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GPT与Deepseek等数据驱动AI的缺点

当前数据驱动的AI(包括GPT与Deepseek等各种大小模型)只进行了数/物理性的初步探索,尚未触及人机环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也就是说,当前的数据驱动型 AI,虽然在处理大量数据、解决特定任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它依然面临着许多局限,尤其是在适应复杂的人机环境生态系统方面。

一、目前的数据驱动 AI的局限


目前的 AI 系统通常依赖于海量的数据训练,但这些数据往往缺乏对环境、情境和社会文化的深度理解。比如,AI 在自然语言处理和对话生成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它们对于情感、文化背景、非语言交流的理解还是很有限的。

大多数 AI 系统擅长于执行单一的、明确的任务(例如推荐系统、图像识别等),但它们在处理多任务和综合问题时表现较差。人类的思维可以在多个任务和领域之间迅速切换,并且考虑到相互之间的复杂性和影响,但目前的 AI 很难做到这一点。

许多 AI 模型的设计仍然集中在局部优化——即通过最大化某个目标(如准确率、效能等)来取得最好结果。然而,在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生态系统中,过度关注局部优化可能导致系统其他部分的平衡失调,进而产生不可预期的后果。如推荐算法只关心提升某一项目标(点击率等),可能导致信息的偏向性和反馈回路。

数据驱动的 AI 的确存在“机器幻觉”(或叫做“幻觉”)这一局限性。这个现象通常表现为 AI 给出的答案或预测是错误的,但它本身并不知道这些错误是如何产生的,也不容易察觉到问题。它可能会生成看似合理的回答或结果,但这些答案可能完全偏离事实,或在某些情况下基于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数据,其复杂性更在于AI 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常识”和“判断力”,它只能基于数据做出推断,因此某些错误可能直到产生不良后果时才被察觉。

尽管 AI 在自动化和任务分配方面逐渐得到应用,但人机协作的复杂性仍然是一个未解的难题。我们如何设计AI系统使其更好地理解人类的需求、情感、意图,以及如何与人类有效合作(而不仅仅是替代)仍然是一个挑战。人类和机器的互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信任、意图对齐、动态适应等层面。

二、人机环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人机环境的生态系统不仅仅是由机器和数据构成的,它还包含了人与环境、社会、文化、伦理等多维因素。这种复杂的系统涉及:1)动态交互与反馈。人机交互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涉及到机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以及人类在使用技术过程中反馈给机器的调整。AI 在这些动态互动中必须具备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真正融入到复杂的生态系统中。2)伦理与价值观。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关于AI的价值观、道德标准、使用场景等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社会中,AI需要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学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满足多元的需求。3)环境和资源限制。人机环境生态系统还包括了自然资源、能源、生态保护等方面。在设计 AI 系统时,需要考虑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下,优化其运行效率并减少负面影响。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为了突破这些局限,我们可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跨学科的融合研究。数据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环境科学等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机环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AI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计算效率和模型准确性,还要考虑人与机器的关系、社会文化的需求以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2)多任务学习和协同智能。下一代的 AI 需要具备处理多任务和多领域的能力。这种“协同智能”不仅仅是机器间的协作,也包括机器与人类的合作。AI 应该能够理解人类的多重需求,并根据实时的环境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3)伦理和透明性。随着 AI 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伦理问题将变得尤为重要。AI系统的设计需要强调透明性、可解释性以及人类监督,确保机器的决策与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标准相一致。强化学习和自适应机制。AI 需要发展更复杂的学习机制,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自我调整。通过强化学习等技术,AI 可以不断从与环境的交互中获取新的经验,优化其决策过程。

简言之,虽然当前的数据驱动型 AI 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GPT、Deepseek 等,但要完全融入复杂的人机环境生态系统,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未来的智能系统不仅要处理数据,更要处理人类的需求、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多元价值。这种人机环境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更加全面的视角和技术创新。

45e69514fbc9ca259947909efaabae4c.jpeg


http://www.kler.cn/a/531453.html

相关文章:

  • LLM - 基于LM Studio本地部署DeepSeek-R1的蒸馏量化模型
  • (CICD)自动化构建打包、部署(Jenkins + maven+ gitlab+tomcat)
  • 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考勤系统
  • LabVIEW透镜多参数自动检测系统
  • L1-006 连续因子*
  • pytorch实现简单的情感分析算法
  • PythonStyle MVC 开发框架
  • 简单理解精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
  • 轮播库-swiper使用案例
  • CommonJS 和 ES6module 的区别
  • Linux系统下安装配置 Nginx 超详细图文教程
  • 梯度、梯度下降、最小二乘法
  • 快速上手mybatis教程
  • XCCL、NCCL、HCCL通信库
  • 算法基础——一致性
  • 强化学习笔记(5)——PPO
  • c++ 定点 new 及其汇编解释
  • 数据结构之栈和队列(超详解)
  • 使用 Kotlin 将 Vertx 和 Springboot 整合
  • C++类的初始化列表是怎么一回事?哪些东西必须放在初始化列表中进行初始化,原因是什么?
  • MySQL(高级特性篇) 13 章——事务基础知识
  • Docker 部署 ClickHouse 教程
  • 搜索插入位置(35)
  • SpringBoot整合Mybatis|入门级增删改查|2025
  • Chromium132 编译指南 - Android 篇(五):获取源码
  • 八. Spring Boot2 整合连接 Redis(超详细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