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基础笔记|splice()的用法

一、三种用法

  • splice(index, 0, element) 插入 元素,不删除任何元素。
  • splice(index, deleteCount) 删除 deleteCount 个元素。
  • splice(index, deleteCount, element1, element2, ...) 替换 元素,即删除 deleteCount 个元素,同时插入新的元素。

二、插入元素的示例

(1) 在数组的某个位置插入一个元素

let arr = [1, 2, 3, 4, 5];

// 在索引 2 位置插入元素 10
arr.splice(2, 0, 10);

console.log(arr); // 输出: [1, 2, 10, 3, 4, 5]

解释:

  • splice(2, 0, 10) 表示:
    • 在索引 2 的位置插入 10
    • 0 表示不删除任何元素
  • 结果:10 被插入到 3 的前面。

(2) 在索引 2 处插入多个元素

let arr = [1, 2, 3, 4, 5];

// 在索引 2 位置插入 10, 20, 30
arr.splice(2, 0, 10, 20, 30);

console.log(arr); // 输出: [1, 2, 10, 20, 30, 3, 4, 5]

三、splice() 方法的特点

  • 修改原数组splice() 直接对原数组进行修改,而不是返回新数组。
  • 可以插入多个元素:一次性插入多个值。
  • 可以删除元素:如果 deleteCount > 0,则会删除指定数量的元素。
  • 可以替换元素:如果 deleteCount > 0 且传入新元素,则会用新元素替换被删除的元素

四、结合 splice() 删除和替换元素

(1) 在索引 2 处删除 1 个元素

let arr = [1, 2, 3, 4, 5];

arr.splice(2, 1); // 删除索引 2 的元素,即 3

console.log(arr); // 输出: [1, 2, 4, 5]

(2) 在索引 2 处删除 1 个元素,并插入新元素

let arr = [1, 2, 3, 4, 5];

arr.splice(2, 1, 10, 20); // 删除索引 2 的 3,并插入 10 和 20

console.log(arr); // 输出: [1, 2, 10, 20, 4, 5]


http://www.kler.cn/a/532740.html

相关文章:

  • 【数据结构-Trie树】力扣648. 单词替换
  • python学opencv|读取图像(五十四)使用cv2.blur()函数实现图像像素均值处理
  • Hive:窗口函数(1)
  • XML Schema 数值数据类型
  • JavaScript系列(54)--性能优化技术详解
  • 【Java异步编程】基于任务类型创建不同的线程池
  • minikube 的 Kubernetes 入门教程--Ollama
  • 360手机刷机 360手机解Bootloader 360手机ROOT
  • Linux 软件安装
  • SSM聚合项目+Vue3+Element-plus项目生产部署(Ubuntu24.04LTS)
  • github下载失败网页打开失败 若你已经知道github地址如何cmd下载
  • 车载软件架构 --- 软件定义汽车面向服务架构的应用迁移
  • 基序和纯度分数的计算
  • 【数据结构】栈与队列
  • redis简介及应用
  • RK3566-移植5.10内核Ubuntu22.04
  • 数据结构:优先级队列— PriorityQueue
  • 04树 + 堆 + 优先队列 + 图(D1_树(D17_综合刷题练习))
  • Shell 中的 Globbing:原理、使用方法与实现解析(中英双语)
  • DeepSeek相关技术整理
  • 基于RTOS的STM32游戏机
  • 电商项目高级篇09-检索服务
  • Linux find 命令 | grep 命令 | 查找 / 列出文件或目录路径 | 示例
  • 2025美赛赛前准备笔记(论文手)
  • 【IoCDI】_@Bean的参数传递
  • leetcode 901. 股票价格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