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再谈 TCP 连接的源端口选择

TCP 源端口的选择有两个场景:

  • 主机场景
  • SNAT 场景

先看主机场景,其中又区分了两类互斥的场景:

  • bind 时选端口:如果 bind 的端口被某条 established 连接使用,则无法 bind;
  • connect 时选端口:如果端口已经被 bind,则无法在 connect 时被选中。

因此必须在 bind 和 connect 之间以及 bind,connect 彼此之间做互斥,遍历某端口的使用链表(bind 只涉及 2 元组,因此只涉及 port hash list)时需要 lock,由于一台主机可能有多个进程同时进行 bind 和 connect,为提高并发能力,Linux 整了个花活儿:

  • bind 先遍历奇数端口,再遍历偶数端口;
  • connect 先遍历偶数端口,再遍历奇数端口。

这样就巧妙地将 bind 和 connect 的遍历路径错开,沿着这个思路继续,还可以更花,比如在奇数或偶数的遍历空间内,根据进程 pid 再次区分奇偶跨度,比如奇数跨度按 1,5,9,13,… 顺序遍历,而偶数跨度按 3,7,11,… 顺序遍历,诸如此类。

本着 “及时停止优化” 的哲学,审视一下花活的代价是高尚的。

在奇数(或偶数)端口号都已经用尽情况下,花活儿不但发挥不了作用,还平添遍历一边奇数空间的开销,因为在遍历一遍之前,进程并不知道奇数空间已经用尽,虽然可以记录一个 anchor 来记录 “奇数空间已经用尽” 的事实,但本质上这个问题的原因是 16bit 的端口空间在 TCP 看来太少,但对实现时需要遍历时又太大,而之所以搞这些精致的花活儿,还是 16bit 空间太小。

所以不要觉得内核妹忒内儿提的任何派驰都是优化,相当大一部分是在恶心人,它们只是针对了场景,而在这些假设之外,性能反而劣化。这类似抛硬币猜正反,但凡做任何假设,总的成功率都会下降。

再看 SNAT 场景。先看一个没有花活儿的实现(约等于但不等于 Linux 内核 nf_conntrack SNAT 实现):

uint16 tcp_get_port(uint32 sip, unit32 dip, uint16 sport, uint16 dport)
{
        struct entry *ent;
        int anchor = random16();
        int begin = PORT_BASE;

retry:
        // 4 元组 hash 而不是 3 元组,防止访问局部性导致 bucket 链表过长
        hash = jhash(sip, sport, dip, dport, 2);
        uniq = true;
        list_for_each_from(ent, bucket[hash]) {
                if (ent->sip == sip && ent->dip == dip && ent->sport == sport && ent->dport == dport) {
                        uniq = false;;
                        break;
                }
        }
        if (uniq) {
                ent = malloc(sizeof(*ent));
                ent->sip = sip;
                ent->dip = dip;
                ent->sport = sport;
                ent->dport = dport;
                hash_insert(ent, hash);
                return sport;
        }
        if (sport - begin < K && retried ++ > MAX_RETRIES) {
                // 列维长跳
                if (retried % (MAX_RETRIES/N) == 0)
                        anchor = random16(;
                sport = anchor;
                anchor ++;
                goto retry;
        }
        return -1;
}

要整花活儿炫点技巧,一步一步来。

首先,递增 anchor 和列维长跳已够合理,人类文明的轨迹就是列维长跳的结果,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对资源利用的合理分布非常有效,正因为此,中原文明才能在几千年时间同化掉整个东亚大陆。然而这太直观了,以至于不够 “厉害”。

如果不使用列维长跳来搜索可用端口,可以用时间戳(精确到 us),进程 pid 一起组成候选 sport。使用时间戳可以自然跨过同时竞争同一端口的进程,从而减少互斥开销,但还有更好的。

如果系统中已经没有可用端口,在遍历一遍前,进程并不知晓这个事实,因此要引入 “快速失败” 机制。这并不难,只需要提供一些积累信息。于是有以下的算法:

uint16 get_port_new(uint32 sip, unit32 dip, uint16 sport, uint16 dport)
{
        struct entry3 *ent3;
        uint hash3;

        hash3 = jhash(sip, dip, dport, 2);
        list_for_each_from(ent3, bucket3[hash3]) {
                if (ent3->sip == sip && ent3->dip == dip && ent3->dport == dport) {
                        if (ent3->free = ent3->end) // 已经满了,无空闲端口可用
                                return -1;
                        sport = ent3->free + 1;
                        ent3->free ++;
                        break;
                }
        }
        if (ent3 == NULL) {
                ent3 = malloc(sizeof(*ent3));
                free_port_init(ent3);
                sport = ent3->free + 1;
                hash3_insert(ent3, hash3);
        }
        return sport;
}

魔鬼在细节,太复杂必然是错的,太简单也可能不对。

随机释放端口意味着端口分配并非连续可得,因此还是要一个一个尝试,于是代码又恢复成了冗杂,3 元组 hash 只是提高了运算复杂度降低的概率,所有的重试依然还要进行:

uint16 tcp_get_port_new(uint32 sip, unit32 dip, uint16 sport, uint16 dport)
{
        struct entry3 *ent3;
        struct entry4 *ent4;
        int anchor = -1;
        int begin = PORT_BASE;
        int find = false;

        hash3 = jhash(sip, dip, dport, 2);
        list_for_each_from(ent3, bucket3[hash3]) {
                if (ent3->sip == sip && ent3->dip == dip && ent3->dport == dport) {
                        find = true;
                        uniq = false;;
                        if (ent3->full)
                                return -1;
                        anchor = ent3->free;
                        break;
                }
        }
        // 有了以上 3 元组 hash 辅助,下面的过程将省去遍历过程,几乎直接找到端口
        if (anchor == -1)
                anchor = 1;
retry:
        // 4 元组 hash 而不是 3 元组,防止访问局部性导致 bucket 链表过长
        hash4 = jhash(sip, sport, dip, dport, 2);
        uniq = true;
        list_for_each_from(ent4, bucket4[hash4]) {
                if (ent4->sip == sip && ent4->dip == dip && ent4->sport == sport && ent4->dport == dport) {
                        uniq = false;;
                        break;
                }
        }
        if (uniq) {
                ent4 = malloc(sizeof(*ent4));
                ent4->sip = sip;
                ent4->dip = dip;
                ent4->sport = sport;
                ent4->dport = dport;
                if (find == false) {
                        ent3 = malloc(sizeof(*ent3));
                        ent3->full = false;
                        ent3->end = 65535;
                        hash3_insert(ent3, hash3);
                }
                ent3->free = sport + 1;
                hash4_insert(ent4, hash4);
                return sport;
        }
        if (sport - begin < K && retried ++ > MAX_RETRIES) {
                // 列维长跳
                if (retried % (MAX_RETRIES/N) == 0)
                        anchor = random16(;
                sport = anchor;
                anchor ++;
                goto retry;
        }
        return -1;
}

合适的数据结构上场比算法更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就像设置一个 anchor 的威力一样,如果用 stack 或 queue 组织空闲端口,事情就会高尚。

使用 stack 会倾向于使用最近被释放的 port,而使用 queue 则相反,使用最早被释放的 port,以 stack 为例,意思如下:

void free_port(uint16 port, uint32 sip, unit32 dip, uint16 dport)
{
    hash3 = jhash(sip, dip, dport, 2);
    list_for_each_from(ent3, bucket3[hash3]) {
        if (ent3->sip == sip && ent3->dip == dip && ent3->dport == dport) {
            sport = ent3->free.push(ent3.port);
            break;
        }
    }
}
uint16 get_port(uint32 sip, unit32 dip, uint16 sport, uint16 dport)
{
    struct entry3 *ent3;
    struct port_entry *port;
    uint hash3;

    hash3 = jhash(sip, dip, dport, 2);
    list_for_each_from(ent3, bucket3[hash3]) {
        if (ent3->sip == sip && ent3->dip == dip && ent3->dport == dport) {
            if (ent3->stack.num == 0) // 已经满了,无空闲端口可用
                return -1;
            port = ent3->free.pop();
            break;
        }
    }
    if (port == NULL) {
        ent3 = malloc(sizeof(*ent3));
        free_port_init(ent3);
        hash3_insert(ent3, hash3);
        port = ent3->free.pop();
    } 
    return port.num;
}

只要 hash 足够好,源端口几乎可以在 O(1) 时间获得。值得注意的是,stack,queue 与 bitmap 相比具有优势,因为 bitmap 强依赖于实现,可以利用硬件高速实现,也可以使用 for-for 嵌套实现。

这些基本技巧已经谈不上是什么花活,malloc 库函数以及文件系统空闲块管理都会用类似机制管理空闲资源,没什么大不了,但 Linux 内核为什么没有使用这种技巧而遍历端口一个一个尝试呢?

首先是简单性,可维护性,这个不必多说,其次是资源占用,无论 bitmap,stack 还是 queue,动用的数据结构都对内存空间有不同需求,而通用操作系统不能假设空间需求的满足,但却可以用时间换空间。换句话说,内存不足就跑不起来了,而时间复杂度就算再高顶多就是慢,通用系统的可用性指标即程序可以完成。

想要程序运行快,除了算法分析外,局部性一定要利用:

  • 时间局部性:针对目标,访问过的网站接下来还会被访问;
  • 空间局部性:针对源,相邻 IP 地址会接连发起访问。

正如大约 10 年前我在 nf_conntrack 中加了一个不到 10 行代码的 recent cache 就获得 30%+ 的吞吐性能提升一样,局部性原理几乎控制着一切。

该总结一下了。

不管多么 trick 的算法,不管它多么高效,“及时停止优化” 永远是对的。沉迷于优美的算法将设计一个不优美的传输协议,因为你迫不及待希望用上这个算法,就很容易复制缺陷,在新协议里将 port(or channel,whatever) 继续设置为 16bit,因为只有这样你的算法才能表现出最优解。

但只要把 port(or channel,whatever) 设置成 32bit,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但优美算法永远也用不上了。结构决定行为,而不是算法决定行为。

当审视本文描述的所有这一切,如果有人问你到底什么是正确的,他的目的并非要获取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方案,而是要获得一个和他的想法一致的方案,因为人们总想听到自己想听到的,这是人们成功或失败的根源。

浙江温州皮鞋湿,下雨进水不会胖。


http://www.kler.cn/a/379929.html

相关文章:

  • 2024江苏省网络建设与运维省赛Linux(十) mariadb 服务
  • Python并发编程库:Asyncio的异步编程实战
  • npm入门教程18:npm发布npm包
  • 第二十八章 Vue之自定义指令
  • Linux入门-基础指令和权限
  • 闪存学习_2:Flash-Aware Computing from Jihong Kim
  • 吃透StarRock分区、分桶
  • 【软考】Redis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应用场景。
  • 【JavaEE初阶 — 多线程】Thread类的方法&线程生命周期
  • axios请求中的data和params的区别
  • 科普之使用Lableme图像标注—盲道分割与目标检测
  • 参数失配(Mismatch)
  • 文件系统上云的挑战
  • 计算机启动过程中各个步骤
  • w018基于Springboot的母婴商城系统
  • NLP领域的经典算法和模型
  • 从0开始搭建一个生产级SpringBoot2.0.X项目(八)SpringBoot 使用Redis
  • Java面向对象 C语言字符串常量
  • CSS 超出一行省略号...,适用于纯数字、中英文
  • 百货零售行业信息化蓝图整体规划方案|165页PPT
  • 深度强化学习(DRL)发展历程
  • 分布式数据库:核心概念、架构设计及应用实践
  • 记录一次node节点异常的排查
  • ssm校园线上订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vue
  • Linux: network: 环境:网络burst的一个原因,虚拟机感染病毒导致,外部网络设备太忙
  • 个人对Numpy中transpose()函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