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人工智能任务22-Deepseekv3原理架构中的数学公式,通过高度概括实现快速入门

大家好,我是微学AI,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人工智能任务22-Deepseekv3原理架构中的数学公式,通过高度概括实现快速入门。DeepSeek-V3 是一种基于 Mixture-of-Experts (MoE) 架构的大规模语言模型,结合多项创新技术实现高效训练和推理。以下是其基本原理和核心数学公式的总结:


文章目录

      • 1. 基础架构设计
        • (1) Multi-head Latent Attention (MLA)
        • (2) DeepSeekMoE 架构
      • 2. 核心创新技术
        • (1) 多token预测 (Multi-Token Prediction, MTP)
        • (2) FP8 混合精度训练
      • 3. 训练与推理优化
        • (1) DualPipe 并行算法
        • (2) 动态冗余专家部署
      • 4. 关键数学公式总结
      • 5. 性能与结果

1. 基础架构设计

(1) Multi-head Latent Attention (MLA)

DeepSeek V3能够显著减少推理过程中的KV缓存需求,从而大幅提升系统效率和性能。具体而言,MLA通过引入压缩公式对隐向量进行高效处理,并结合解耦的RoPE编码键,实现了更加快速和精准的计算,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和高效的使用体验。

  • 目标:减少推理时的 KV 缓存,提升效率。
  • 压缩公式
    c t K V = W D K V ⋅ h t , k t R = RoPE ( W K R ⋅ h t ) c_t^{KV} = W^{DKV} \cdot h_t, \quad k_t^R = \text{RoPE}(W^{KR} \cdot h_t) ctKV=WDKVht,ktR=RoPE(WKRht)
    [ k t ; v t ] = [ W U K ⋅ c t K V ; W U V ⋅ c t K V ] [k_t; v_t] = [W^{UK} \cdot c_t^{KV}; W^{UV} \cdot c_t^{KV}] [kt;vt]=[WUKctKV;WUVctKV]
    • c t K V c_t^{KV} ctKV 为压缩后的隐向量, k t R k_t^R ktR 为解耦的 RoPE 编码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DeepSeekMoE 架构

DeepSeek V3 引入了创新的 DeepSeekMoE 架构,大致分为共享专家(Shared Expert)和路由专家(Routed Expert)。通过智能路由机制和动态负载均衡技术,确保系统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保持高效与稳定。具体来说,该架构利用 token 与专家的亲和力得分进行精准路由,并通过动态调整偏置项实现无辅助损失的负载均衡,从而优化资源分配,提升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

  • 路由机制
    s i , t = σ ( u t ⋅ e i ) , c j + TopK ( s i , t + b i , K r ) s_{i,t} = \sigma(u_t \cdot e_i), \quad c_j+\text{TopK}(s_{i,t} + b_i , K_r) si,t=σ(utei),cj+TopK(si,t+bi,Kr)
    其中:
  • s i , t s_{i,t} si,t:token 与专家的亲和力得分。
  • b i b_i bi:动态调整的偏置项,用于负载均衡。
  • c j c_j cj:共享专家, j j j 表示共享专家的索引。
  • K r K_r Kr:选择 TopK 个专家进行路由。
  • 负载均衡:通过动态调整 b i b_i bi(超参数 γ \gamma γ 控制调整速度)实现无辅助损失的负载均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核心创新技术

(1) 多token预测 (Multi-Token Prediction, MTP)

多token预测这一核心创新技术,旨在显著提升模型对未来多个 token 的预测能力。通过扩展预测范围至多个未来 token,MTP 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上下文信息,从而生成更加连贯和准确的输出。具体而言,MTP 的目标函数设计为对每个预测步骤进行优化,并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综合不同深度的预测结果,确保模型在处理复杂任务时依然保持高精度和稳定性。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模型的预测性能,还增强了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可靠性和适应性,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 目标函数:扩展预测范围至多个未来token。
    L MTP k = − 1 T ∑ i = 1 T log ⁡ P i k [ t i + 1 ] \mathcal{L}_{\text{MTP}}^k = -\frac{1}{T} \sum_{i=1}^{T} \log P_i^k[t_{i+1}] LMTPk=T1i=1TlogPik[ti+1]
    L MTP = λ ⋅ 1 D ∑ k = 1 D L MTP k \mathcal{L}_{\text{MTP}} = \lambda \cdot \frac{1}{D} \sum_{k=1}^{D} \mathcal{L}_{\text{MTP}}^k LMTP=λD1k=1DLMTPk
    • D D D 为预测深度, λ \lambda λ 为损失权重。
(2) FP8 混合精度训练

在DeepSeek-V3的训练过程中,FP8(8位浮点数)混合精度训练框架被用于提升训练效率和降低内存消耗。具体来说,大多数核心计算密集型操作(如GEMM操作)被执行在FP8精度下,而一些关键的、对低精度计算敏感的操作则保持在其原始数据格式中,以平衡训练效率和数值稳定性。这种策略使得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训练速度,并减少内存占用。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数值稳定性,高精度数据(如主权重、权重梯度和优化器状态)被用于存储,并通过高效的跨多个DP(数据并行)秩的sharding来最小化其对整体训练成本的影响。

  • 量化策略:对激活和权重进行分块量化(如 1×128 的激活分块和 128×128 的权重分块),结合 FP32 累加以提升精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训练与推理优化

(1) DualPipe 并行算法

DeepSeek V3 采用了创新的 DualPipe 并行算法,旨在通过计算与通信的高效重叠,显著减少流水线中的空闲时间(即“气泡”),从而提升训练和推理的整体效率。该算法通过精心设计的调度策略,确保计算任务与通信任务能够并行执行,最大限度地利用硬件资源。这种优化不仅缩短了任务处理时间,还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使模型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任务时能够更快地完成训练和推理。

  • 设计目标:通过计算-通信重叠减少流水线气泡,公式化调度策略可参考以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动态冗余专家部署

DeepSeek V3 引入了动态冗余专家部署技术,旨在优化推理过程中的负载均衡和跨节点通信效率。该技术通过实时统计专家负载情况,动态调整冗余专家的部署策略,确保系统在处理高并发任务时能够均匀分配计算资源。具体而言,专家负载的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 token 与专家的亲和力得分以及动态调整的偏置项,从而精准地识别出需要冗余部署的专家节点。这种动态调整机制不仅有效避免了单点过载问题,还显著减少了跨节点通信的开销,提升了整体推理速度和系统稳定性。通过这一技术,DeepSeek V3 能够在复杂场景下实现高效、可靠的推理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

  • 推理负载均衡:通过统计专家负载动态调整冗余专家部署,公式为:
    专家负载 ∝ ∑ t g i , t ⋅ TopK ( s i , t + b i ) \text{专家负载} \propto \sum_{t} g_{i,t} \cdot \text{TopK}(s_{i,t} + b_i) 专家负载tgi,tTopK(si,t+bi)
    • 通过冗余部署实现跨节点通信优化。

4. 关键数学公式总结

模块公式描述
MLA 压缩 c t K V = W D K V ⋅ h t , k t R = RoPE ( W K R ⋅ h t ) c_t^{KV} = W^{DKV} \cdot h_t, \quad k_t^R = \text{RoPE}(W^{KR} \cdot h_t) ctKV=WDKVht,ktR=RoPE(WKRht)Key-Value 低秩压缩与解耦 RoPE 编码
MoE 路由 s i , t = σ ( u t ⋅ e i ) , c j + TopK ( s i , t + b i , K r ) s_{i,t} = \sigma(u_t \cdot e_i), \quad c_j+\text{TopK}(s_{i,t} + b_i , K_r) si,t=σ(utei),cj+TopK(si,t+bi,Kr)动态偏置调整的路由选择
MTP 损失 L MTP = λ ⋅ 1 D ∑ k = 1 D L MTP k \mathcal{L}_{\text{MTP}} = \lambda \cdot \frac{1}{D} \sum_{k=1}^{D} \mathcal{L}_{\text{MTP}}^k LMTP=λD1k=1DLMTPk多令牌预测的加权损失
FP8 量化 Quant ( x ) = FP8 ( x max ⁡ ( ∣ x ∣ ) ) \text{Quant}(x) = \text{FP8}(\frac{x}{\max(|x|)}) Quant(x)=FP8(max(x)x)分块量化与动态范围扩展

5. 性能与结果

  • 训练效率:FP8 训练 + DualPipe 实现 2.788M H800 GPU 小时全流程训练。
  • 推理速度:MTP 结合推测解码实现 1.8 倍 TPS 加速。
  • 模型能力:在 MMLU(88.5)、GPQA(59.1)、代码竞赛基准(LiveCodeBench SOTA)等任务中达到领先水平。

http://www.kler.cn/a/558428.html

相关文章:

  • Asp.Net 前后端分离项目——项目搭建
  • 关于 形状信息提取的说明
  • mysql_符合查询
  • DeepSeek基础之机器学习
  • 行业分析---对自动驾驶规控算法未来的思考
  • 华为昇腾服务器(固件版本查询、驱动版本查询、CANN版本查询)
  • flowable适配达梦数据库
  • Spring 实战技术文档
  • 4、使用百度飞浆训练字符验证码
  • 【Elasticsearch】Search Templates(搜索模板)
  • kube-proxy怎么修改ipvs规则?
  • 关于FPGA的代码书写错误引起的时序问题
  • Visual Studio Code 集成 Baidu Comate
  • Oracle数据泵备份恢复实操
  • Linux应用之构建命令行解释器(bash进程)
  • docker高级02
  • JSON 简介、语法、使用场景与 JavaScript 操作指南
  • spring boot 项目对接MQTT,并且使用mysql数据库
  • Java高级开发所具知识技能
  • 自注意力机制和CNN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