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ARP具体过程

设备A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信息传输过程:一是访问同一子网内的设备B,二是访问相邻子网内的设备C。

1. 设备A访问同一子网内的设备B

假设:

  • 设备A的IP地址为 192.168.1.10,MAC地址为 00:1A:2B:3C:4D:5E
  • 设备B的IP地址为 192.168.1.20,MAC地址为 00:6A:7B:8C:9D:EF
  • 子网为 192.168.1.0/24
传输过程:
  1. 设备A检查目的IP地址

    • 设备A检查目的IP地址 192.168.1.20,发现它在同一子网 192.168.1.0/24 内。
  2. 设备A发送ARP请求

    • 设备A需要知道设备B的MAC地址,因此发送一个ARP请求,广播询问 192.168.1.20 对应的MAC地址。
    • ARP请求的格式:
      • 源MAC地址:00:1A:2B:3C:4D:5E
      • 源IP地址:192.168.1.10
      •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广播地址)
      • 目的IP地址:192.168.1.20
  3. 设备B响应ARP请求

    • 设备B收到ARP请求后,回复一个ARP响应,告知其MAC地址。
    • ARP响应的格式:
      • 源MAC地址:00:6A:7B:8C:9D:EF
      • 源IP地址:192.168.1.20
      • 目的MAC地址:00:1A:2B:3C:4D:5E
      • 目的IP地址:192.168.1.10
  4. 设备A封装数据包

    • 设备A将数据包封装成以太网帧,源MAC地址为 00:1A:2B:3C:4D:5E,目的MAC地址为 00:6A:7B:8C:9D:EF
    • 数据包的IP头部中,源IP地址为 192.168.1.10,目的IP地址为 192.168.1.20
  5. 交换机转发数据包

    • 交换机根据目的MAC地址 00:6A:7B:8C:9D:EF,将以太网帧转发到设备B。
  6. 设备B接收数据包

    • 设备B接收到数据包后,检查目的MAC地址和目的IP地址,确认数据包是发送给自己的。
    • 设备B处理数据包,完成通信。

为什么不需要路由器?

  1. 同一子网的设备在同一个广播域内

    • 同一子网内的设备共享相同的网络段,它们可以直接通过交换机(或集线器)进行通信。
    • 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表将数据帧转发到正确的设备,而不需要路由器的介入。
  2. ARP请求和响应在同一子网内广播

    • ARP请求是广播消息,同一子网内的所有设备都能收到,但只有目标设备(设备B)会响应。
  3.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交换机是二层设备,它根据MAC地址表进行数据帧的转发。
    • 交换机不会修改数据帧的内容,也不会涉及路由功能。

跨子网的通信需要路由器

相比之下,如果设备A需要访问不同子网中的设备C(例如 192.168.2.20),则需要路由器的介入。这是因为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需要路由器来确定下一跳地址,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子网。


总结

  • 同一子网内的通信:设备A和设备B直接通过交换机进行通信,ARP请求和数据传输都在同一子网内完成,不需要路由器的介入。
  • 跨子网的通信:设备A需要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子网,路由器负责确定下一跳地址并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2. 设备A访问相邻子网中的设备C

假设:

  • 设备A的IP地址为 192.168.1.10,MAC地址为 00:1A:2B:3C:4D:5E
  • 设备C的IP地址为 192.168.2.20,MAC地址为 00:6F:7E:8D:9C:AB
  • 子网为 192.168.1.0/24 和 192.168.2.0/24
  • 路由器的IP地址为 192.168.1.1 和 192.168.2.1,MAC地址为 00:11:22:33:44:55 和 00:AA:BB:CC:DD:EE
传输过程:
  1. 检查目的IP地址

    • 设备A检查目的IP地址 192.168.2.20,发现它不在同一子网 192.168.1.0/24 内。
  2. 查找路由表

    • 设备A查找其路由表,发现需要通过默认网关(通常为路由器的IP地址 192.168.1.1)将数据包转发到目的子网。
  3. ARP解析路由器的MAC地址

    • 设备A发送一个ARP请求,解析路由器的MAC地址。
    • ARP请求的格式:
      • 源MAC地址:00:1A:2B:3C:4D:5E
      • 源IP地址:192.168.1.10
      •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广播地址)
      • 目的IP地址:192.168.1.1
  4. ARP响应

    • 路由器收到ARP请求后,回复一个ARP响应,告知其MAC地址。
    • ARP响应的格式:
      • 源MAC地址:00:11:22:33:44:55
      • 源IP地址:192.168.1.1
      • 目的MAC地址:00:1A:2B:3C:4D:5E
      • 目的IP地址:192.168.1.10
  5. 封装数据包

    • 设备A将数据包封装成以太网帧,源MAC地址为 00:1A:2B:3C:4D:5E,目的MAC地址为路由器的MAC地址 00:11:22:33:44:55
    • 数据包的IP头部中,源IP地址为 192.168.1.10,目的IP地址为 192.168.2.20
  6. 传输数据包

    • 交换机(如果有)根据目的MAC地址 00:11:22:33:44:55 将以太网帧转发到路由器。
  7. 路由器处理数据包

    • 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后,检查目的IP地址 192.168.2.20,发现它在子网 192.168.2.0/24 内。
    • 路由器查找路由表,确定下一跳设备(通常是目标子网的路由器或直接连接的设备)。
    • 路由器发送ARP请求,解析下一跳设备的MAC地址(例如,下一跳设备的IP地址为 192.168.2.1,MAC地址为 00:AA:BB:CC:DD:EE)。
    • 路由器收到ARP响应后,将数据包封装成以太网帧,源MAC地址为 00:11:22:33:44:55,目的MAC地址为 00:AA:BB:CC:DD:EE
    • 数据包的IP头部中,源IP地址为 192.168.1.10,目的IP地址为 192.168.2.20
  8. 传输数据包

    • 路由器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设备(即目标子网的路由器)。
  9. 目标子网内的传输

    • 目标子网内的路由器(如果有)根据目的MAC地址 00:6F:7E:8D:9C:AB 将以太网帧转发到设备C。
  10. 接收数据包

    • 设备C接收到数据包后,检查目的MAC地址和目的IP地址,确认数据包是发送给自己的。
    • 设备C处理数据包,完成通信。

总结

  • 同一子网内的通信:设备A直接通过ARP解析目的设备B的MAC地址,并封装数据包发送给设备B。
  • 跨子网的通信:设备A通过ARP解析默认路由器的MAC地址,将数据包发送给路由器。路由器根据路由表确定下一跳设备,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子网中的设备C。

通过这些步骤,网络中的设备能够高效地在同一个子网或不同子网之间传输数据。


http://www.kler.cn/a/446299.html

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空接口
  • WIN10拖入文件到桌面,文件自动移动到左上角,导致桌面文件错乱
  • winform中屏蔽双击最大化或最小化窗体(C#实现),禁用任务管理器结束程序,在需要屏蔽双击窗体最大化、最小化、关闭
  • uniApp上传文件踩坑日记
  • STM32MP1linux根文件系统目录作用
  • java集合基础
  • Unity局部和世界坐标系相互转换的实现原理
  • java——Synchronized与Lock
  • 2024年《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南》
  • oracle 设置归档日志存放路径
  • 网络安全 | 五大核心领域:防护、检测、响应、恢复与治理
  • 欢乐力扣1-10
  • filebeat7.0安装和基本使用
  • 【C++】智能指针详解
  • SpringBoot Redis list 消息队列
  • HTTP—03
  • Flutter组件————FloatingActionButton
  • 【优先算法】双指针 --(结合例题讲解解题思路)(C++)
  • 【java】全文索引,普通索引,以及ES搜索引擎组件的关系
  • MATLAB中cvx工具箱的使用
  • 三次翻转实现数组元素的旋转
  • 深入了解Python模拟负载均衡器:将请求高效分发至多个服务器
  • Emacs折腾日记(四)——elisp控制结构
  • Django 模板分割及多语言支持案例【需求文档】-->【实现方案】
  • springboot 3 websocket react 系统提示,选手实时数据更新监控
  • Flask内存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