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1428 小鱼比可爱
文章目录
- 💯前言
- 💯题目说明
- 题目输入格式
- 题目输出格式
- 样例
- **输入样例**
- **输出样例**
- 题目解析
- 💯解法分析
- 我的做法
- 代码
- 解法说明
- 时间复杂度
- 老师的做法
- 代码
- 解法说明
- 总结
- 时间复杂度
- 💯解法优化
- 使用树状数组优化
- 核心思路
- 实现代码
- 时间复杂度分析
- 优化总结
- 💯小结
💯前言
- C++是一门学习成本不高,但深度极大的编程语言,特别适合用于计算机解题和合理化计算程序。在本文中,我不仅对题目 P1428 小鱼比可爱进行详细分析,还将给出全面优化和提升思路,并提供一些解题的扩展思考。此文标题全展,起首展示题目和算法,中段分析并比较不同解法,最后给出一些高效解法应用和态度深选。希望通过本文,让读者不仅能思考优化思路,还能展开观念,学习极致算法应用。
C++ 参考手册
💯题目说明
P1428 小鱼比可爱
在此题目中,小鱼参加一场“比可爱”比赛。比赛的规则如下:每只小鱼的可爱度以一个整数表示,在自己的视野里,计算自己左边有几只鱼的可爱度比自己低。
题目输入格式
- 第一行:一个正整数
n
,表示小鱼的数量(最多为 100 只)。 - 第二行:一个长度为
n
的正整数列表,为小鱼的可爱度,用空格分隔。
题目输出格式
一行:一个长度为 n
的正整数列表,用空格分隔,表示每只小鱼左边比它可爱度低的鱼的数量。
样例
输入样例
6
4 3 0 5 1 2
输出样例
0 0 0 3 1 2
题目解析
题目要求每只小鱼,计算左边有几只鱼的可爱度比它低。
样例解析如下:
- 第 1 只小鱼:没有左边的鱼,因此输出
0
。 - 第 2 只小鱼:左边为 [4] ,没有可爱度比 3 小的,因此输出
0
。 - 第 3 只小鱼:左边为 [4, 3] ,没有可爱度比 0 小的,因此输出
0
。 - 第 4 只小鱼:左边为 [4, 3, 0] ,有 3 只鱼可爱度比 5 小,因此输出
3
。 - 第 5 只小鱼:左边为 [4, 3, 0, 5] ,有 1 只鱼可爱度比 1 小,因此输出
1
。 - 第 6 只小鱼:左边为 [4, 3, 0, 5, 1] ,有 2 只鱼可爱度比 2 小,因此输出
2
。
上述每个步骤通过一次简单遍历即可解决,但解决总时间复杂度为 n 2 n^2 n2。
💯解法分析
我的做法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0;
int arr[N];
int main()
{
int n = 0;
cin >> n;
for(int i = 1; i <= n; i++)
{
cin >> arr[i];
}
for(int i = 1; i <= n; i++)
{
int count = 0;
for(int j = i - 1; j >= 1; j--)
{
if(arr[j] < arr[i])
count++;
}
cout << count << " ";
}
return 0;
}
解法说明
-
输入:
- 通过
cin
输入小鱼数量和可爱度。 - 将可爱度保存在数组
arr
中,使用 1-based 下标(从 1 开始)。
- 通过
-
结构解析:
- 外层循环从第 1 只小鱼起,按顺序遍历所有小鱼。
- 内层循环倒序测量所有左侧鱼,如果比当前小鱼可爱度小,则计数。
-
输出:
- 每个小鱼结果通过
cout
输出,用空格分隔。
- 每个小鱼结果通过
时间复杂度
- 外层循环:运行
n
次。 - 内层循环:对每只小鱼,从左到右最多运行
i-1
次。 - 总时间复杂度: n 2 n^2 n2。
该代码简单直接,能有效解决题目要求,但时间复杂度较高,当小鱼数量较大时效率会较低。
老师的做法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10;
int arr[N];
int main()
{
int n = 0;
cin >> n;
// 输入数据
for (int i = 0; i < n; i++)
{
cin >> arr[i];
}
// 统计
for (int i = 0; i < n; i++)
{
int count = 0;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arr[j] < arr[i])
{
count++;
}
}
cout << count << " ";
}
return 0;
}
解法说明
-
输入部分:
- 使用 0-based 数组(从 0 开始),方便与 C++ 数组操作习惯保持一致。
- 用一个
for
循环输入小鱼可爱度。
-
统计部分:
- 外层循环遍历每只小鱼,内层循环遍历当前小鱼左侧的所有小鱼。
- 内层通过条件判断
arr[j] < arr[i]
,统计左侧比当前小鱼可爱度低的数量。
-
输出部分:
- 每次外层循环完成后,输出当前小鱼的统计结果。
总结
- 老师的代码与之前代码的逻辑基本一致,但采用了 0-based 数组下标,符合 C++ 常规习惯,代码风格稍微简洁一些。
时间复杂度
- 同样是 n 2 n^2 n2,适合小规模问题解答。
💯解法优化
使用树状数组优化
为了优化时间复杂度,可以使用**树状数组(Fenwick Tree)**统计比当前小鱼可爱度低的数量,将时间复杂度降为
n
l
o
g
(
m
a
x
A
)
n log(maxA)
nlog(maxA),其中 maxA
为可爱度的最大值。
核心思路
-
构建树状数组:
- 树状数组用于动态维护每种可爱度的频率。
- 初始状态下,所有频率为 0。
-
遍历小鱼并更新:
- 对于每只小鱼,查询树状数组中比当前小鱼可爱度低的数量,即为结果。
- 然后更新当前小鱼的可爱度频率。
实现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_A = 11; // 最大可爱度是10
int fenwick[MAX_A] = {0};
// 更新树状数组
void update(int index, int value) {
while (index < MAX_A) {
fenwick[index] += value;
index += index & -index;
}
}
// 查询前缀和
int query(int index) {
int sum = 0;
while (index > 0) {
sum += fenwick[index];
index -= index & -index;
}
return sum;
}
int main() {
int n;
cin >> n;
vector<int> arr(n);
for (int i = 0; i < n; i++) {
cin >> arr[i];
}
for (int i = 0; i < n; i++) {
// 查询当前小鱼左边比它小的数量
cout << query(arr[i]) << " ";
// 更新当前小鱼的可爱度
update(arr[i] + 1, 1);
}
return 0;
}
时间复杂度分析
- 树状数组更新和查询:每次操作时间复杂度为 l o g ( m a x A ) log(maxA) log(maxA)。
- 总复杂度: n l o g ( m a x A ) n log(maxA) nlog(maxA)。
优化总结
树状数组的解法大幅提高了效率,适合数据规模较大的场景,特别是在在线查询和更新问题中应用广泛。
💯小结
本文通过题目 P1428 小鱼比可爱,详细分析了两种基础解法并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其时间复杂度和代码风格差异。随后,本文给出了树状数组的优化方案,将时间复杂度从 n 2 n^2 n2 优化为 n l o g ( m a x A ) n log(maxA) nlog(maxA)。
该题的核心在于对比和统计,通过基础暴力解法理解问题本质,而通过树状数组等数据结构优化则展示了解题的高效化路径。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学会选择适合的算法解决不同规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