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玩转Gin框架:Golang使用Gin完成登录流程

文章目录

    • 背景
    • 基于Token认证机制简介
    • 常见的Token类型
    • Token的生成和验证
      • 在项目工程里创建jwt.go文件
      • 根目录新建.env文件
    • 创建登录接口 /login
    • Token认证机制的优点

背景

登录流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的。传统网站采用session后端验证登录状态,大致流程如下:

  • 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 手机号和验证码点击登录按钮提交表单。
  • 后端校验前端传递过来的信息,验证通过在缓存中存储用户信息。
  • 后续每次请求时,携带session_id发送给服务端验证登录状态。

综上所述,一个简单的登录流程就完成了,但是你会发现在现如今session机制已无法满足一些服务架构,特别是在分布式服务和单点登录等功能使用session机制完成登录认证过程就需要解决共享session的问题,再者如果用户量很多,服务器内存压力会很大等等。

基于Token认证机制简介

Token 认证机制 是一种常用的身份验证方法,特别适用于现代化的 前后端分离 和 微服务架构 的应用。相比传统的 Session 认证机制,Token 认证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 扩展性 和 跨平台 支持上,大致流程如下:
4. 客户端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请求登录,后端对接收到的账号和密码进行验证
5. 如验证通过,则会签发一个Token返回给客户端进行存储
6. 后续客户端通过Authorization头部携带Token向服务器请求资源。

常见的Token类型

最常用的Token类型是JWT(JSON Web Token),它是一种自包含的、基于JSON格式的Token
JWT分为三个部分:

  1. Header(头部):
    • 通常包含Token类型(例如JWT)和所使用的签名算法(例如HS256)。
  2. Payload(负载):
    • 包含用户的相关信息(如用户ID、权限等)。这是Token的主体部分,不加密,因此可以被客户端解码,但签名确保其不被篡改。
  3. Signature(签名):
    • 由服务器端的密钥生成,用来验证Token的合法性和完整性。签名部分用于防止Token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

Token的生成和验证

在项目工程里创建jwt.go文件

参考路径:BackEnd/pkg/auth/jwt.go

package auth

import (
	"errors"
	"os"
	"time"

	"github.com/golang-jwt/jwt/v5"
	"github.com/joho/godotenv"
)

// Secret 从环境变量中加载 JWT 密钥
var jwtSecret = []byte(getJWTSecret())

// getJWTSecret 从环境变量中获取 JWT 密钥
func getJWTSecret() string {
	// 加载.env文件
	if err := godotenv.Load(); err != nil {
		panic("无法加载 .env 文件,请确保文件存在并正确配置")
	}
	secret := os.Getenv("JWT_SECRET")
	if secret == "" {
		panic("环境变量 JWT_SECRET 未设置,请配置后再运行程序")
	}
	return secret
}

// GenerateToken 生成 JWT Token
func GenerateToken(username string) (string, error) {
	claims := jwt.MapClaims{
		"username": username,
		"exp":      time.Now().Add(time.Hour).Unix(), // 一小时后过期
		"iat":      time.Now().Unix(),                // 签发时间
	}
	token := jwt.NewWithClaims(jwt.SigningMethodHS256, claims)
	return token.SignedString(jwtSecret)
}
// 验证签名时,通过解析 token ,验证 token 是否有效,再验证是否过期。验证Token 是用在用户登录后所有请求都需要携带 token ,然后服务端获取到 token 再进行验证过。
func ValidateToken(tokenString string) (jwt.MapClaims, error) {
	token, err := jwt.Parse(tokenString, func(t *jwt.Token) (interface{}, error) {
		if _, ok := t.Method.(*jwt.SigningMethodHMAC); !ok {
			return nil, errors.New("签名方法无效,请检查 Token 的生成方式")
		}
		return jwtSecret, nil
	})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if claims, ok := token.Claims.(jwt.MapClaims); ok && token.Valid {
		return claims, nil
	}
	return nil, errors.New("无效的 Token,请重新登录获取有效的 Token")
}

根目录新建.env文件

该文件用于区分不同环境的参数和记录密钥等信息

JWT_SECRET=kklive

创建登录接口 /login

参考路径:BackEnd/internal/user/handle.go

package user

import (
	"database/sql"
	"my-ecommerce-app/pkg/auth"
	"net/http"

	"github.com/gin-gonic/gin"
	"golang.org/x/crypto/bcrypt"
)

// Response 定义统一的响应结构
type Response struct {
	Code    int    `json:"code"`
	Message string `json:"message"`
}

// UserLoginRequest 定义登录请求结构
type UserLoginRequest struct {
	Username string `json:"username" binding:"required"`
	Password string `json:"password" binding:"required"`
}

// UserQueryRequest 查询用户请求结构
type UserQueryRequest struct {
	Username string `json:"username" binding:"required"`
}

// UserQueryResponse 查询用户响应结构
type UserQueryResponse struct {
	ID         int    `json:"id"`
	Username   string `json:"username"`
	Nickname   string `json:"nickname"`
	Face       string `json:"face"`
	Email      string `json:"email"`
	Created_at string `json:"created_at"`
}

// UserLoginResponse 定义登录成功的响应
type UserLoginResponse struct {
	Message string `json:"message"`
	Token   string `json:"token,omitempty"`
	Code    int    `json:"code"`
}

// LoginHandler 用户登录接口
// @Summary 用户登录
// @Description 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 @Tags 用户模块
// @Accept json
// @Produce json
// @Param user body UserLoginRequest true "登录请求参数"
// @Success 200 {object} UserLoginResponse
// @Failure 400 {object} Response
// @Failure 401 {object} Response
// @Router /api/login [post]
func LoginHandler(db *sql.DB) gin.HandlerFunc {
	return func(ctx *gin.Context) {
		var req UserLoginRequest
		if err := ctx.ShouldBindJSON(&req); err != nil {
			ctx.JSON(http.StatusBadRequest, gin.H{
				"code":    401,
				"message": "参数错误",
			})
			return
		}
		var passwordHash string
		err := db.QueryRow("SELECT password FROM li_admin_user WHERE username = ?", req.Username).Scan(&passwordHash)
		if err != nil {
			if err == sql.ErrNoRows {
				ctx.JSON(http.StatusUnauthorized, gin.H{
					"code":    405,
					"message": "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
			} else {
				ctx.JSON(http.StatusInternalServerError, gin.H{
					"code":    500,
					"message": "服务器错误",
				})
			}
			return
		}
		if err := bcrypt.CompareHashAndPassword([]byte(passwordHash), []byte(req.Password)); err != nil {
			ctx.JSON(http.StatusUnauthorized, gin.H{
				"code":    405,
				"message": "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
			return
		}
		token, err := auth.GenerateToken(req.Username)
		if err != nil {
			ctx.JSON(http.StatusInternalServerError, gin.H{
				"code":    500, // Token生成错误
				"message": "请重新登录",
			})
			return
		}
		ctx.JSON(http.StatusOK, UserLoginResponse{
			Code:    200,
			Message: "登录成功!",
			Token:   token,
		})
	}
}

Token认证机制的优点

使用Token进行无状态登录认证后,就可以轻松的实现多端登录和单点登录SSO,在签名算法中加入Token机器信息,就可以有效的控制账号的多端登录登出场景。

  • 支持多端同时登录,任意端退出登录时,其他端保持不变,每个端会生成自己的Token,并且相互独立
  • 支持多端同时登录,一端退出所有端退出登录,增加用户登录设备表,记录账号登录的设备和对应的Token信息,当一端点击退出时,在服务端删除缓存中的Token信息即可
  • 多端选择性退出部分端:退出登录时增加一个需要退出端的对应设备类型或者设备ID,然后对应设备下的token 进行失效处理。

当然,除了以上使用场景,还有其他的优点,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


http://www.kler.cn/a/533998.html

相关文章:

  • Ruby 类和对象
  • 【网络编程】Java高并发IO模型深度指南:BIO、NIO、AIO核心解析与实战选型
  • 86.(2)攻防世界 WEB PHP2
  • 4 前端前置技术(上):AJAX技术(前端发送请求)
  • 【自然语言处理(NLP)】生成词向量:GloVe(Global Vectors for Word Representation)原理及应用
  • 蓝桥杯备考:高精度算法之除法
  • 如何通过 Logstash 将数据采集到 Elasticsearch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安全插座(论文+源码)
  • 【DeepSeek】本地私有化部署 DeepSeek 模型教程
  • vscode+CMake+Debug实现 及权限不足等诸多问题汇总
  • 定制Centos镜像(二)
  • 使用 ElementUI 和 Spring 实现稳定可靠的文件上传和下载功能
  • 【大数据技术】编写Python代码实现词频统计(python+hadoop+mapreduce+yarn)
  • WPS的word的水印去除
  • docker 实战练习1
  • 数码分享官 | 华硕灵耀14 双屏 2025,科技与美学的完美碰撞
  • 2025年02月05日Github流行趋势
  • 冒泡排序的原理及优化
  • 【3分钟极速部署】在本地快速部署deepseek
  • Linux中系统相关指令(一)
  • 国防科大:双目标优化防止LLM灾难性遗忘
  • uniapp引入cloudflare人机验证
  • Docker深度解析:Docker 安装
  • 【蓝桥杯嵌入式】LED
  • C#中堆和栈的区别
  • 5. scala高阶之tra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