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inet_ntoa()函数的概念和使用案例

inet_ntoa() 函数是用于将网络字节序的IPv4地址转换成点分十进制字符串表示的函数。它的名称是 “Internet Network To ASCII” 的缩写。

概念

inet_ntoa() 函数接受一个 in_addr 结构体(它通常包含一个32位的网络字节序IPv4地址),并将其转换成一个以点分十进制表示的字符串。
函数原型如下:

#include <arpa/inet.h>
char *inet_ntoa(struct in_addr in);

参数说明:

  • in:一个 in_addr 结构体,其中包含要转换的网络字节序IPv4地址。
    返回值:
  • 如果转换成功,inet_ntoa() 返回一个指向静态分配的字符串的指针,该字符串包含点分十进制的IP地址。由于返回的是指向静态数据的指针,这个函数是不可重入的,且每次调用都会覆盖之前的结果。

使用案例

以下是一个使用 inet_ntoa() 函数将网络字节序的IPv4地址转换为点分十进制字符串的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arpa/inet.h>
int main() {
    struct in_addr addr;
    unsigned long netOrderIP = htonl(INADDR_ANY); // 使用 htonl() 将主机字节序转换为网络字节序
    // 将网络字节序的IP地址赋值给 in_addr 结构体
    addr.s_addr = netOrderIP;
    // 将网络字节序的IP地址转换为点分十进制字符串
    char *ipStr = inet_ntoa(addr);
    // 打印转换后的IP地址
    printf("The IP address is: %s\n", ipStr);
    return 0;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使用 htonl() 函数将一个主机字节序的地址转换为网络字节序,并将其赋值给 in_addr 结构体。然后,我们调用 inet_ntoa() 来获取IP地址的点分十进制字符串表示,并打印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inet_ntoa() 返回的字符串是静态分配的,所以它可能会在后续的调用中被覆盖。因此,如果需要保留这个字符串,应该立即复制它。


http://www.kler.cn/a/558745.html

相关文章:

  • 开源机器学习框架
  • 会话对象 Cookie 四、Cookie的路径
  • C++ 继承,多态
  • C++ 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 openharmony中hdf框架的驱动消息机制的实现原理
  • 01 冲突域和广播域的划分
  • Maven 基础环境搭建与配置(二)
  • Lab13_ Visible error-based SQL injection
  • 新版 WSL2 2.0 设置 Windows 和 WSL 镜像网络教程
  • 掌握 ElasticSearch 精准查询:Term Query 与 Filter 详解
  • ai json处理提示词
  • 粘贴到Word里的图片显示不全
  •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xgboost‘
  • Docker仿真宇树狗GO1
  • Python--函数进阶(下)
  • MacBooK Pro安装HomeBrew
  • RD-搭建测试环境
  • IDEA使用Maven方式构建SpringBoot项目
  • 2025-skywalking组件
  • 基于Springboot学生宿舍水电信息管理系统【附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