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如何简单的去使用jconsloe 查看线程 (多线程编程篇1)

目录

 前言

1.进程和线程

进程

PCB 的作用

并发编程和并行编程

线程

为什么选择多线程编程

2.在IDEA中如何简单创建一个线程 

1. 通过继承Thread类

2. 通过实现 Runnable 接口

3. 使用 Lambda 表达式

3.如何简单使用jconsloe去查看创建好的线程

 前言

2025来了,这是第一篇博客,算是笔者的学习笔记吧,供和我一样的初学读者参考学习,愿我们一同进步!

本篇博客大致简单地讨论如下内容:

1.什么是线程,什么是进程?

2.在IDEA中如何简单创建一个线程

3.如何简单使用jconsloe去查看创建好的线程

如果对您有帮助,希望您可以点赞收藏,如果您发现有错误的地方请私信笔者,核实无误后笔者将给予报酬,也欢迎大佬在评论区中对博客内容补充说明,鄙人将一并感激并给予报酬.

1.进程和线程

进程

首先是进程,在笔者的理解中,进程可以简单形容为‘正在运行中的程序’。操作系统通过创建和管理进程来分配和控制硬件资源,确保每个进程能够独立地执行并共享计算机的资源.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概念——"pcb".  即进程控制块,是操作系统用于管理进程的一个数据结构。它保存了关于进程的重要信息,使得操作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调度进程。每个进程在创建时,操作系统都会为其分配一个 PCB,并在进程的生命周期内持续维护它。

按照笔者的理解,pcb中有许多属性,存储了进程的信息,操作系统也通过pcb来管理我们的进程

PCB的具体作用如下

PCB 的作用

  1. 存储进程状态

    • PCB 保存了进程的状态信息(如运行中、就绪、阻塞等),帮助操作系统了解进程的当前执行状态。
    • 进程的状态变化(如从就绪状态到运行状态)时,操作系统会更新 PCB。
  2. 保存程序计数器

    •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保存了进程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每次进程被切换时,操作系统会保存当前进程的程序计数器,并恢复下一个进程的程序计数器。
  3. 保存CPU寄存器内容(与2合称为上下文)

    • 当进程被暂停时,CPU 寄存器中的数据(如通用寄存器、堆栈指针等)会被保存到 PCB 中。下次该进程被调度时,操作系统会恢复这些寄存器内容,确保进程从上次暂停的地方继续执行。
  4. 存储内存管理信息

    • PCB 包含与进程地址空间相关的信息,如进程的内存分配、页表信息等。它帮助操作系统进行内存管理,确保进程在自己的地址空间内运行,并避免不同进程之间的内存冲突。
  5. 存储进程调度信息(优先级)

    • PCB 中保存了调度信息(如优先级、调度策略等),这些信息用于进程的调度和优先级判断,帮助操作系统决定哪个进程在何时被调度执行。
  6. 保存进程标识符(PID)

    •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唯一的进程标识符(PID)。操作系统通过 PID 来识别不同的进程。PCB 中包含了进程的 PID。
  7. 记录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记账信息)

    • PCB 中还保存了进程所拥有的资源信息,比如文件描述符、I/O 设备等资源。这些信息对操作系统在资源分配和回收时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进程的简单介绍,欢迎大家的来纠正和补充

并发编程和并行编程

在介绍线程之前,简单介绍一下并发,并行编程

简单来说,假如两个进程在cpu的两个核心上同时执行, 就叫并行.

如果一个核心需要执行这两个进程,就通过轮转来在短时间内交替执行, 操作系统通过pcb中的"优先级","进程状态","记账信息"等属性来分配资源,这就是并发编程.

并发编程的目的是提高程序的效率,特别是在处理多个任务时。它不要求任务必须在物理上完全同时进行,而是关注如何在合理的时间内调度多个任务,让它们看起来像是在并行执行。

我的老师告诉我,宏观上这俩差别不大,统一用"并发"来称呼

线程

按照笔者学习的知识介绍:

一个线程就是一个 " 执行流 ". 每个线程之间都可以按照顺讯执行自己的代码 . 多个线程之间 " 同时 " 执行着多份代码, 在一个进程中,至少有一个线程.

为什么选择多线程编程

但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多线程编程而不是多进程编程呢?
首先就是,"并发编程"成为了刚需,能更好的利用多核心cpu的资源
但是比起多进程编程,多线程编程更加轻量.
因为不管是创建一个进程,调度一个进程,销毁一个进程,都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光是去给这些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就已经是一个大活了
而线程依附于进程,但是每一个线程都可以独立的去工作,每一个线程也有 "上下文","记账信息","状态"等属性,当一个进程有多个线程时,它就有多个pcb,每个线程有一个pcb.
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每个线程可以独立的去cpu上调度执行
二:同一个进程的线程们共用一套内存空间和文件资源
每一个进程好比一个厂房,每一个线程就好比厂房里的生产线!
所以,这就是多线程编程的好处

2.在IDEA中如何简单创建一个线程 

线程是操作系统中的概念 . 操作系统内核实现了线程这样的机制 , 并且对用户层提供了一些 API 供用户使 用( 例如 Linux pthread ).
Java 标准库中 Thread 类可以视为是对操作系统提供的 API 进行了进一步的抽象和封装 .
在 Java 中,创建线程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通过继承Thread类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is running");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
        thread.start();  // 启动线程
    }
}

2. 通过实现 Runnable 接口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is running");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Runnable);
        thread.start();  // 启动线程
    }
}

3. 使用 Lambda 表达式

    Thread y = new Thread(() -> {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one Thread");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线程一"); // lambda 表达式写法
//        y.setDaemon(true); // 设置为后台线程
        y.start(); // 启动线程

3.如何简单使用jconsloe去查看创建好的线程

JConsole 是一个 Java 监控工具,用于监控 Java 应用程序的运行时性能,它能够提供线程、内存、垃圾回收等信息。通过 JConsole,我们可以查看程序的线程状态、CPU 使用情况等,有助于调试和优化程序。

我们可以在JDK中找到它,如图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Thread t = new MyThread();
//        t.start();
        Runnable runnable = new MyRun();
        Thread t = new Thread(runnable);
//        t.start();
        Thread y = new Thread(() -> {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one Thread");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 "线程一"); // lambda 表达式写法
//        y.setDaemon(true); // 设置为后台线程
        y.start(); // 启动线程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soyo");
            Thread.sleep(1000);
        }
    }

}

打开jconsloe 

即可查看

结尾 

博客的内容就到这,这不是随便水的,好歹结合了笔者自己的思考,希望有人能看到这里吧,我会很感谢的!


http://www.kler.cn/a/551793.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pypinyin-汉字拼音转换工具
  • LSTM细胞状态门控设计详解:数学原理、代码实现与工业级优化方案
  •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基础】exec()函数族
  • Servlet中HttpServletRequest和HttpServletResponse的常用API
  • 文档生成视频转换工具,让一切皆可制作成视频
  • 【杂谈】加油!!!!
  • 策略模式 Strategy Pattern
  • 认识HTML的标签结构
  • Uboot编译出现:Makefile:40: *** missing separator. Stop.
  • apache artemis安装
  • H3CNE构建中小企业网络(上)面向零基础
  • AIGC(生成式AI)试用 21 -- Python调用deepseek API
  • Linux 文件内容查看
  • Docker 安全基础:权限、用户、隔离机制
  • http状态码503之解决方法(Solution to HTTP Status Code 503)
  • 部署k8s 集群1.26.0(containerd方式)
  • AI 百炼成神:线性回归,预测房价
  • docker的mysql容器修改数据库root的登录密码后,navicat依然能用旧密码访问
  • Java 设计模式总结
  • Leetcode1299:将每个元素替换为右侧最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