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C++】STL——vector的使用

目录

💕1.vector介绍

💕2.vector的基本用法 

💕3.vector功能的具体用法 (讲解)

💕4.vector——size,capacity函数的使用 (简单略讲)

💕5.resize,reserve函数 

💕6.empty函数 

💕7.front函数,back函数,operator[ ]函数 

💕8.push_back函数,pop_back函数 

💕9.begin函数,end函数 

💕10.rbegin函数,rend函数 

💕11.insert函数,erase函数

💕12.sort函数对vector排序 

💕13.完结


独帜入渊深未知  身似浮萍命难持

(最新更新时间——2025.2.4)

 

💕1.vector介绍

vector 是 C++ 标准模板库(STL)中提供的动态数组容器,能够自动管理内存,支持高效的元素访问和在尾部快速增删元素。与普通数组相比,vector 的大小可以动态调整,是 C++ 中最常用的容器之一。

💕2.vector的基本用法 

vector 的使用需要包含一个头文件

#include<vector>

vector 中有许多我们常见的操作,如下->:


迭代器功能->:

其他功能:

💕3.vector功能的具体用法 (讲解)

接下来会讲解vector中最常用的几种函数用法,先讲解vector的初始化


vector在创建时因为模板的作用,可以指定vector的内容类型,如下->: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include<vector>
#include<string>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vector<int> a1 = { 1,2,3 };
	vector<double> a2 = { 2 };
	vector<string> a3 = { "hello","world" };
	vector<char> s1 = { 'c' };

	vector<int> b1(2);//也可以如下初始化,但不推荐
	vector<int> b2(2,3);
}

可以指定是int,double,char或者string类型

💕4.vector——size,capacity函数的使用 (简单略讲)

size函数用来返回顺序表(vector)中的有效值

capacity用来返回顺序表(vector)中的容量

maxsize用来表示顺序表(vector)的最大有效值是多少


代码如下->: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include<vector>
#include<string>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vector<int> a1 = { 1,2,3,4 };

	cout << a1.size()<<endl;//打印4
	cout << a1.capacity() << endl;//打印4
	cout << a1.max_size() << endl;//打印一个巨大的数
}

💕5.resize,reserve函数 

resize函数可以更改顺序表中的有效值(size)个数,并且如果更改后的size个数大于原size个数,可以将新开辟的size初始化一个值(注意是可以,不是一定,需要用户显示写)


我们用代码为例

可以看到,我们更改了size的个数,接下来进行别的测试


这次,我们更改后的size个数比原来的size大,我们显示的将新开辟的size全部初始化为9,注意一定是新开辟的size初始化,如果我们更改后的size比原来的小是不会有作用的,如下:


接下来: reserve 函数是用来更改顺序表中的capacity大小的,它被称为预留空间,它只会扩大capacity,并不会缩小capacity,并且不会将新开辟的capacity初始化,我们以代码为例


这里的遍历顺序表没有意义,不用在意

💕6.empty函数 

empty函数用来判断顺序表是否为空,它返回的值是bool类型

💕7.front函数,back函数,operator[ ]函数 

front函数用来返回顺序表的第一个有效值

back函数用来返回顺序表的最后一个有效值

operator[ ]供我们可以用下标访问顺序表中的内容


代码如下->:

💕8.push_back函数,pop_back函数 

push_back用来实现顺序表的尾插


pop_back用来实现顺序表的尾删


代码如下->:


💕9.begin函数,end函数 

begin函数与end函数都为迭代器类型,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指针一样的东西

begin()返回的是顺序表的首地址,end()返回的是顺序表中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虽然它们的返回类型不是指针,但我们可以像使用指针一样使用它


可以理解为指针一样的存在,但是并不是指针


用它们我们可以实现遍历

💕10.rbegin函数,rend函数 

rbegin函数与rend函数一样都是迭代器类型,并且依旧可以像指针一样使用

只不过rbegin与rend所指的位置调过来了

rbegin函数返回的是顺序表中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rend()返回的是顺序表的首地址


rbegin的++被重载了,也就是说rbegin函数的++实际上是我们正常使用的--,而rbegin的--实际上就是我们正常使用的++

rend同理

💕11.insert函数,erase函数

 insert函数用来实现在某一位置插入数据

erase函数用来实现在某一位置删除数据,也可以全部删除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insert与erase函数所指的位置,并不是我们常用的下标,而是迭代器返回的位置,我们先看代码->:


💕12.sort函数对vector排序 

我们如果想对vector函数排序,可以使用std里面的sort函数排序,并且可以选择升序或者降序,示例如下->:需要注意的是sort函数需要的是迭代器类型


默认是升序的结果,如果想要降序就要用到一个函数,并添加到sort函数里

 std::greater<int>()

如何使用?

 

这样就变为降序了

💕13.完结


http://www.kler.cn/a/533792.html

相关文章:

  • 【现代深度学习技术】深度学习计算 | 延后初始化自定义层
  • 【multi-agent-system】ubuntu24.04 安装uv python包管理器及安装依赖
  • 说一下JVM管理的常见参数
  • Mac mini m4本地跑大模型(ollama + llama + ComfyUI + Stable Diffusion | flux)
  • VMware Workstation Pro安装了Ubuntu 24.04实现与Windows10之间的复制粘贴
  • 【网络编程】Java高并发IO模型深度指南:BIO、NIO、AIO核心解析与实战选型
  • 【自然语言处理(NLP)】生成词向量:ELMo(Embedded from Language Models)原理及应用
  • 硬件电路基础
  • 每日Attention学习20——Group Shuffle Attention
  • DeepSeek-V3 大模型哪些地方超越了其他主流大模型
  •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能力评定 风险评估二级要求准则
  • 保姆级教程Docker部署Zookeeper官方镜像
  • FPGA学习篇——Verilog学习1
  • Shell条件变量替换
  • PySpark学习笔记5-SparkSQL
  • 在游戏本(6G显存)上本地部署Deepseek,运行一个14B大语言模型,并使用API访问
  • 记录debian12运行时出现卡死的问题
  • http状态码:请说说 503 Service Unavailable(服务不可用)的原因以及排查问题的思路
  • Windows Docker笔记-简介摘录
  • Java synchronized锁升级
  • 算法与数据结构(括号匹配问题)
  • w192中国陕西民俗网的设计与实现
  • 从BIO到NIO:Java IO的进化之路
  • deepseekLLM发展历程
  • ElasticSearch学习笔记-解析JSON格式的内容
  • 硬件工程师笔试基础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