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工业相机如何设置曝光时间

如何设置曝光时间

相机的曝光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在很多应用中,设置方法各有讲究,根据不用的应用,曝光时间的设置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抗频闪效果。当视觉系统中,用于照明的光源不是直流方式时,在预览视频时,如果是滚动快门方式的相机,就有可能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如果是全域快门方式的相机,就有可能出现前后两场图像亮度变化差异很大,看起来像闪烁的感觉。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光源的频率,一般来说,交流照明的光源是50赫兹或者60赫兹。如果是50赫兹的光源,需要将曝光时间设置为10毫秒的整数倍(最小是10毫秒);如果是60赫兹的光源,需要将曝光时间设置为8.3333毫秒的整数倍。除此之外,可以使用我们提供的自动曝光方式,并将抗频闪功能使能。 
实现无拖影拍照。在流水在线进行视觉检测时,往往是需要动态拍照,即被检测物体是在运动中抓拍的,如果曝光时间设置的不合理,则有可能造成很
明显的拖影,导致画面模糊。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曝光时间设置到一个很小的值,一般是需要低于2个毫秒,具体看物体运动的速度,不断降低曝光时间来匹配。由于曝光时间降低,图像亮度就会下降,需要外部提供更强的补光,同时由于滚动快门方式的相机会在垂直方向产生扭曲形变,因此,需要选用全域快门方式的相机进行无拖影抓拍。 
动态范围提升。所谓动态范围就是图像所包含的从“最暗”至“最亮”的范围。动态范围越大,所能表示的层次越丰富。在实际成像中,往往会出现看清亮处时,暗处已经暗到无法识别看清暗处时,亮出已经过曝,无法识别。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选择硬件提升宽动态范围的相机;二是使用手动设置曝光时间,然后配合伽马值和对比度调节来达到目的,这种方法是属软件提升动态范围,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手动设置曝光时间,到能看清楚最亮的地方,然后,将伽马值往低缓慢调节,对比度往高缓慢调节,调节的过程中,观察图像的变化,直到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自动曝光的参考区域设置。默认情况下,自动曝光算法的参考区域是图像正中间的1/2,可以在软件接口上或者二次开发中调用相关的SDK函数,来修改自动曝光参考区域,修改后,当参考区域以外的图像部分发生改变时,自动曝光算法不会更新相机曝光值。 
 

 


http://www.kler.cn/a/526827.html

相关文章:

  • 知识库管理如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深层次探索
  • 学习数据结构(5)单向链表的实现
  • DFS(深度优先搜索)与回溯算法详解
  • maven、npm、pip、yum官方镜像修改文档
  • volatile
  • 【学术会议征稿-第二届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GAIIS 2025)】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的魅力
  • STM32 ADC单通道配置
  • ARIMA详细介绍
  • 性能测试 —— Tomcat监控与调优:status页监控_tomcat 自带监控
  • 运算符重载(输出运算符<<) c++
  • 使用 scikit-learn 实现简单的线性回归案例
  • 使用 Motor-CAD 脚本实现 Maxwell 电机模型的 Ansys 自动化
  • Linux网络 | 网络层IP报文解析、认识网段划分与IP地址
  • 异步编程进阶:Python 中 asyncio 的多重应用
  • MapReduce简单应用(一)——WordCount
  • CSS 基础:层叠、优先级与继承
  • DDD - 微服务架构模型_领域驱动设计(DDD)分层架构 vs 整洁架构(洋葱架构) vs 六边形架构(端口-适配器架构)
  • 搭建自己的专属AI——使用Ollama+AnythingLLM+Python实现DeepSeek本地部署
  • 动态规划DP 最长上升子序列模型 拦截导弹(题目分析+C++完整代码)
  • 【C++语言】卡码网语言基础课系列----5. A+B问题VIII
  • MySQL(导入sql文件)
  • 蓝桥杯思维训练营(一)
  • sleep和wait
  • 基于遗传优化GRNN和Hog特征提取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matlab仿真
  • Android Studio 正式版 10 周年回顾,承载 Androider 的峥嵘十年
  • 1.27刷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