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万字长文解读机器学习——感知机、MLP、SVM

🌺历史文章列表🌺

  1. 机器学习——损失函数、代价函数、KL散度
  2. 机器学习——特征工程、正则化、强化学习
  3. 机器学习——常见算法汇总
  4. 机器学习——感知机、MLP、SVM
  5. 机器学习——KNN
  6. 机器学习——贝叶斯
  7. 机器学习——决策树
  8. 机器学习——随机森林、Bagging、Boosting、集成学习
  9. 机器学习——聚类算法(Kmeans、GMM-使用EM优化)
  10. 机器学习——降维

文章目录

  • 感知机(Perceptron)
    • 模型定义
    • 训练过程
    • 优势和局限性
    • 感知机的扩展
  • 多层感知机(MLP, Multilayer Perceptron)
    • 定义
    • 工作原理
    • 优势和局限性
  • 支持向量机(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 定义
    • 工作原理
    • 核函数(Kernel Function)
      • 工作原理
      • 类型
      • 如何选择
    • 软间隔与硬间隔(Soft Margin & Hard Margin)
    • 损失函数
      • 硬间隔 SVM 损失函数
      • 软间隔 SVM 损失函数(Soft Margin SVM)
      • 合页损失(Hinge Loss)
      • 总结
    • 工作流程
    • SVM多分类
      • 一对多(One-vs-Rest, OvR)
      • 一对一(One-vs-One, OvO)
    • 优势与局限性
  • 对比
    • 总结对比
    • 基本概念
    • 模型结构
    • 学习方式和优化
    • 适用性和能力
    • 优缺点
    • 应用场景


感知机(Perceptron)

感知机是机器学习中最基本的线性分类模型之一,只有一个输入层一个输出层没有隐藏层。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分类器,只适用于线性可分的数据集。它最初由 Frank Rosenblatt 于 1957 年提出,用于解决二分类问题。感知机的目标是找到一个能够将两个类别的样本进行线性分割的超平面(即线性决策边界)。

模型定义

感知机模型的主要思想是:通过一个线性函数将输入的特征 x 映射到一个输出类别 y ,其基本形式如下:

公式

f ( x ) = sign ( w ⋅ x + b ) f(x) = \text{sign}(w \cdot x + b) f(x)=sign(wx+b)

  • x x x 是输入的特征向量,表示样本的数据。
  • w w w 是权重向量,表示每个特征的重要性。
  • b b b 是偏置项,它可以移动分类边界,使得模型更加灵活。
  • w ⋅ x w \cdot x wx 是权重和输入的点积,这个值决定了输入样本在分类边界的哪一侧
  • sign ( ⋅ ) \text{sign}(\cdot) sign() 是符号函数,它将点积的结果映射为 +1 或 -1,用于区分两个类别:
    • 如果 w ⋅ x + b > 0 w \cdot x + b > 0 wx+b>0,则 f ( x ) = 1 f(x) = 1 f(x)=1,即样本属于正类。
    • 如果 w ⋅ x + b < 0 w \cdot x + b < 0 wx+b<0,则 f ( x ) = − 1 f(x) = -1 f(x)=1,即样本属于负类。

训练过程

感知机的训练过程的核心思想是:对于每个错误分类的样本,调整权重和偏置,使其更接近正确分类。(类似神经网络中的前向传播反向传播)其学习规则如下:
以下是图片内容的文字提取:

  1. 初始化:将权重 w w w 和偏置 b b b 初始化为 0 或随机小值。

  2. 遍历数据集:对训练集中的每个样本 ( x i , y i ) (x_i, y_i) (xi,yi),其中 y i y_i yi 是样本的真实类别(取值为 1 或 -1)。

  3. 判断分类结果:计算 y i ( w ⋅ x i + b ) y_i(w \cdot x_i + b) yi(wxi+b)

    • 如果 y i ( w ⋅ x i + b ) ≤ 0 y_i(w \cdot x_i + b) \leq 0 yi(wxi+b)0,表示分类错误,需要更新权重和偏置。
    • 如果 y i ( w ⋅ x i + b ) > 0 y_i(w \cdot x_i + b) > 0 yi(wxi+b)>0,表示分类正确,无需更新。
  4. 更新规则(对于错误分类的样本):
    w = w + η ⋅ y i ⋅ x i w = w + \eta \cdot y_i \cdot x_i w=w+ηyixi
    b = b + η ⋅ y i b = b + \eta \cdot y_i b=b+ηyi
    其中, η \eta η 是学习率,用于控制每次调整的幅度。

  5. 重复步骤 2-4,直到所有样本被正确分类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优势和局限性

  • 优势

    • 简单易实现:感知机是最基础的线性分类模型,理论简单,容易实现。
    • 收敛性保证:对于线性可分数据集,感知机可以保证在有限次迭代内收敛到一个可以完全分开的超平面
  • 局限性

    • 不适用于线性不可分数据:感知机只能处理线性可分的数据集,对于线性不可分的数据集,无法给出合适的分类边界。
    • 对噪声敏感:感知机对异常点和噪声点敏感,可能导致模型过拟合。
    • 无法输出概率:感知机只能给出硬分类结果(-1 或 1),无法输出分类的概率或置信度。

感知机的扩展

感知机模型是很多复杂模型的基础,例如:

  • 多层感知机(MLP, Multi-Layer Perceptron):由多个感知机堆叠形成,是神经网络的基础模型
  • 支持向量机(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感知机的扩展版本,能够找到最大间隔的分类超平面,适用于线性不可分数据的处理。

多层感知机(MLP, Multilayer Perceptron)

定义

多层感知机(MLP)是感知机的扩展版本,它属于前馈神经网络,具备多层结构可以处理更复杂的非线性分类问题。MLP 是神经网络中最基础的结构,至少包括一个输入层、一个或多个隐藏层和一个输出层

工作原理

MLP 通过多个神经元层的组合来学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每一层的神经元将接收上一层的输出,并通过激活函数(如 ReLU、Sigmoid)进行非线性变换,然后传递给下一层。输出层则根据最后一层的神经元输出结果作出分类或预测。

核心概念

  • 前向传播(Forward Propagation):数据从输入层经过隐藏层,逐层计算,最后到达输出层。
  • 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通过计算损失函数的梯度(如交叉熵或均方误差)来调整权重和偏置,更新过程使用梯度下降算法。
    MLP 通过多次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来优化模型参数,从而在复杂的非线性空间中找到最优的决策边界。

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参考:深度学习——前向传播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前馈神经网络与反馈神经网络)、常见算法概要汇总

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 能处理非线性分类:MLP 能够通过隐藏层和非线性激活函数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分类问题
  • 多层结构学习复杂的特征关系:隐藏层允许 MLP 学习复杂的特征关系,增加模型的表达能力。

局限性

  • 训练时间长:随着网络层数和参数的增加,训练时间也会大幅增加。
  • 需要大量数据:MLP 通常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来表现出优势。
  • 易过拟合: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MLP 可能会过拟合训练集,需通过正则化或其他方法来避免过拟合。

支持向量机(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定义

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用于分类和回归的强大算法。SVM 的目标是通过找到一个能够最大化类间间隔(Margin)的超平面,将不同类别的样本分开。SVM 可以处理线性和非线性分类任务,尤其在高维数据集上表现良好

工作原理

SVM 试图找到一个最佳的决策超平面,使得正类和负类之间的间隔最大化。SVM 使用以下两个核心概念:

  • 最大间隔超平面:SVM 寻找使得类别之间的间隔(即最小距离)最大的超平面,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
  • 支持向量:支持向量是位于分类边界上的样本点,它们决定了超平面的最优位置。

核函数(Kernel Function)

对于线性不可分数据,SVM 引入了核函数(Kernel Trick) 进行 非线性映射 ,将数据映射到更高维空间,在该空间中数据变得线性可分。常用的核函数有线性核、多项式核、高斯核(RBF)等。

工作原理

核函数的作用是通核函数隐式地计算样本对之间的相似性,将原始的低维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使得在该高维空间中数据可以线性分离

直接在高维空间对每个数据点进行计算会非常昂贵,因为每个特征都需要映射到高维空间,而这种映射可能是上千维甚至无限维的,计算量巨大。因此,SVM 使用了核函数(Kernel Function)避免显式地进行高维映射

核函数能够直接在低维空间中计算两个样本在高维空间中的“相似性”(即高维映射后的点积)。这就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真正把数据点映射到高维空间,而是通过核函数计算结果隐式地得到了高维空间中的结果。这一过程称为核技巧(Kernel Trick)

核技巧的核心思想是:假设我们有一个映射函数 ϕ ( x ) \phi(x) ϕ(x),它将数据点 x x x从低维空间映射到高维空间。如果我们想在高维空间中计算两个数据点 x x x y y y的点积 ϕ ( x ) ⋅ ϕ ( y ) \phi(x) \cdot \phi(y) ϕ(x)ϕ(y),核技巧允许我们直接通过核函数 K ( x , y ) K(x, y) K(x,y)来计算,而不需要显式计算 ϕ ( x ) \phi(x) ϕ(x) ϕ ( y ) \phi(y) ϕ(y)。即:
K ( x , y ) = ϕ ( x ) ⋅ ϕ ( y ) K(x, y) = \phi(x) \cdot \phi(y) K(x,y)=ϕ(x)ϕ(y)
通过核函数,我们可以直接在低维空间中计算出在高维空间的点积值,避免了高维映射的计算。

类型

  1. 线性核(Linear Kernel)

    • 公式
      K ( x i , x j ) = x i ⋅ x j K(x_i, x_j) = x_i \cdot x_j K(xi,xj)=xixj
    • 含义直接计算两个样本的点积,适合数据本身线性可分的情况。线性核不进行任何非线性映射,仅在原始空间中计算样本的内积。
    • 参数:无特定的参数。
    • 应用场景:适用于特征数量大而样本数量少的数据集,例如文本分类问题中的文档分类。
  2. 多项式核(Polynomial Kernel)

    • 公式
      K ( x i , x j ) = ( x i ⋅ x j + c ) d K(x_i, x_j) = (x_i \cdot x_j + c)^d K(xi,xj)=(xixj+c)d
    • 含义:通过引入多项式项,使得模型能够拟合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 参数
      • c c c:常数项,调节映射的偏移。通常为 1,确保模型的灵活性
      • d d d:多项式的阶数(degree),控制映射的复杂性。阶数越高,模型拟合能力越强,但也更容易过拟合
    • 应用场景:适合数据分布非线性且有较明显的多项式关系的数据集。
  3. 径向基函数核(Radial Basis Function Kernel, RBF Kernel)

    • 公式
      K ( x i , x j ) = exp ⁡ ( − ∥ x i − x j ∥ 2 2 σ 2 ) K(x_i, x_j) = \exp\left(-\frac{\|x_i - x_j\|^2}{2\sigma^2}\right) K(xi,xj)=exp(2σ2xixj2)
      或者写作
      K ( x i , x j ) = exp ⁡ ( − γ ∥ x i − x j ∥ 2 ) K(x_i, x_j) = \exp(-\gamma \|x_i - x_j\|^2) K(xi,xj)=exp(γxixj2)
    • 含义:RBF 核通过高斯分布将样本映射到一个无穷维的空间,能够很好地处理非线性问题。RBF 核的值随着样本之间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因此更关注局部特征。
    • 参数
      • σ \sigma σ:带宽参数,控制样本之间的相似性范围。较小的 σ \sigma σ 值会使核函数更集中于样本附近,更适合细粒度模式;较大的 σ \sigma σ 值使核函数范围更广,模型更具全局性。
      • γ \gamma γ:通常定义为 γ = 1 2 σ 2 \gamma = \frac{1}{2\sigma^2} γ=2σ21,因此调节 γ \gamma γ 相当于调节 σ \sigma σ 的效果。较大的 γ \gamma γ 使得模型复杂度增加,容易过拟合;较小的 γ \gamma γ 使得模型泛化能力更强。
    • 应用场景:RBF 核是 SVM 中最常用的核函数之一,适合大多数非线性数据,尤其是结构复杂的数据集。
  4. Sigmoid 核(Sigmoid Kernel)

    • 公式
      K ( x i , x j ) = tanh ⁡ ( α ⋅ x i ⋅ x j + c ) K(x_i, x_j) = \tanh(\alpha \cdot x_i \cdot x_j + c) K(xi,xj)=tanh(αxixj+c)
    • 含义:Sigmoid 核类似于神经网络中的激活函数,使得 SVM 模型的表达能力接近于浅层神经网络。
    • 参数
      • α \alpha α:比例因子,控制样本点的内积影响大小,类似于学习率的作用。
      • c c c:偏移量,控制样本点在 Sigmoid 函数中的位置
    • 应用场景:Sigmoid 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模仿神经网络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较少用到,通常在实验时尝试。

如何选择

  • 线性核:当数据在原始空间中已经接近线性可分时,线性核是不错的选择,计算量较小,适合高维稀疏数据(如文本分类)。
  • 多项式核适合具有多项式关系的非线性数据,通过调整多项式的阶数来控制模型的复杂度。
  • RBF 核:是一种通用的核函数,适合大多数非线性数据集,可以捕捉复杂的局部特征,是 SVM 中最常用的核函数之一(如图像分类)。
  • Sigmoid 核:类似于神经网络中的激活函数,但实际应用中不常用,通常是实验性地用于测试。

软间隔与硬间隔(Soft Margin & Hard Margin)

引入了软间隔(soft margin)概念,引入松弛变量允许一些数据点被错误分类(通过引入松弛变量),从而能够处理线性不可分的数据。

  • 硬间隔(Hard Margin)

    • 假设数据是线性可分的,SVM 的目标是找到一个能够将所有样本点完全分开的超平面。
    • 硬间隔下所有样本点都满足 y i ( w ⋅ x i + b ) ≥ 1 y_i(w \cdot x_i + b) \geq 1 yi(wxi+b)1 的约束。
    • 缺点是对异常值和噪声数据敏感,导致模型的泛化能力差。
  • 软间隔(Soft Margin)

    • 软间隔允许部分数据点不满足严格的分类条件,即允许某些样本点可以落入分类间隔中或被误分类。
    • 引入松弛变量 ξ i \xi_i ξi 来度量样本的违约程度,优化目标变为:
      min ⁡ 1 2 ∥ w ∥ 2 + C ∑ i = 1 N ξ i \min \frac{1}{2} \| w \|^2 + C \sum_{i=1}^N \xi_i min21w2+Ci=1Nξi
      • 其中, C C C 是惩罚系数,用于平衡间隔大小和误分类点的数量。
    • 软间隔能够处理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损失函数

硬间隔 SVM 损失函数

硬间隔 SVM 假设数据是线性可分的,其目标是找到一个最优超平面,使所有样本点都在分类边界的正确一侧。

优化目标
硬间隔 SVM 的优化目标是最大化间隔,同时确保所有样本点都被正确分类。该目标可以表示为:
min ⁡ 1 2 ∥ w ∥ 2 \min \frac{1}{2} \| w \|^2 min21w2
其中:

  • w w w 是超平面的权重向量(法向量),确定了超平面的方向。

约束条件
对于每个样本 ( x i , y i ) (x_i, y_i) (xi,yi),要求满足:
y i ( w ⋅ x i + b ) ≥ 1 y_i (w \cdot x_i + b) \geq 1 yi(wxi+b)1

其中:

  • w w w 是超平面的权重向量(法向量),确定了超平面的方向。
  • b b b 是偏置项。
  • y i y_i yi 是标签,取值为 +1 或 -1。

硬间隔 SVM 的损失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可分的情况,对噪声和异常值非常敏感,实际应用中并不常用。

软间隔 SVM 损失函数(Soft Margin SVM)

引入软间隔的概念,以允许部分样本点落入分类间隔中,或者被误分类。软间隔 SVM 引入了松弛变量 ξ i \xi_i ξi 来度量样本的误分类程度。

优化目标
软间隔 SVM 的优化目标是最大化间隔,同时最小化误分类损失。优化目标为:
min ⁡ 1 2 ∥ w ∥ 2 + C ∑ i = 1 N ξ i \min \frac{1}{2} \| w \|^2 + C \sum_{i=1}^N \xi_i min21w2+Ci=1Nξi

其中:

  • 1 2 ∥ w ∥ 2 \frac{1}{2} \| w \|^2 21w2:表示间隔最大化项。
  • ∑ i = 1 N ξ i \sum_{i=1}^N \xi_i i=1Nξi:表示误分类损失项。
  • C C C:是惩罚系数,用于平衡间隔大小和误分类损失之间的权衡。较大的 C C C 值会使模型更关注误分类损失,容易过拟合;较小的 C C C 值会让模型更关注间隔大小,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约束条件
在软间隔下,每个样本需要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y i ( w ⋅ x i + b ) ≥ 1 − ξ i , ξ i ≥ 0 y_i (w \cdot x_i + b) \geq 1 - \xi_i, \quad \xi_i \geq 0 yi(wxi+b)1ξi,ξi0

其中:

  • ξ i \xi_i ξi 是松弛变量,表示样本 x i x_i xi 的误分类程度。
    • ξ i = 0 \xi_i = 0 ξi=0 时,样本被正确分类且在间隔之外。
    • 0 < ξ i ≤ 1 0 < \xi_i \leq 1 0<ξi1 时,样本被正确分类但在间隔之内。
    • ξ i > 1 \xi_i > 1 ξi>1 时,样本被误分类。

合页损失(Hinge Loss)

使用的是合页损失函数(hinge loss),并加入了正则化项来控制分类间隔与误分类的权衡。SVM 的目标是最小化损失函数,同时最大化分类间隔
SVM 的损失函数还可以用合页损失函数(Hinge Loss)来表示。合页损失是一种常用的损失函数,专门用于最大间隔分类问题。其形式如下:

L ( y , f ( x ) ) = max ⁡ ( 0 , 1 − y ⋅ f ( x ) ) L(y, f(x)) = \max(0, 1 - y \cdot f(x)) L(y,f(x))=max(0,1yf(x))
其中:

  • f ( x ) = w ⋅ x + b f(x) = w \cdot x + b f(x)=wx+b 表示模型的预测值。
  • y y y 是真实标签,取值为 +1 或 -1。

合页损失的作用是对误分类样本进行惩罚,同时鼓励正确分类样本远离分类边界。合页损失的效果如下:

  • y ⋅ f ( x ) ≥ 1 y \cdot f(x) \geq 1 yf(x)1 时,损失为 0,表示样本被正确分类且位于分类间隔之外。
  • y ⋅ f ( x ) < 1 y \cdot f(x) < 1 yf(x)<1 时,损失为 1 − y ⋅ f ( x ) 1 - y \cdot f(x) 1yf(x),表示样本位于间隔内或被误分类。

因此,软间隔 SVM 的损失函数也可以重写为:
min ⁡ 1 2 ∥ w ∥ 2 + C ∑ i = 1 N max ⁡ ( 0 , 1 − y i ( w ⋅ x i + b ) ) \min \frac{1}{2} \| w \|^2 + C \sum_{i=1}^N \max(0, 1 - y_i (w \cdot x_i + b)) min21w2+Ci=1Nmax(0,1yi(wxi+b))

总结

支持向量机的损失函数可以分为硬间隔和软间隔两种:

  • 硬间隔:适用于线性可分数据,只关注最大化分类间隔。
  • 软间隔:适用于实际非线性可分的数据,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允许少量误分类,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 合页损失(Hinge Loss):软间隔 SVM 常用的损失函数,对误分类样本进行惩罚,并鼓励正确分类样本远离边界。

软间隔 SVM 和合页损失的组合使得 SVM 在处理噪声和异常值方面更具鲁棒性,同时保持良好的分类效果。

工作流程

步骤详细说明
数据准备收集、整理和预处理数据集,标准化特征。
选择核函数根据数据分布选择合适的核函数,如线性核、多项式核等。
设置参数设置正则化参数 ( C C C ) 和核函数参数(如 γ \gamma γ)。
构建模型通过最大化间隔找到最优超平面。
训练模型通过优化算法求解支持向量、权重和偏置。
模型验证与调参通过交叉验证调整参数,以提升模型性能。
模型预测使用最优超平面对新样本进行分类。
评估模型使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等指标评估模型的表现。

SVM多分类

SVM 本身是一个二分类模型,处理多分类问题时,通常使用以下几种策略:

一对多(One-vs-Rest, OvR)

针对每个类别训练一个 SVM 分类器,将该类别样本作为正类,其余所有类别样本作为负类

对于 K 个类别,训练 K 个二分类器,最后选择得分最高的分类器对应的类别作为最终预测结果。

一对一(One-vs-One, OvO)

针对每两个类别组合训练一个 SVM 分类器

对于 K K K 个类别,需要训练 K ( K − 1 ) / 2 K(K−1)/2 K(K1)/2个二分类器,最终使用投票机制决定类别归属。
每个二分类器只使用两个类别的样本进行训练,将这两个类别中的一个作为正类,另一个作为负类,其余类别的数据不参与该分类器的训练。
例如,对于一个有 3 个类别(A、B、C)的数据集,OvO 会训练 3 个二分类器:

  • 分类器 1:用类别 A 和 B 的数据训练,将 A 作为正类,B 作为负类。
  • 分类器 2:用类别 A 和 C 的数据训练,将 A 作为正类,C 作为负类。
  • 分类器 3:用类别 B 和 C 的数据训练,将 B 作为正类,C 作为负类。

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 线性和非线性分类:SVM 能处理线性不可分的数据,通过核函数将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进行分类。
  • 适合高维数据:SVM 特别擅长处理高维数据,常用于文本分类、基因数据分析等。
  • 稳健性强:SVM 通过最大化间隔来提高泛化能力,减少过拟合的可能性。

局限性

  • 计算复杂度高:当样本数较大时,SVM 的计算成本较高,尤其是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训练时,效率较低。
  • 核函数选择困难:SVM 依赖于核函数的选择,不同的数据集需要调试合适的核函数和参数,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模型表现不佳。

对比

总结对比

  • 感知机(Perceptron):适合线性分类问题,模型结构简单、计算效率高,但只能处理线性可分的数据。
  • 多层感知机(MLP):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适合复杂的非线性任务,但容易过拟合,训练时间较长,需要大量数据来实现优势。
  • 支持向量机(SVM):通过最大化分类间隔和使用核函数处理线性和非线性分类问题,在高维小数据集上表现出色,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各个模型适合的应用场景不同,选择时应根据具体任务的复杂性、数据规模、非线性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是感知机(Perceptron)多层感知机(MLP)支持向量机(SVM) 的详细对比,从多个维度分析它们的区别、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基本概念

特性感知机(Perceptron)多层感知机(MLP)支持向量机(SVM)
定义最基本的线性二分类模型,使用线性方程区分正类和负类。一种具有多个隐藏层的神经网络,可以处理非线性问题。通过找到最大化间隔的超平面来进行分类,适合线性和非线性分类。
决策边界线性分类器。只能找到线性决策边界。通过多个隐藏层和非线性激活函数找到复杂的非线性决策边界。寻找最大间隔的线性或非线性超平面。

模型结构

特性感知机(Perceptron)多层感知机(MLP)支持向量机(SVM)
层数单层结构,只有输入层和输出层。多层结构,包含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没有层次结构,通过超平面划分数据。
激活函数无激活函数,仅使用线性分隔。每层使用非线性激活函数(如 ReLU, Sigmoid)。无激活函数(线性 SVM);核函数(非线性 SVM)。
非线性处理无法处理非线性问题。通过隐藏层和非线性激活函数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通过核技巧处理非线性问题。

学习方式和优化

特性感知机(Perceptron)多层感知机(MLP)支持向量机(SVM)
学习算法感知机算法,通过误分类更新权重,简单高效。通过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算法训练,使用梯度下降优化。通过凸优化算法,最大化分类间隔,使用 Hinge Loss 和正则化项。
损失函数无损失函数,基于误分类更新权重。常用均方误差或交叉熵损失函数。Hinge Loss(合页损失),主要用于最大化分类间隔。
参数更新直接更新权重和偏置,按学习率调整误分类样本的权重。通过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优化所有层的权重。基于支持向量更新模型参数,找到支持向量确定超平面。

适用性和能力

特性感知机(Perceptron)多层感知机(MLP)支持向量机(SVM)
适用问题类型只能处理线性可分的二分类问题。适用于非线性分类和回归任务,支持多分类任务。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分类任务,也可用于回归。
对数据的要求只能处理线性可分数据。可以处理复杂数据,适合大规模数据集和高维数据。适合处理小规模且高维的数据,尤其是线性不可分数据。
模型复杂性模型简单,计算成本低。模型复杂,包含多个隐藏层,计算开销大。复杂度高,尤其在大数据集上训练时,计算开销较大。

优缺点

特性感知机(Perceptron)多层感知机(MLP)支持向量机(SVM)
优点- 简单易实现。
- 计算开销低。
- 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可处理非线性问题。
- 适合处理复杂任务。
- 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
- 通过核函数处理非线性问题。
- 在高维数据中表现良好。
缺点- 只能处理线性可分问题。
- 不能处理多分类任务。
- 容易过拟合,需要大量数据来避免过拟合。
- 训练时间长。
- 计算复杂度较高,尤其是在大数据集上训练时。
- 对于噪声数据较为敏感。
过拟合风险过拟合风险低。由于模型复杂,容易过拟合,需要正则化或 Dropout。通过最大化间隔和正则化项减少过拟合的风险。

应用场景

特性感知机(Perceptron)多层感知机(MLP)支持向量机(SVM)
常见应用- 简单的二分类问题。- 图像分类、自然语言处理(NLP)、回归任务。- 文本分类、图像识别、基因数据分析、金融数据分析。
典型使用场景- 小规模、简单的二分类任务。- 需要学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特征提取的问题。- 适合处理高维数据和小样本问题,尤其是线性不可分问题。


http://www.kler.cn/a/396693.html

相关文章:

  • CentOS8 在MySQL8.0 实现半同步复制
  • 源码解析-Spring Eureka(更新ing)
  • git如何开启SSH?
  • 如何优化Kafka消费者的性能
  • vue 项目使用 nginx 部署
  • Linux服务器定时执行jar重启命令
  • [GXYCTF2019]BabyUpload--详细解析
  • 三分频电路设计
  • MyBatis CRUD快速入门
  • C++之红黑树
  • element-plus表格内容如果在浏览器缩小时出现省略号时显示tooltip
  • 【Qt实现虚拟键盘】
  • Springboot集成ElasticSearch实现minio文件内容全文检索
  • Python数据分析NumPy和pandas(二十九、其他Python可视化工具)
  • C#/WinForm拖拽文件上传
  • 为什么用SQL而不是Excel+VBA?
  • 深入探索R语言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与实践
  • Tensorflow基本概念
  • LabVIEW弧焊参数测控系统
  • 深度学习反向传播需要可导还是需要可微
  • Mybatis-Day1
  • 计算机网络HTTP——针对实习面试
  • 黑马程序员MQ学习【持续更新】
  • Mybatis快速入门 ResultMap 分页的实现
  • vscode Code is unreachable Pylance
  • uniapp h5地址前端重定向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