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 UDP 环路回显的服务端
基于socket通讯的方式,无论用http或者udp或者自定义的协议,程序结构都是类似的。这个以UDP协议为例简要说明。
#include <stdio.h> // 标准输入输出库
#include <sys/types.h> // 提供了一些数据类型,如ssize_t
#include <sys/socket.h> // 提供socket编程的接口
#include <netinet/in.h> // 提供IPv4和IPv6地址的结构体定义
#include <arpa/inet.h> // 提供网络地址转换的函数,如inet_pton和inet_ntop(注意:这里应该是<arpa/inet.h>的拼写错误,正确的是<arpa/inet.h>,但您已经写对了)
#include <unistd.h> // 提供对POSIX操作系统API的访问,如close函数
#include <stdlib.h> // 标准库,提供内存分配、程序退出等函数
#include <sys/stat.h> // 提供对文件状态的操作,本程序中未使用
#include <fcntl.h> // 提供对文件控制的操作,如文件描述符的设置,本程序中未使用
#include <string.h> // 提供字符串处理的函数,如bzero
#define N 64 // 定义缓冲区的大小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程序的主入口
{
int sockfd; // 声明socket文件描述符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 创建一个UDP socket
if(sockfd < 0) // 检查socket是否创建成功
{
perror("sock err"); // 如果创建失败,打印错误信息
return -1; // 并返回-1表示错误
}
// 绑定套接字(ip+port)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 声明一个IPv4地址的结构体
addr.sin_family = AF_INET; // 设置地址族为IPv4
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 将命令行参数转换为整数,并转换为网络字节序后设置为端口号
// 自动绑定所有的本机网卡的地址
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 设置IP地址为INADDR_ANY,表示绑定到所有可用的网络接口
int addrlen = sizeof(addr); // 获取地址结构体的长度
if(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addrlen) < 0) // 绑定socket到指定的地址和端口
{
perror("bind err"); // 如果绑定失败,打印错误信息
return -1; // 并返回-1表示错误
}
ssize_t len; // 声明一个变量来存储接收到的数据长度
char buf[N] = {0}; // 声明并初始化一个缓冲区来存储接收到的数据
struct sockaddr_in cliaddr; // 声明一个结构体来存储客户端的地址信息
// cliaddr接收客户端的地址
while (1) // 进入一个无限循环来等待客户端的数据
{
bzero(buf, N); // 清空缓冲区
len = recvfrom(sockfd, buf, N, 0,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addrlen); // 从socket接收数据
if(len > 0) // 如果成功接收到数据
{
printf("recv data=%s\n", buf); // 打印接收到的数据
sendto(sockfd, buf, len, 0,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addrlen); // 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回客户端(注意:这里应该使用len而不是N)
}
}
// 关闭socket(注意:由于有无限循环,这行代码实际上永远不会被执行)
close(sockfd); // 关闭socket以释放资源
return 0; // 程序正常结束
}
程序功能
这个程序实现了一个简单的UDP服务器,它监听一个指定的端口,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原封不动地发送回客户端(回显服务器)。
程序结构
- 初始化:创建socket,设置地址和端口,绑定socket。
- 接收数据:进入一个无限循环,等待并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数据。
- 处理数据:打印接收到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回客户端。
- 关闭socket(实际上不会被执行):在循环结束后关闭socket。
UDP发送和接收函数的参数
recvfrom()
函数:sockfd
:socket文件描述符。buf
:指向存储接收数据的缓冲区的指针。len
:缓冲区的大小。flags
:标志位,通常设置为0。src_addr
:指向存储发送方地址信息的结构体的指针。addrlen
:指向存储地址结构体长度的变量的指针。
sendto()
函数:sockfd
:socket文件描述符。buf
:指向要发送的数据的缓冲区的指针。len
:要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注意:这里应该使用实际接收到的数据长度,而不是缓冲区的大小)。flags
:标志位,通常设置为0。dest_addr
:指向存储接收方地址信息的结构体的指针。addrlen
:地址结构体的长度。
其中:
sockaddr_in
结构体在 IPv4 网络编程中用于表示一个 Internet 地址。这个结构体定义在 <netinet/in.h>
头文件中(在 POSIX 兼容的系统中),并且它通常用于 bind()
, connect()
, sendto()
, recvfrom()
等网络相关的系统调用中,以指定或接收网络地址信息。
sockaddr_in
结构体的定义:
struct sockaddr_in {
sa_family_t sin_family; // 地址族,对于 IPv4 来说是 AF_INET
uint16_t sin_port; // 端口号,使用网络字节序(大端模式)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IPv4 地址,也使用网络字节序
// 在某些实现中,可能有一个用于填充的数组,以确保结构体大小与 sockaddr 一致
// char sin_zero[8]; // 这通常用于保持结构体大小的一致性,但现代代码通常不直接使用它
};
-
sin_family
:这是一个sa_family_t
类型的字段,用于指定地址族。对于 IPv4 地址,它应该被设置为AF_INET
。 -
sin_port
:这是一个uint16_t
类型的字段,用于指定端口号。端口号应该以网络字节序(大端模式)存储,这通常意味着在将主机字节序(小端模式或大端模式,取决于具体的系统架构)的端口号传递给网络之前,需要使用htons()
函数进行转换。 -
sin_addr
:这是一个struct in_addr
类型的字段,它包含了一个 IPv4 地址。IPv4 地址也应该以网络字节序存储。struct in_addr
通常定义为一个包含单个uint32_t
类型字段s_addr
的结构体,用于存储 32 位的 IPv4 地址。 -
sin_zero
:在某些实现中,sockaddr_in
结构体可能包含一个名为sin_zero
的字符数组字段,用于填充,以确保结构体的大小与更通用的sockaddr
结构体一致。然而,在现代的网络编程实践中,这个字段通常不被直接使用,而且可能在一些实现中根本不存在。如果你的系统定义中包含了这个字段,你通常不需要关心它,只需要确保在初始化sockaddr_in
结构体时将其清零(尽管这通常不是必需的,因为系统调用通常只关心sin_family
,sin_port
, 和sin_addr
字段)。
在使用 sockaddr_in
结构体时,你需要确保正确地设置 sin_family
, sin_port
, 和 sin_addr
字段,并且如果 sin_zero
字段存在,也最好将其清零(尽管这通常不是错误源)。然后,你可以将这个结构体的地址作为参数传递给网络相关的系统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