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消息队列应用示例MessageQueues-STM32CubeMX-FreeRTOS《嵌入式系统设计》P343-P34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消息队列

使用信号量、事件标志组和线标志进行任务同步时,只能提供同步的时刻信息,无法在任务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要实现任务间的数据传输,一般使用两种方式:

1. 全局变量

在 RTOS 中使用全局变量时,必须保证每个任务对全局变量的互斥访问,一般借助互斥量来实现。另一个方法是在任务设计时,设计成只有一个任务修改这个全局变量,其他任务只是读取这个全局变量,而不修改它的值,并在全局变量前面加上 volatile 的关键字修饰,以避免编泽器的优化。

2. 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类似于一个数据缓冲区,可以保存有限个、具有确定大小的数据。通常情况下,消息队列按照 FI FO(先进先出)的模式使用,即数据由队尾写入,从队首读出。
任务向消息队列中放人消息时,需要判断消息队列是否有多余的空间:如果有空间,则放人一个新的消息;如果消息队列已经存满,该任务将进人到阻塞态,直到消息队列中有多余的空间。
任务从消息队列中获取消息时,需要判断消息队列是否有消息:如果消息队列中没有消息,该任务将进人到阻塞态。当消息队列中有新的消息时,处于阻塞态的任务将被唤醒并获得该消息。任务在获取消息时,需要提前定义存放消息的缓冲区,这个缓冲区的大小不能小于消息队列中单个消息的大小。
注意: FreeRTOS 利用消息队列进行消息传递时,放入消息队列的是实际的数据,而不是数据的地址。例如,串口一次接收 10 字节的数据,如果使用消息队列来传递串口接收的数据,则应该将消息队列的单个消息大小设置为 10 字节,以便一次性存放串口接收的10 字节数据。
消息队列和全局变量相比,解决了多任务访问共享资源的冲突问题,还提供了任务的同步和超时处理等机制,并且可以实现中断服务程序和任务之间的数据传递。例如,多个任务都要使用串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互斥量实现对串口的互斥访问;另一种方法是创建一个消息队列和一个负责串口数据收发的任务。任务 A 发送的数据放人消息队列,任务 B 发送的数据也放人消息队列,串口发送任务则按照 FIFO 的原则从消息队列中取出消息发送。
在实际应用时,由于消息队列采用数据复制的方式传输数据,而不是传输存放数据的地址。如果任务间传输的数据量较大时,使用消息队列的效率会比较低。这时,可以考虑使用全局变量来实现任务间的通信,只是要注意全局变量的互斥访问(利用互斥量实现)。

应用示例

利用消息队列传输串口接收的数据。串口采用中断方式接收 10 字节的数据,并放入消息队列。数据处理任务从消息队列中取出数据并发送到 PC 显示。消息队列设置为可以容纳 5 个消息,每个消息的大小为10 字节。
修改HAL库的时间基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main.h
/**
 * @file main.h
 * @brief 主程序头文件,包含系统所需的基本定义和声明
 */

/* Private includes ----------------------------------------------------------*/
/* USER CODE BEGIN Includes */
#include <stdio.h>			// 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用于printf和fputc
#include "cmsis_os2.h"		// CMSIS RTOS2,支持FreeRTOS
#include "usart.h"			// USART头文件,包含串口相关函数
#define LENGTH 10			// 缓冲区长度
extern uint8_t RxBuf[LENGTH];	// 串口接收缓冲区,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数据
extern uint8_t TxBuf[LENGTH];	// 串口发送缓冲区,用于存储待发送的数据
extern osMessageQueueId_t ComQueueHandle;	// RTOS消息队列句柄,用于任务间通信
/* USER CODE END Includes */
// main.c
/**
 * @file main.c
 * @brief 主程序源文件,包含系统初始化和中断回调函数
 */

/* Private user code ---------------------------------------------------------*/
/* USER CODE BEGIN 0 */
/**
 * @brief 重定向printf函数相关配置
 * @note 支持不同编译器(ARMCC、GNUC)下的printf功能实现
 */
/* suport printf function, usemicrolib is unnecessary */
#if (__ARMCC_VERSION > 6000000)
__asm (".global __use_no_semihosting\n\t");
void _sys_exit(int x)
{
  x = x;
}
/* __use_no_semihosting was requested, but _ttywrch was */
void _ttywrch(int ch)
{
  ch = ch;
}
FILE __stdout;
#else
#ifdef __CC_ARM
#pragma import(__use_no_semihosting)
struct __FILE
{
  int handle;
};
FILE __stdout;
void _sys_exit(int x)
{
  x = x;
}
#endif
#endif
#if defined ( __GNUC__ ) && !defined (__clang__)
#define PUTCHAR_PROTOTYPE int __io_putchar(int ch)
#else
#define PUTCHAR_PROTOTYPE int fputc(int ch, FILE *f)
#endif


/**
 * @brief  Retargets the C library printf function to the USART.
 * @param  None
 * @retval None
 */
PUTCHAR_PROTOTYPE
{	// 采用轮询方式发送1字节数据,使用阻塞方式,超时时间设置为无限等待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uint8_t *)&ch, 1, HAL_MAX_DELAY);
	return ch;
}

int fgetc(FILE *f)
{	// 采用轮询方式接收1字节数据,使用阻塞方式,超时时间设置为无限等待
	uint8_t ch;	
	HAL_UART_Receive( &huart1, (uint8_t *)&ch, 1, HAL_MAX_DELAY );
	return ch;
}
/* USER CODE END 0 */

/* USER CODE BEGIN 2 */
	printf("/**  FreeRTOS for task creat  **/\n");
	HAL_UART_Receive_IT(&huart1,RxBuf,LENGTH);		// 启动串口中断接收功能,接收长度为 LENGTH 的数据到 RxBuf 缓冲区
/* USER CODE END 2 */

/* USER CODE BEGIN 4 */
void HAL_UART_RxCpltCallback(UART_HandleTypeDef *huart)	
{	// 串口接收完成中断回调函数,当串口接收到指定长度的数据后,会触发此回调函数
	if(huart->Instance==USART1)	// 检查触发中断的串口是否为 USART1
	{	// 将收到的数据放入消息队列 ComQueueHandle中
		osMessageQueuePut(ComQueueHandle, (void *)RxBuf,0,0);	
		HAL_UART_Receive_IT(&huart1,RxBuf,LENGTH);	// 重新开始串口中断接收,准备接收下一组数据
	}
}
/* USER CODE END 4 */

// app_freertos.c

/* Private variables ---------------------------------------------------------*/
/* USER CODE BEGIN Variables */
uint8_t RxBuf[LENGTH];	// 串口接收缓冲区
uint8_t TxBuf[LENGTH];	// 串口发送缓冲区
/* USER CODE END Variables */

/* USER CODE BEGIN Header_StartProcessTask */
/**
* @brief Function implementing the ProcessTask thread.
* @param argument: Not used
* @retval None
*/
/* USER CODE END Header_StartProcessTask */
void StartProcessTask(void *argument)
{
  /* USER CODE BEGIN StartProcessTask */
  /* Infinite loop */
  for(;;)
  {		// 从消息队列中获取数据,无限等待
		if(osMessageQueueGet(ComQueueHandle,(void *)TxBuf,NULL,osWaitForever)==osOK)
		{	// 通过UART1发送数据
			HAL_UART_Transmit(&huart1,(void *)&TxBuf,LENGTH,HAL_MAX_DELAY);
		}
  }
  /* USER CODE END StartProcessTask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kler.cn/a/530135.html

相关文章:

  • 图书管理系统 Axios 源码__获取图书列表
  • MySQL数据库环境搭建
  • 《OpenCV》——图像透视转换
  • 【人工智能】 在本地运行 DeepSeek 模型:Ollama 安装指南
  • UbuntuWindows双系统安装
  • DeepSeek-R1论文研读:通过强化学习激励LLM中的推理能力
  • vector容器(详解)
  • 【Numpy核心编程攻略:Python数据处理、分析详解与科学计算】2.3 结构化索引:记录数组与字段访问
  • ExternalName Service 针对的是k8s集群外部有api服务的场景?
  • Haskell语言的多线程编程
  • [权限提升] Windows 提权 维持 — 系统错误配置提权 - Trusted Service Paths 提权
  • IM 即时通讯系统-43-简单的仿QQ聊天安卓APP
  • 2024 年 6 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第 3 套)——纯享题目版
  • linux本地部署deepseek-R1模型
  • 内部知识库助力组织智力激发与信息共享实现业绩增长
  • 《手札·开源篇》从开源到商业化:中小企业的低成本数字化转型路径 ——以Odoo为数据中台低成本实现售前售中一体化
  • [Java]异常
  • GAMES101学习笔记(六):Geometry 几何(基本表示方法、曲线与曲面、网格处理)
  • 海外问卷调查渠道查,如何影响企业的运营
  • Rust 变量特性:不可变、和常量的区别、 Shadowing
  • 零基础学习书生.浦语大模型-入门岛
  • IM 即时通讯系统-50-[特殊字符]cim(cross IM) 适用于开发者的分布式即时通讯系统
  • 封装常用控制器
  • Java NIO全面详解
  • FreeRTOS学习 --- 消息队列
  • 【Numpy核心编程攻略:Python数据处理、分析详解与科学计算】2.11 视图与副本:内存优化的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