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工作习惯问题
由于换笔记本,要在新的笔记本上工作,把原本的数据通过移动硬盘拷贝过来,拷贝之前检查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图片文件,结果不知怎么,不小心选到了一个没有压缩的图片文件夹,笔记本运行到那,速度特别慢,传输了22小时,只传输了8%,由于新机器上的网络访问有问题,要在原本的机器上下载文件,心心念念地wsl,看见了就想点进去结果就卡住了,本来卡了一下又恢复,结果鼠标飘过wsl的上空,似乎就又导致黑屏了,感觉buff叠满了;
这个坑首先的反思是控制变量:
转移文件的时候,使用的是剪切,而非拷贝,使用前者的好处是减少了空间,考虑到原来的电脑要拿去修,可能导致数据损坏,虽然据说并不影响磁盘,其实在已知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暂缓拷贝大量的数据,只拷贝目前急用的几个重要的数据,结果高估了拷贝数据的运行速度,尤其因为笔记本侧面没有usb插口,转接口之前怕丢,就插在usb插口上,而笔记本侧面正好有typeC插口,就这么所有buff就叠加在一块了;
这里我们把变量分开来考虑:
1.转移文件是为了在新的笔记本上尽快开展工作,所以应该首先转移一些最需要的。
2.转移文件可以分批次进行,知道ctrl可以同时选中多个文件,并且似乎也来回检查了几次文件夹,但是因为旧电脑已经重装了系统,新的文件夹结构并不熟悉,转移的时候可能也疏漏了一些大的图像文件夹的存储路径,导致转移了并不在预期之内的大文件夹。
3.最重要的,转移文件使用的是剪切而非拷贝,在这次“事故”之后,查了剪切和拷贝的区别,前者是先从原来位置删除,然后再写入目标位置,后者是从原来位置复制一份文件再写入目标;由于剪切和复制功能的这一点不同,体现在没有备份的数据上,尤其是自己写的东西,就导致即使转移的速度很慢也没法中断,所以对这里的认识不足叠加2中的不在预期内的大文件,就导致转移速度异常慢。
而且从原则上来讲,数据库里管理数据,冗余是用来提高查询效率的,所以也应该优先选择复制,如果把剪切分解成复制和删除两个操作,也可以先复制,然后再进行删除。
4.数据传输的整个链路上,这个转接口似乎限制了速度,本来两头的设备:电脑和移动硬盘本身无论是速度还是容量都不是问题,但是因为转接口插在上面,没有注意到这个细微的差别会导致在上述意外情况下,数据传输速率异常的慢,所以对于默认插上还是不插传输速率有没有区别这件事上不够敏感。
5.由于新设备上需要一个文件,按说治本的方法应该检查当前设备上的连接哪里出了问题,但是想要从另一个设备上下载了直接复制过来,先暂时的解决一下,结果在访问的时候,误触了wsl(这里真的有点不理解,为什么明明知道点了会死机,还总是想要点,好像只有痛苦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活着,离谱啊啊啊啊),黑屏就是无法访问电脑的工作状态,但是它从风扇的声音听它仍然在运行。
6.在下载这个文件之前,由于耐心耗尽,一度我想着先这么凑活着用,等旧电脑原来的任务结束了再说,但是还是有点没耐心地现在就想解决这个问题。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来讲,从数学解题的思路来讲,从数据库操作的任务的原子性的角度来讲,每次或每阶段操作都应该突出一个变量,而把其他视作常量也就是保持不变,但是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能是由于分管理论和实践的大脑和神经区域以及回路是不同的通路,理论就算记在脑子里,也可能导致实践的时候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要在实践中避免此类错误,还是应该从基本的工作习惯培养起来。
7.对任务优先级的确定:操作系统和人似乎都是短作业优先,这样有好处,有些短任务和小作业可以减少延迟,但是人也应该更具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当前应该在比如一台需要修的但是有自己的数据要传输的电脑上,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优先级不高的操作以减少不可控的因素带来的负面效应,虽然黑屏但仍然工作是一种有惊无险,但是你无法预期这需要多久;
另外应该在这里看到积累每一个微小步骤的重要性,是的,就算你看过微习惯这本书很多次,或者你知道量变对于质变的重要性,但是也不如你实际体验过微习惯和微步骤的重要性。
8.关于耐心:很多时候也许事情堆积在一块压力很大,但是也应该有愿意把它们分解成微小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下去的勇气;
9.关于专注:在使用了耐心分解出微小步骤之后,应该专注于每个微小步骤的执行,虽然这可能有点无聊,但是这个专注的过程本身也培养了耐心,并且专注的过程需要控制变量,对于头脑来说是杂念,对于设备来说是除了强相关的任务以外的任务。专注还体现在:你认识到无论是计算机还是生活中有很多分工,并且细分的情况下,应该有意识地专注于自己的最细分的任务上,其他的部分能够尽量保持不变和一致并形成习惯,这样在大脑中也不会对除此以外的事物过于敏感,导致状况百出,虽然感觉学到了很多,但是确实有点心累,也有点浪费时间。
10.包括写作对这些问题解决的意义,写作本身是可以锻炼思路没错,也可以带来交流没错,但是这并不足够,如果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还是要在每次犯错的时候,就用一些实际行动进行调整,比如整理自己的文件夹,就使用复制的功能,用u盘进行测试。
其他存在的问题:
没有压缩之后再转移的意识,虽然似乎也没必要压缩,很多工作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还是要多和现实中的人进行学习和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