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学习笔记--39 电磁兼容试验-3射频电磁场试验介绍
目录
1.试验目的
2.试验方法
3.判定依据及意义
电磁兼容试验-射频电磁场试验介绍
驻留时间是在规定频率下影响量施加的持续时间。被试设备(EUT)在经受扫频频带的电磁影响量或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在每个步进频率试验的驻留时间不应小于3s。为了对电能表的准确度进行稳定验证,驻留时间必要时可扩展。在每个步进频率,都应确定电能表是否易受影响。
电能表电流回路有电流的试验,应通过测量电能表的准确度来完成。电能表电流回路无电流的试验,应通过检查电能寄存器是否变化来完成。如发现了明显易受影响的步进频率,应通过对每个步进频率施加持续1min的试验信号,并测定电能寄存器的增量,1h的推算增量不应超过临界变化值。
1.试验目的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电子设备在受到射频电磁场干扰时的性能,验证其是否能够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在电流电路有或无电流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可以模拟设备在待机或某些特定工作状态下的抗扰度性能。在中国,常用的标准包括GB/T 17626.3系列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下评估电子设备抗扰度性能的试验方法。此外,IEC 61000-4-3系列标准也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标准。
2.试验方法
射频电磁场(电流电路无电流)试验
试验应按GB/T 17626.3-2023或GB/T 17626.20-2014要求,并在本文件5.3.1中规定的条件以及下列的条件下进行:
1) 电压电路施加标称电压;
2) 电流电路无电流,且电流端子应开路;
3) 暴露于电磁场中的电缆长度:1m,电缆长度的要求适用于电压电缆、输入/输出电缆和通信线缆。
4)射频电磁场应施加在电能表的每个表面:
a)频带:80MHz~6GHz;以1kHz正弦波对信号进行80%调幅载波调制;
b)未调制的试验场强:30V/m;
c)频率增加的步长:1%。驻留时间应符合上述要求。
射频电磁场(电流电路有电流)试验
试验应按GB/T 17626.3—2023或GB/T 17626.20-2014要求,并在本文件5.3.1中规定的条件以及下列的条件下进行:
1) 电压电路和施加标称电压;
2) 电流电路应施加10Itr;
3) 被测试验信号的功率因数为1;
4) 在规定的参比条件内,被测试验信号应保持恒定。
5) 暴露于电磁场中的电缆长度:1m,电缆长度的要求适用于电压电缆、输入/输出电缆和通信线缆。
6)射频电磁场应施加在电能表的每个表面:
a)频带:80MHz~6GHz;以1kHz正弦波对信号进行80%调幅载波调制;
b)未调制的试验场强:10V/m;
c)频率增加的步长:1%;载波频率的每个增量间隔的误差都应被监测;驻留时间应符合上述要求。
3.判定依据及意义
射频电磁场(无电流)试验:验收准则B。
射频电磁场(有电流)试验:验收准则A。
射频电磁场试验在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试验,可以确保电子设备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该试验也为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外,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射频电磁场试验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