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MySQL的SQL执行流程

项目查询数据库的流程

用户通过Tomcat服务器发送请求到MySQL数据库的过程。

  1. 用户发起请求:用户通过浏览器或其他客户端向Tomcat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

  2. Tomcat服务器处理请求:

    1. Tomcat服务器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创建一个线程来处理这个请求。

    2. 线程从数据库连接池中获取一个数据库连接。

    3. 使用这个连接执行SQL语句(例如查询或更新操作)。

  3. 数据库连接池管理连接:数据库连接池负责管理数据库连接,确保它们被高效地复用和释放。

  4. MySQL数据库处理请求:

    1. MySQL服务器接收来自Tomcat的SQL语句。

    2. SQL解析器解析SQL语句,将其转换为可以执行的操作。

    3. 查询优化器分析查询并选择最佳的执行计划。

    4. 执行器根据优化后的执行计划执行查询。

    5. 存储引擎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检索。

  5. 返回结果:MySQL将查询结果返回给Tomcat服务器,Tomcat再将结果以HTML或其他格式返回给用户。

  6. 数据存储:MySQL使用内存和磁盘来存储数据。内存用于缓存常用数据,提高访问速度;磁盘用于持久化存储所有数据。

更新数据库数据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事务处理流程

  1. 加载缓存数据:从磁盘文件加载数据到Buffer Pool(缓冲池)中。

  2. 写入数据的旧值便于回滚:在更新数据之前,将旧的数据值写入undo日志文件,以便在需要时进行事务回滚。

  3. 更新内存数据:执行器通过InnoDB存储引擎更新内存中的数据。

  4. 写redo日志:将更新后的数据变化记录到Redo Log Buffer(重做日志缓冲区)中。

  5. 准备提交事务 - redo日志刷入磁盘:当事务准备提交时,将Redo Log Buffer中的内容写入redo日志文件。

  6. 准备提交事务 - binlog日志写入磁盘:同时,将binlog日志文件的内容写入磁盘,确保事务的持久性。

  7. 写入binlog文件与位置,写入commit标记:最后,将binlog文件的位置信息写入commit标记,表示事务成功提交。

关键点总结

  • Buffer Pool:用于缓存数据页,减少磁盘I/O操作。

  • Redo Log:记录数据修改前后的状态,用于恢复未完成的事务。

  • Undo Log:记录事务开始前的数据状态,用于回滚事务。

  • Binlog:二进制日志,记录SQL语句或行级更改,用于数据恢复和复制。


http://www.kler.cn/a/546960.html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 - 理论和定理
  • Java进阶,时间与日期,包装类,正则表达式
  • RedHat8安装postgresql15和 postgis3.4.4记录及遇到的问题总结
  • deepseek部署在本地详细教程
  • 木材表面缺陷检测数据集,支持YOLO+COCO JSON+PASICAL VOC XML+DARKNET格式标注信息,平均正确识别率95.0%
  • 【开发工具】开发一个类postman的idea插件
  • 工业路由器物联网应用,智慧环保环境数据监测
  • 【Linux】ip命令详解
  • LabVIEW 中dde.llbDDE 通信功能
  • web集群(LVS-DR)
  • 【k8s应用管理】kubernetes lngress资源管理
  • Python学习笔记 ver1.0
  • (ICLR-2025)你只采样一次:通过自协作扩散 GAN 驯服一步文本到图像合成
  • HTML的入门
  • windows平台上 oracle简单操作手册
  • 【二叉树学习7】
  • Eclipse:关闭多余的工具条
  • Docker compose 以及镜像使用
  • Sprinig源码解析
  • [LeetCode]day21 15.三数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