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南茼蒿》
南茼蒿
南茼蒿,拉丁学名:Chrysanthemum segetum,菊科筒蒿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和叶均可食,是我国南方各省区重要的春季蔬菜之一。光滑无毛或几光滑无毛,高20-60厘米。茎直立,富肉质。叶椭圆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大锯齿,少有成羽状浅裂的,长41-6厘米,基部楔形,无柄。
形态特征
光滑无毛或几光滑无毛,高20-60厘米。茎直立,富肉质。叶椭圆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大锯齿,少有成羽状浅裂的,长4-6厘米,基部楔形,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或少数生茎枝顶端,但不形成伞房花序,花梗长5厘米。总苞径1-2厘米。内层总苞片顶端膜质扩大几成附片状。舌片长达1.5厘米。舌状花瘦果有2条具狭翅的侧肋,间肋不明显,每面3-6条,贴近。管状花瘦果的肋约10条,等形等距,椭圆状。花果期3-6月。
繁殖方式
茼蒿种植主要采取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覆土1厘米左右,耙平镇压。春播一般在3~4月间,秋种在8~9月间,冬种在11~12月间。小叶品种适于密植,用种量大,每亩2~2.50千克;大叶种侧枝多,开展度大,用种量小,每亩1千克左右。
生长习性
半耐寒性蔬菜,在冷凉温和,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的环境下,有利于其生长。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我国南方各省区普遍作蔬菜栽培,食其肉茎及叶。
药用价值:全草和种子药用,能和脾胃、利小便、消痰饮,治肝气不舒、偏坠气痛、小便不利。
花外之音
南茼蒿,可观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