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通信工程师综合教材(一至四章)
一、通信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的内涵
所谓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和对社会所承担的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重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人们从事正当的社会职业,并在其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应当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需从6个方面进行把握:职业义务、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信誉、职业尊严和职业纪律。
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
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
职业义务 |
表明本职、社会和他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 |
职业良心 |
职业良心是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在履行对他人、同行和社会的职业义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道德意识 |
职业荣誉 |
用以评价各种职业的社会价值 |
职业信誉 |
职业信誉包含职业信用和职业名誉两方面的含义 |
职业尊严 |
本行业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的自我意识和评价的综合体 |
职业纪律 |
职业纪律兼有法律制度、行政规范的强制性和道德性 |
2、科技职业道德的特征
科技劳动的特点,决定了科技职业道德的特征。科技职业道德的特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具有为科技发展的想象品质:
(2)具有为科技进步的创新气质:
(3)为真理牺牲的坚强意志。
3、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探索创新是科技活动中最突出的特点:探索创新是科技人员必备的心理品质。
热爱专业、忠于职责,是科技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劳动的基本道德要求。
热爱专业、忠于职责,是集体主义原则在科技职业道德中的具体体现,是从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中引申出来的,它显示了科技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最根本的是增强个人的集体观念、集体意识。
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是当代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和高度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在科技职业活动中的又一具体体现。
谦虚谨慎、尊重他人,是科技人员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必须逆循的道德准则,是科技人员搞好团结协作的思想基础。
造福人民、振兴祖国是科技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科技人员创造成就的巨大动力。
4、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如今通信技术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宽带化、个人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
含义 |
数字化 |
在通信网上全面使用数字技术 |
综合化 |
把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业务综合在一个数字通信网中加工,为用户提供综合性服务 |
智能化 |
在通信网中引入更多的智能,形成所谓的智能网,从而提高网络的业务应变能力,对网络资源进行动态分配,随时提供满足各类用户需要的业务 |
宽带化 |
带宽的普及 |
个人化 |
由“服务到家”的通信方式变为“服务到人”,任何人随时随地可以同任何地方的另一个人进行通信 |
标准化 |
随着通信网的演变不断制定或修订全国统一网络标准及有关国际标准的过程 |
5、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通信科技人员在通信科技的职业活动中,既应遵循一般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又应遵循通信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因此,通信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具有两重性。
通信科技工作的职业特点体现在4个方面:
- 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特点看,通信科技职业具有实践性、应用性:
- 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目的和成果看,通信科技职业具有严谨性、准确性;
- 从通信科技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劳动过程看,通信科技职业具有高度的集中统一性;
④ 从通信科技劳动的人际关系看,具有“广”和“远”的特点。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特点主要体现在3方面:
①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是一切通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体现了通信的集中统一性:
③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体现了“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通信的服务方针,反映了通信业务的基本特点和工作标准,也反映了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通信业务的基本要求。
6、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通信科技人员要有全程全网的观念,不能搞本位主义:本位主义是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不顾大局、不顾整体、不顾别的部门的不良思想作风,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这就要求通信人员树立整体观念。
通信科技人员要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信是高度统一的,要求通信科技人员要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通信全程全网的特点决定了通信科技人员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出发,正确对待通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交流、传播和发明创造。
树立服务保障观念,是通信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最高宗旨和根本原则。
树立服务保障观念,不图名利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通信科技人员应树立工作第一、服从需要的观念:通信科技人员要确保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质量第一。
二、法律法规
1、《电信条例》修订的目的
《电信条例》在最初颁布之后,陆续进行了两次修订,尤其是 2016 年做了最新的修订。
《电信条例》修订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规范电信市场秩序;
②维护电信用户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合法利益;
③保障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
④促进电信事业的健康发展。
2、《电信条例》的适用范围
《电信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空间范围和对象范围两方面。其中,前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后者不仅包括从事电信活动,而且也包括从事与电信有关的活动。
电信活动和与电信有关的活动已形成了上下游工作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3、电信管理体制
电信管理体制是指我国电信管理组织的机构设置、所处地位、职能权限划分和活动方式的总和。
《电信条例》规定,在当前的管理机制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务院的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电信业的监督管理。
地区电信管理行政机关即是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依法对本行政区域的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的行政机构。
工信部是 2008 年组建的。
4、《电信条例》确定的各项原则
电信监督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具体包含3个方面:电信监管的基本原则、电信业务经营者经营的基
本原则和电信业务经营者为电信用户提供服务的原则。
电信监管的基本原则:政企分开、破除垄断、鼓励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电信业务经营者经营的基本原则:依法经营:遵守商业道德: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电信业务经营者为电信用户提供服务的原则:迅速、准确、安全、方便、价格合理。
5、《电信条例》关于电信市场的规定
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因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
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且公司中国有股权或股份不少于51%。
新修订的《电信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从国家层面,国家更侧重于对电信资费行为的监管。从电信业务经营者角度,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根据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的要求,提供准确、完备的业务成本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
国家对电信资源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合理分配,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分配电信资源,可以采用指配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拍卖的方式。
6、《电信条例》关于电信服务的规定
电信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性能质量和网络性能质量。电信服务质量评判的标准是用户满意程度。
由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原因逾期未能装机开通的,应当每日按照收取的安装费、移装费或其他费用数额 1%的比例,向电信用户支付违约金。
巨额电信费用,是指突然出现超过电信用户此前3个月平均电信费用5倍以上的费用。
电信用户逾期不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有权要求补交电信费用,并可以按照所欠费用每日加收 3%的违约金。
对超过收费约定期限 30日仍不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用户,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暂停向其提供电信服务。电信用户在电信业务经营者暂停服务60日内仍未补交电信费用和违约金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终止提供服务,并可以依法追缴欠费和违约金。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在延迟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用户补足电信费用、违约金后的 48 小时内,恢复暂停的电信服务。
收到申诉的机关必须对申诉及时处理,并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0日内向申诉者做出答复。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不得有以下不正当竞争行为:
- 以任何方式限制用户选择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依法开办的电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