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跳表(Skip List)详解

一、什么是跳表?

跳表是一种基于有序链表的高效数据结构,通过建立多级索引实现快速查询。它在平均情况下支持O(log n)时间复杂度的搜索、插入和删除操作,性能接近平衡树,但实现更为简单。

二、核心原理

1. 层级结构

  • 底层为完整有序链表(L0层)

  • 上层每层都是下层的"快速通道",节点间隔指数增长

  • 最高层数由概率决定(通常P=0.5)

跳表内的所有链表的元素都是排序的。查找时,可以从顶级链表开始找。一旦发现被查找的元素大于当前链表中的取值,就会转入下一层链表继续找。这也就是说在查找过程中,搜索是跳跃式的。如上图所示,在跳表中查找元素 18。

查找 18 的时候原来需要遍历 18 次,现在只需要 7 次即可。针对链表长度比较大的时候,构建索引查找效率的提升就会非常明显。

从上面很容易看出,跳表是一种利用空间换时间的算法。

2. 关键操作复杂度

操作平均复杂度最坏复杂度
搜索O(log n)O(n)
插入O(log n)O(n)
删除O(log n)O(n)

三、跳表的好处

对于一个单链表,即使链表是有序的,如果我们想要在其中查找某个数据,也只能从头到尾遍历链表,这样效率自然就会很低,跳表就不一样了。跳表是一种可以用来快速查找的数据结构,有点类似于平衡树。它们都可以对元素进行快速的查找。但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对平衡树的插入和删除往往很可能导致平衡树进行一次全局的调整。而对跳表的插入和删除只需要对整个数据结构的局部进行操作即可。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在高并发的情况下,你会需要一个全局锁来保证整个平衡树的线程安全。而对于跳表,你只需要部分锁即可。这样,在高并发环境下,你就可以拥有更好的性能

四、对比平衡树

特性跳表平衡树
实现复杂度简单(无需旋转操作)复杂(需维护平衡因子)
范围查询天然有序,效率高需要额外处理
并发性能容易实现无锁版本实现困难

http://www.kler.cn/a/553942.html

相关文章:

  • 基于YOLOv8的人脸识别系统
  • AI驱动的精准教育:个性化学习新时代
  • 提升接口性能之异步
  • 在ubuntu上用Python的openpyxl模块操作Excel的案例
  • 深度学习之自然语言处理CBOW预测及模型的保存
  • 深度神经网络终极指南:从数学本质到工业级实现(附Keras版本代码)
  • 二级指针略解【C语言】
  • mac下使用webstorm监听less文件自动生成wxss文件
  • 内核数据结构用法(2)list
  • Kubernetes: Kustomize 进阶, 使用 Patch 精准操控 ConfigMap 多行文本,实现配置参数化
  • 【JavaWeb10】服务器渲染技术 --- JSP
  • 51c深度学习~合集2
  • Rust中的Trait与Trait Bounds
  • C++时之律者的代码掌控:日期类计算器万字详解
  • 仿 Sora 之形,借物理模拟之技绘视频之彩
  • 嵌入式面试高频面试题:嵌入式系统调试方法大全
  • Mysql基础语句
  • LeetCode 1299.将每个元素替换为右侧最大元素:倒序遍历,维护最大值,原地修改
  • rust笔记5-derive属性2
  • python和pycharm 和Anaconda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