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PCB设计指南5——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
高速PCB设计指南5——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
- 1. 电磁兼容性(EMC)
- 2. EMC和EMI定义
- 3. EMI的来源
- 4. EMC的最佳PCB设计实践
上一期我们介绍高速PCB中的叠层设计和PCB技术,这一期我们介绍PCB中的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EMC) 是电气工程领域处理意外生成、电磁能的传播和接收。这些元素可能会导致意外电磁干扰(EMI)等影响。
在许多设计中,在初始设计期间没有考虑 EMC 设计注意事项 阶段。在生产后解决 EMC 问题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大多数设计师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在产品开发周期结束后使用额外的EMC抑制组件来解决,然而,这是相当具有挑战性,并且可能是一个昂贵的修复。
1. 电磁兼容性(EMC)
对 EMI/EMC 的全面处理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之内。在这里,我们只讨论一些有助于降低产生的 EMI 和提高对接收 EMI 的抗扰度的良好设计实践。
2. EMC和EMI定义
所有电子电路都会产生电磁干扰或电磁干扰(EMI),并且还会受到其他电气/电子设备产生的EMI 的影响。因此,我们在 PCB 设计过程中的目标是两个方面:
- 产品不应产生超过可接受水平的 EMI 干扰。
- 产品应不受可接受水平的 EMI 干扰。
如果我们实现了上述两个目标,我们就成功实施了电磁兼容性(EMC)。
EMC 标准规定了两个可接受的水平:EMI 产生和 EMI 敏感性。如果要求产品经过 EMC 认证,则设计必须确保产品在运行时产生的 EMI 在规定的水平内,并且如果存在规定的接收 EMI水平,产品不会发生故障。
3. EMI的来源
关于EMI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射频信号、谐波等
- 快速信号转换、高频时钟信号
- 雷电、电源电路、电机、断路器和其他电源开关设备等产生的瞬变。
EMI 可以通过辐射或传导发生:
- 通过电源输入线、电缆等导电。这将是 30 MHz 以下的主要 EMI。
- 来自电力和通信传输线、电源开关装置的电磁辐射、电弧和静电放电。这些将是 30MHz 以上的主要 EMI。
4. EMC的最佳PCB设计实践
下面列出了几条在PCB设计方面,有助于减小EMC问题的做法:
-
大多数 EMI 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不良的接地设计。良好的接地设计不太容易受到 EMI 的影响。
-
将电流回路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别注意高频信号。通过在高速信号下方使用稳定接地参考,可以减少电流环路。
-
逻辑系列的选择:不要选择比要求更快的逻辑系列;更快的逻辑系列将产生更多的 EMI。
-
选择具有最高噪声容限的逻辑器件家族;因为其对 EMI 的敏感性较低。
-
电源轨也是 EMI 问题的根源。使用稳定的接地层以避免 EMI 问题。
-
阻抗匹配:信号振铃/失真较小,因此 EMI 较小。
-
屏蔽实践:用金属外壳屏蔽所有高频电路段。
-
EMC 滤波:低通或带通滤波器衰减高频分量:
-
串联铁氧体磁芯电感器是用于输入电源轨的有效低通滤波器:铁氧体磁珠在高频下具有非常高的阻抗,在低频下具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阻抗。
-
并联电容器
-
电源滤波器
-
IO 过滤器
-
穿心器件(Feedthroughs)
-
三端子电容器
-
电缆屏蔽端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