起SSE请求服务端,服务端(可以做一些别的处理,比如鉴权和预置系统数据)再发起SSE请求GPT接口;在返回结果的过程中,GPT接口流式输出给服务端,服务端(可以做一些别的处理,比如处理好返回结果的格式,计算token成本)马上返回给前端,比如GPT接口流式输出了“你好”,服务端马上返回了“你好”给前端显示在网页上,再返回“,我是GPT”,服务端接着返回给前端显示在网页上。

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结果尽快显示出来,也可以借由服务端的处理,保证安全和计算成本,以及处理好数据格式。


http://www.kler.cn/news/355477.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脚本实现发送QQ邮件
  • RabbitMQ 入门(八)SpringAMQP消息转换器
  • jmeter中对于有中文内容的csv文件怎么保存
  • C语言复习第4章 数组
  • webm格式怎么转换成mp4?几个操作简单的视频格式转换方法
  • 华为OD机试真题---勾股数元组
  • css 如何根据子元素给他的父元素设置样式
  • 【Vue】Vue3.0(十一)Vue 3.0 中 computed 计算属性概念、使用及示例
  • 还在滥用模糊查找?这类场景下 MySQL 多值索引性能更加强悍!
  • Leetcode|209.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And 59.螺旋矩阵||
  • 【C++】哈希表的封装——同时实现unordered_map和unordered_set
  • 【Vue】Vue3.0 (十二)、watchEffect 和watch的区别及使用
  • 【电商项目】1分布式基础篇
  • ASPICE在国内应用的挑战与改进空间
  • 奥比中光opencv显示可见光图片
  • [论文笔记] llama-factory 微调qwen2.5、llama3踩坑
  • php strtr 函数的坑
  • Android二代抽取壳简易实现和踩坑记录
  • <Linux> 线程池
  • vue项目中使用webso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