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CST案例:UAV无人机RCS --- 双站,I求解器,比例缩放

本期简单研究一下无人机的RCS仿真,选用雷达RCS双站大尺寸模板:

这期我们只看I-solver:

单位是英尺:

频率范围0-0.5GHz,添加0.4GHz远场和H场:

 模板自动添加好平面波并参数化:

 导入CAD模型,该模型机翼长116.67英尺,约35米。电尺寸相当于50个波长左右,算是电大尺寸,I-solver合适。

我们就看一个入射方向和极化:

F7或Home界面更新参数:

进入I求解器设置:

我们就用默认设置,开始仿真:

得到远场结果,这个就是双站RCS的结果了:

 

远场设置栏可以选择角精度,dB还是线性,RCS的单位:

可以看任意截面的RCS值,比如Theta=30度的截面,这里最大值22.6 dBsm,比三维图中最大值44.1dBsm小。

仔细看远场,能判断不是在Theta=30的截面上:

除了远场视图查看截面,远场后处理也可以对截面的RCS值进行提取,比如我们提取线性RCS在Theta=30这个面的1D结果:

Evaluate后处理,得到RCS曲线,这里最大值182,感兴趣的朋友换算成dB看看和刚才的一不一样。

如果单独把Theta=30,Phil=-45 方向的RCS值提取出来,就是单站RCS了,因为这个方向是平面波入射方向。这就是单站和双站的区别。

双站RCS比较简单,就是远场结果,各个方向的RCS值。这里我们并没有深入研究精度,只看流程。

下面我们研究一个情况,如果我们把这个CAD模型,按30:1比例缩小,那么仿真的RCS一样吗?稍微了解RCS的朋友肯定知道答案,尺寸越小当然RCS越小。那么,我们可以用缩小的模型计算出原模型的RCS吗?

同样流程,我们用另一个CAD的模型,缩小30倍:

如果想在CST中缩小也可以,用Transform –> Scale 。

同样角度和极化入射平面波:

如果频率不变,直接仿真,得到的远场是这样的:

可见整个RCS值的分布与原模型是不一样的,也变得很小。

那么如何用缩小的模型计算出原模型的RCS?答案是需要仿真同样的电尺寸。原模型在0.4GHz的电尺寸等于1/30模型在0.4*30=12GHz的电尺寸,所以我们改监视器频率:

 重新仿真,由于网格设置都不变,都是根据频率自动剖分的,所以网格数差别不大,计算时间也差不多。

 这样就拿到同样场型了:

下面我们调整绝对值,还拿Theta=30的截面比较,原模型刚才已经提取了1D RCS 线性曲线了。后处理提取截面RCS:

 尺寸缩小30倍,横截面积缩小900倍,所以我们要将缩小的RCS放大900倍,再和原模型比较。先Evaluate远场RCS,然后用General1D中的后处理,Y轴放大900倍:

 

把原模型和小模型结果都拷贝进一个文件夹:

小结:

1)大尺寸双站RCS首选I-solver,加远场监视器就行。

2)决定RCS的因素很多,本案例研究了两个,绝对尺寸和电尺寸。电尺寸的意思也就是和频率有关。

3)模型缩小,RCS也缩小,若保持电尺寸相同,也可线性推导计算RCS。


基于 CST 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仿真分析

基于CST的高压IGBT模块建模和仿真

CST软件伞状缝隙印刷天线设计


http://www.kler.cn/a/553709.html

相关文章:

  • 大模型驱动的业务自动化
  • 轻量级5G核心网:适应未来网络需求的关键方案
  • 基于VLC的Unity视频播放器(三)
  • DeepSeek VS OpenAI:AI巨头应用对比
  • node.js里的bind,apply, call的区别是什么
  • MoE 与 FFN、Transformer 的关系
  • 以太网交换基础(涵盖二层转发原理和MAC表的学习)
  • 组学数据分析实操系列 |(四) 富集气泡图的绘制
  • Vue 3 使用 Vue-ECharts 的实践心得
  • 用python进行二分法查找(python实例三十)
  • 20250219 隨筆 [特殊字符] 查看短鏈的實現方式與解決方案優化
  • 【Linux】认识协议、Mac/IP地址和端口号、网络字节序、socket套接字
  • 【架构】分层架构 (Layered Architecture)
  • RT-Thread+STM32L475VET6——ADC采集电压
  • 挑选出行数足够的excel文件
  • 同步异步日志系统-日志落地模块的实现
  • 【进阶】redis篇
  • 敏捷与DevOps
  • 【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建造者模式(Builder)
  • 使用 Redis 实现 RBAC 权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