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历史回顾:纽约地铁现在还用?OS/2历史回顾

hello大家好,我是每天(实际并不是每天,你们点的赞太少了,每人点一个赞我就日更)给你们讲解的Eric_Bells.今日份的历史回顾我们来讲讲一个比较冷门的系统:OS/2。

很多人就会问了:???这是个啥玩意???

接下来就说说这个“不为人知”的OS/2。先来八卦一个:纽约地铁用的ATM机上装的就是这个OS/2。

《早期 OS/2 ATM珍贵影像》

OS/2是"Operating System/2"的缩写,该系统是作为IBM第二代个人电脑PC/2系统产品线的理想操作系统引入的。第一代OS/2是1987年的OS/2 1.0,它可以同时执行数个OS/2程序以及一个DOS程序,但是屏幕上一次只能看到一个程序的运行画面,而且只有文本模式。

不知情的人绝对这么说:这界面不就是单进程计算机吗啊sir,跟早期批处理有什么区别?!

这里做个小小的预告,最早一代的全图形化系统是苹果装在Macintosh上面的系统,就是上面的图,现在叫MacOS,下期我们就唠一唠他。

说实话我觉得Windows有点抄的他,文件夹形状都是一样的(直到Windows7才改过来),还有回收站的样式也是一样的。不过银杏化的一点是显示文件夹可用空间, 这个设计在非常人性化的Windows都没有(Windows是选中才会有,还只显示已经装了的文件总的大小)。现在OS/2的1.0版本已经遗失了,所以没有图片提供。

好了,说回到OS/2。次年,IBM终于在OS/2 1.1版套上的图形界面,并成为在Intel CPU上的首个多工操作系统。

我只想说OS/2套的图形界面很像Windows和MacOS(Macintosh)。尤其是本图“控制面板”和“双击”,确实有点Windows化。注意看左下角的任务栏有DOS和OS/2两个系统,所以这台电脑是双系统,大概率是IBM或者微软。(对不起扯远了)

后来,微软利用了与IBM合作得来的系统开发经验和技术用来开发自己的Windows 3.0操作系统,荒废了与IBM的合作。IBM得知微软的盘算之后,便和微软分道扬镳,从此完全自主进行OS/2的后续版本更新。IBM自主研发的第一个OS/2是1.3版本,随后在1992年发表了2.0版,这是全世界第一个真正的全32位操作系统,稳定性远优于当时的所有竞争操作系统,且不只具备当时最先进的图形操作界面,更完全兼容微软的Windows应用程序。好家伙,这兼容属实离谱,跨公司双系统?

 这图形属实像Windows界面,甚至还有IBM自研的“画图”软件,虽然界面简陋,名字叫“图标绘制软件”而且色块也很粗糙,比不上苹果和Windows的画图,但也有Windows那味了。

后续的3.0与4.0版也同样维持其高稳定性的传统。然而微软的Window 95操作系统在效率和稳定上进行了妥协,使用了32/16位混合设计,用以兼容过去的老应用。相较之下,OS/2的全32位设计造成老旧软件的兼容性不佳,也因此,消费者纷纷投向Windows平台。但是后续的Windows 98、98SE与98ME就只是个金玉其外的垃圾,尤其是后二者,在正常使用下一段时间后就会自我崩溃,使用者往往不得不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安装,稳定性极差。这一点在Windows那期提到过,详细请看我主页。

 OS/2 3系统,图标偏向Windows,但是任务栏是自己的风格,有一些缝合的痕迹,但还是够用的。

 

 OS/2 WARP 4.0是发行量最大的OS/2版本,其中“warp”的名字取自《星际迷航》里的曲速引擎,寓意着像曲率驱动一样快而稳定。

这界面有了自己的风格,不再是像Windows的界面了,而且这一代显著的特点是原厂任务栏置上,且有很多基本功能,比如打开程序,查看磁盘余量,而且磁盘也有树形和图像两种显示方式。

不过在OS/2的稳定优势被Windows2000和WindowsXP追上之后,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给了Windows,IBM在2005年宣布停售OS/2,2006年停止对OS/2的支持。

其实OS/2为何会死亡,其内核设计理念是最大原因。由于IBM一直想要推广其微内核的概念,但这会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微内核的整合非常复杂,其次,微内核对系统效能有致命的负面影响,而当时不论是微软的Windows,或者是开放操作系统Linux,基本上都是基于单内核设计,虽然牺牲了稳定性,但是在系统效率要远远优于微内核操作系统。另一方面,微软最初采用32/16位混合设计,底层实际为DOS,但是在其上面堆了32位 API,虽然稳定性不佳,但拥有更好的老旧软件兼容性与执行效率表现。而OS/2采用微内核,稳定性至上的诉求,却牺牲了兼容性,最终落得失败的下场。在效率上而言,单内核是要超过微内核的。可以想象一下,在windows桌面移动一下鼠标就要发送几十条消息,就要陷入到内核之中多次。作业系统的管态使用者态转变是代价很高的,这个对作业系统有一点点常识的人都能知道。而Linux则不需要,因为大部分内核代码都在内核态执行,不需要通过消息传递的方式通讯,也不需要大量的使用者态内核态转化开销,因此效率要高很多。至于在代码错误影响方面,微内核的错误容忍度一般是要好于单内核的。微内核可以将大部分的设备驱动包括档案系统都放入到用户空间中,内核中只运行很小一部分代码,例如Minix只有3200行的C代码和800行的底层代码在内核中。使用者空间中的模块出现的错误会导致模块崩溃,但不会导致内核故障。而单内核架构内核代码庞大,一旦其中出现任何故障,可能会直接导致内核崩溃。

那为啥纽约地铁还在用这个系统呢?

纽约地铁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地铁系统之一,根据2016年统计的数据,平均每天有570万人在工作日搭乘地铁。由于搭乘的人数极为庞大,系统必须要有极强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而纽约交通管理局MTA(Metropolitan Transit Authority)在当初要把纽约地铁全面电子化时,也面临了艰困的选择。由于使用人数众多,且线路管理极为复杂,如果稍有不慎,可能损失动辄数十亿美金,以及数百条人命。当初MTA也在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犹疑不定,但IBM基于微核心技术的OS/2由于极为强大的稳定性,成功说服了MTA。MTA进行了不少工作,除了后端管理全面电子化以外,地铁票务系统进行了大幅更新,传统的代币也被磁卡所取代。而OS/2系统虽然被大量应用,但并非直接面对消费者,取而代之的是,它是作为连接各种不同系统的一种管道,让所有的地铁前端后端系统可以互相连结并发挥作用。比如说连接地铁和公交车系统与背后庞大数据中心的中介系统就是OS/2,虽然使用者看不到,也感觉不到OS/2,但实际上它无处不在。

好了,今天的系统就聊到这,“系统五霸”也讲完了,下一期我们要讲什么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下期见!

 (资料来源:搜狐、百度百科)


http://www.kler.cn/a/4649.html

相关文章:

  • 迅为RK3568开发板篇OpenHarmony配置HDF驱动控制LED-配置创建私有配置文件
  • 源码安装httpd2.4
  • 504 Gateway Timeout:网关超时解决方法
  • STM32入门教程-示例程序(按键控制LED光敏传感器控制蜂鸣器)
  • 理解机器学习中的参数和超参数
  • Microsoft
  • 华为OD机试题,用 Java 解【内存池】问题 | 含解题说明
  • 实验二 数据查询
  • 2023 年最佳 C++ IDE
  • 前端-微前端
  • 嵌入式课程实现Linux操作系统LVGL移植操作
  • 物联网的边缘计算利器:Thingboard Edge
  • 一位年薪35W的测试被开除,回怼的一番话,令人沉思
  • 【机器学习】逻辑回归(非常详细)
  • Python办公自动化之处理文件与文件夹
  • 高效率工作方法
  • 高斯混合模型 GMM 的详细解释
  • 华为OD机试题,用 Java 解【通信误码】问题 | 含解题说明
  • 史上最全零拷贝总结
  • 银行数字化转型导师坚鹏:银行行长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 Linux chown 命令
  • 基于springboot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 系统分析师每日练习错题知识点2
  • 面试时被问:为什么裁员只裁你,不裁别人,该怎么回答?
  • 【华为OD机试 2023最新 】 农场施肥(C++ 100%)
  • 六. MySQL 索引失效与索引优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