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面试题系列】Java 多线程面试题深度解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涉及Java 多线程面试题,从基础到高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基础概念类

1. 请简述 Java 中线程的几种状态及其转换条件

题目分析:这是多线程基础中的基础,考查对线程生命周期的理解,在多线程编程中,线程状态的转换是核心机制之一。
答案
Java 中线程有六种状态,定义在 Thread.State 枚举中:

  • NEW(新建):线程被创建但还未调用 start() 方法。例如: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System.out.println("Running")); 
// 此时 thread 处于 NEW 状态
  • RUNNABLE(可运行):线程调用 start() 方法后进入该状态,它可能正在运行,也可能在等待 CPU 时间片。
  • BLOCKED(阻塞):线程在等待获取一个排它锁(synchronized 同步块)时进入该状态,当锁被释放且该线程竞争到锁时,会转换回 RUNNABLE 状态。
public class BlockedExamp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 {
                System.out.println("t2 got the lock");
            }
        });
        t1.start();
        t2.start();
        // t2 可能会进入 BLOCKED 状态等待 lock
    }
}
  • WAITING(等待):线程调用 Object.wait()Thread.join()LockSupport.park() 方法后进入该状态,需要其他线程调用 Object.notify()Object.notifyAll()LockSupport.unpark() 来唤醒。
  • TIMED_WAITING(计时等待):与 WAITING 类似,但有时间限制,例如调用 Thread.sleep(long millis)Object.wait(long timeout) 等方法。
  • TERMINATED(终止):线程执行完毕或者因异常退出。

2. 什么是守护线程?有什么作用?

题目分析:守护线程是 Java 线程机制中的一个特殊概念,考查对线程不同类型及其用途的理解。
答案
守护线程是一种特殊的线程,它的作用是为其他线程提供服务。当所有非守护线程结束时,守护线程会自动终止,即使它的任务还未完成。
在 Java 中,可以通过 setDaemon(true) 方法将线程设置为守护线程,且该方法必须在 start() 方法之前调用。例如:

Thread daemonThread = new Thread(() -> {
    while (true) {
        try {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Daemon thread is running");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daemonThread.setDaemon(true);
daemonThread.start();

守护线程常用于垃圾回收、监控等服务,比如 JVM 的垃圾回收线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守护线程。

二、同步与锁类

1. 请比较 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 的异同

题目分析:这是多线程同步机制中的重点内容,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 是常用的同步手段,考查对它们的理解和使用场景的掌握。
答案
相同点

  • 都用于实现线程同步,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共享资源。
  • 都具有可重入性,即同一个线程可以多次获取同一把锁而不会发生死锁。

不同点

  • 语法层面synchronized 是 Java 关键字,是内置的语言实现;ReentrantLock 是一个类,需要手动调用 lock()unlock() 方法来加锁和解锁。
// synchronized 示例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Example {
    private int count = 0;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increment() {
        count++;
    }
}

// ReentrantLock 示例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ReentrantLockExample {
    private int count = 0;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ublic void increment() {
        lock.lock();
        try {
            count++;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 灵活性ReentrantLock 更加灵活,例如可以实现公平锁(new ReentrantLock(true)),还可以使用 tryLock() 方法尝试获取锁,避免线程长时间阻塞。
  • 锁的释放synchronized 会在同步块或方法执行完毕后自动释放锁;ReentrantLock 必须在 finally 块中手动调用 unlock() 方法释放锁,否则可能导致死锁。

2. 什么是死锁?如何避免死锁?

题目分析:死锁是多线程编程中常见且严重的问题,考查对死锁概念和解决方法的掌握。
答案
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线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
死锁的产生需要满足四个必要条件:

  • 互斥条件:进程对所分配到的资源进行排他性使用,即在一段时间内某资源只由一个进程占用。
  • 请求和保持条件:进程已经保持了至少一个资源,但又提出了新的资源请求,而该资源已被其它进程占有,此时请求进程阻塞,但又对自己已获得的其它资源保持不放。
  • 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被剥夺,只能在使用完时由自己释放。
  • 循环等待条件:在发生死锁时,必然存在一个进程——资源的环形链,即进程集合 {P0,P1,P2,···,Pn} 中的 P0 正在等待一个 P1 占用的资源;P1 正在等待 P2 占用的资源,……,Pn 正在等待已被 P0 占用的资源。

避免死锁的方法有:

  • 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可以采用资源一次性分配的策略,即进程在运行前一次性申请它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在它的资源未满足前,不把它投入运行。
  • 破坏不剥夺条件:允许进程剥夺使用其它进程占有的资源。
  • 破坏循环等待条件:采用资源有序分配法,即把系统中的所有资源编号,进程在请求资源时,必须严格按资源编号的递增顺序进行,避免形成资源的环形链。
  • 使用定时锁:例如 ReentrantLocktryLock(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方法,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获取锁时,线程可以放弃等待,避免死锁。

三、线程池类

1. 请简述 Java 中线程池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

题目分析:线程池是 Java 多线程编程中的重要工具,考查对线程池内部机制和参数的理解。
答案
工作原理
线程池的核心思想是预先创建一定数量的线程,当有任务提交时,从线程池中获取线程来执行任务,任务执行完毕后线程不会销毁,而是返回线程池等待下一个任务。这样可以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带来的性能开销。
线程池的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1. 当有新任务提交时,首先检查线程池中的核心线程数是否达到 corePoolSize,如果未达到,则创建新的核心线程来执行任务。
  2. 如果核心线程数已达到 corePoolSize,则将任务放入阻塞队列中。
  3. 如果阻塞队列已满,且线程池中的线程数未达到 maximumPoolSize,则创建新的非核心线程来执行任务。
  4. 如果线程池中的线程数已达到 maximumPoolSize,且阻塞队列已满,则根据拒绝策略来处理新任务。

主要参数

  • 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线程池始终保持的线程数量。
  • maximumPoolSize:线程池允许的最大线程数。
  • keepAliveTime:非核心线程在空闲时的存活时间,超过该时间线程将被销毁。
  • TimeUnitkeepAliveTime 的时间单位。
  • BlockingQueue:阻塞队列,用于存储等待执行的任务。常见的阻塞队列有 ArrayBlockingQueueLinkedBlockingQueue 等。
  • ThreadFactory:线程工厂,用于创建线程。
  •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拒绝策略,当线程池和阻塞队列都已满时,如何处理新提交的任务。常见的拒绝策略有 AbortPolicy(直接抛出异常)、CallerRunsPolicy(由调用者线程执行任务)等。

2. 如何合理配置线程池的参数?

题目分析:这是线程池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合理配置参数可以提高线程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答案
线程池参数的配置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系统资源来决定,以下是一些参考原则:

  • corePoolSize
    • 对于 CPU 密集型任务(如计算、加密等),线程池的核心线程数可以设置为 CPU 核心数 + 1,这样可以充分利用 CPU 资源,避免线程上下文切换带来的开销。可以使用 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 方法获取 CPU 核心数。
    • 对于 I/O 密集型任务(如文件读写、网络请求等),线程池的核心线程数可以设置得大一些,一般可以设置为 CPU 核心数 * 2,因为 I/O 操作会使线程阻塞,此时可以让其他线程继续执行任务。
  • maximumPoolSize
    • 一般情况下,maximumPoolSize 可以设置为比 corePoolSize 大一些,以应对突发的任务高峰。但也不宜设置得过大,否则会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
  • BlockingQueue
    • 对于任务执行时间较短、任务数量较多的场景,可以使用有界队列(如 ArrayBlockingQueue),避免队列无限增长导致内存溢出。
    • 对于任务执行时间较长、任务数量较少的场景,可以使用无界队列(如 LinkedBlockingQueue),让任务在队列中等待执行。
  • keepAliveTime
    • 可以根据任务的执行频率和系统资源情况来设置,一般可以设置为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如果任务执行频率较高,可以适当缩短 keepAliveTime;如果任务执行频率较低,可以适当延长 keepAliveTime
  •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拒绝策略。如果对任务丢失不敏感,可以选择 AbortPolicy;如果希望调用者线程来执行任务,可以选择 CallerRunsPolicy

四、并发工具类类

1. 请简述 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 的区别和使用场景

题目分析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 是 Java 并发包中常用的同步工具,考查对它们的功能和使用场景的理解。
答案
区别

  • 计数机制CountDownLatch 的计数器是递减的,初始值为需要等待的线程数量,每个线程完成任务后调用 countDown() 方法将计数器减 1,当计数器为 0 时,等待的线程可以继续执行;CyclicBarrier 的计数器是递增的,初始值为需要等待的线程数量,每个线程到达屏障时调用 await() 方法,当计数器达到初始值时,所有等待的线程同时继续执行,并且计数器可以重置,重复使用。
  • 使用方式CountDownLatch 主要用于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完成任务;CyclicBarrier 主要用于多个线程相互等待,达到一个共同的屏障点后再继续执行。

使用场景

  • CountDownLatch:适用于一个主线程等待多个子线程完成任务的场景,例如在多线程下载中,主线程等待所有子线程下载完成后进行合并操作。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untDownLatch;

public class CountDownLatch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int threadCount = 3;
        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threadCount);

        for (int i = 0; i < threadCount; i++) {
            new Thread(() -> {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is working");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latch.countDown();
                }
            }).start();
        }

        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All threads have finished their work");
    }
}
  • CyclicBarrier:适用于多个线程需要同步到某个点后再继续执行的场景,例如多个运动员在起跑线等待发令枪响后同时起跑。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BrokenBarrier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yclicBarrier;

public class CyclicBarrier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threadCount = 3;
        CyclicBarrier 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threadCount, () -> System.out.println("All threads have reached the barrier"));

        for (int i = 0; i < threadCount; i++) {
            new Thread(() -> {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is waiting at the barrier");
                    barrier.awai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has passed the barrier");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BrokenBarrier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tart();
        }
    }
}

2. Semaphore 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题目分析Semaphore 是 Java 并发包中用于控制并发访问数量的工具,考查对其功能和使用场景的理解。
答案
Semaphore 可以理解为一个信号量,它用于控制同时访问某个资源的线程数量。Semaphore 内部维护了一个计数器,线程在访问资源前需要先获取信号量(调用 acquire() 方法),计数器减 1;线程访问完资源后需要释放信号量(调用 release() 方法),计数器加 1。当计数器为 0 时,其他线程需要等待,直到有线程释放信号量。
使用场景包括限制并发访问资源的数量,例如数据库连接池、限流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模拟多个线程同时访问有限的资源: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Semaphore;

public class SemaphoreExamp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RESOURCE_COUNT = 3;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HREAD_COUNT = 5;
    private static final 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RESOURCE_COU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THREAD_COUNT; i++) {
            new Thread(() -> {
                try {
                    // 获取信号量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has acquired the resource");
                    // 模拟使用资源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 释放信号量
                    semaphore.release();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has released the resource");
                }
            }).start();
        }
    }
}

在这个示例中,有 5 个线程尝试访问 3 个资源,通过 Semaphore 可以控制同时只有 3 个线程可以访问资源,其他线程需要等待。

以上面试题涵盖了 Java 多线程的多个方面,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对于 Java
高级研发工程师来说,需要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多线程编程中应对各种复杂的场景。


http://www.kler.cn/a/552674.html

相关文章:

  • 硕成C语言24
  • 【核心算法篇二】《DeepSeek NLP实战:BERT/GPT/LLM全系调优》
  • MySQL5.7 创建用户并授予超管权限脚本
  • 在 Ubuntu 22.04 中修改主机名称(hostname)
  • Neo4j集群学习
  • 开源在线考试系统开源在线考试系统:支持数学公式的前后端分离解决方案
  • 2025最新智能优化算法:改进型雪雁算法(Improved Snow Geese Algorithm, ISGA)求解23个经典函数测试集,MATLAB
  • Java 面试篇-Redis 专题(Redis 常见的面试专题:缓存击穿、缓存雪崩、缓存穿透、什么是布隆过滤器、什么是延时双删、持久化的方式、Redis 分布式锁、I/O 多路复用等等)
  • ​实在智能与宇树科技、云深科技一同获评浙江省“人工智能服务商”、 “数智优品”​等荣誉
  • Linux-权限维持
  • Go入门之流程控制
  • HTTP FTP SMTP TELNET 应用协议
  • Farewell Go,Hello AI:是时候说再见了
  • 202305 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C/C++ 三级真题答案及解析(电子学会)
  • 在unity中实现隐藏窗口,显示系统托盘图标,右键菜单退出功能
  • 怎么把pyqt界面做的像web一样漂亮
  • Cherno C++ P54 内存:栈与堆
  • 工控网络安全介绍 工控网络安全知识题目
  • sqli-labs靶场实录(四): Challenges
  • python烟花程序代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