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做数据分析之数据清洗
我用AI做数据分析之数据清洗
AI与数据分析的融合效果怎样?
这里描述自己在使用AI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清洗)过程中的几个小故事:
1. 变量名的翻译
有一个项目是某医生自己收集的数据,变量名使用的是中文,分析的时候一般会变化成英文更方便一些,传统的手段需要查找变量名的中文,然后使用代码替换原来的列名,不复杂,无奈变量名较多,处理起来还是会花费不少的时间。
这种情况下,我尝试着将数据表格提交给AI,使用自然语言让它把“列名翻译成英文全称并符合python的命名方式”,效果可以说是非常不错,返回的新数据表中,正确地给出了符合要求的列名,也很效率。
2. 英文缩写改全称
另外一个项目,列名是缩写,有一些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含义,在我没有详细提供上下文的情况下,让AI把缩写改成英文全称。
AI也很好地完成了这个工作,并在对话框中解释了变量名的含义。
3. 纠正录入错误
在另外的一个项目中,部分的变量里面误录入了制表符-“\tyes”等,平时不太处理这种情况,一个一个检查也很繁琐,所以尝试使用AI来处理这个问题。与AI交流过程中,我并没有具体指出是什么样的录入错误,只说检查可能的录入错误,AI就能够将这些错误检查出来并进行纠正。
令人意外的是AI还检测出一个数值型数据的录入错误,这是没有专业知识,不容易发现的。
类似的情况,还有在自己收集的一些数据中,录入不统一的情况,比如有的中文“是”,有的是英文“yes”, 自然语言描述起来很容易,代码写起来就很复杂,我觉得AI也可以处理。
以上体验是基于豆包AI数据分析模块的体验,总体来说都属于语言相关的范畴,感觉是AI可以表现很好的环节,因为AI本身是LLM(大语言模型)。这一部分,严格说没有涉及LLM生成代码的部分,因为代码是在AI发现了问题之后,用来修改数据表使用的。
结论是在这一部分上AI的表现是相当合格的。AI的能力在逐步增强,如何改变即有的数据分析流程,让我们拭目以待,我也会通过一些具体的小例子来向大家描述AI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