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LeetCode 热题 100 11. 盛最多水的容器

LeetCode 热题 100 | 11. 盛最多水的容器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解决一道经典的算法题——盛最多水的容器。这道题在LeetCode上被标记为中等难度,要求我们找到两条垂线,使得它们与 x 轴共同构成的容器可以容纳最多的水。下面我将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并附上Python代码实现。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height,其中 height[i] 表示第 i 条垂线的高度。你需要找到两条垂线,使得它们与 x 轴共同构成的容器可以容纳最多的水。返回容器可以储存的最大水量。

注意:你不能倾斜容器。

示例:

输入: height = [1,8,6,2,5,4,8,3,7]
输出: 49
解释: 图中垂直线代表输入数组 [1,8,6,2,5,4,8,3,7]。在此情况下,容器能够容纳水(表示为蓝色部分)的最大值为 49。

解题思路

核心思想
  1. 双指针法

    • 使用两个指针 leftright,分别指向数组的起始和末尾。
    • 计算当前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垂线构成的容器的面积,并记录下最大的面积。
    • 移动指针的规则是:移动指向较短垂线的指针,因为只有移动较短的垂线,才有可能在后续的步骤中找到更大的面积。
  2. 面积计算

    • 容器的面积由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垂线中较短的那条决定,宽度为两个指针之间的距离。

Python代码实现

def maxArea(height):
    left, right = 0, len(height) - 1  # 初始化双指针
    max_area = 0  # 记录最大面积
    
    while left < right:
        # 计算当前容器的面积
        current_area = min(height[left], height[right]) * (right - left)
        # 更新最大面积
        max_area = max(max_area, current_area)
        
        # 移动指针
        if height[left] < height[right]:
            left += 1
        else:
            right -= 1
    
    return max_area

# 测试示例
print(maxArea([1,8,6,2,5,4,8,3,7]))  # 输出: 49
print(maxArea([1,1]))  # 输出: 1

代码解析

  1. 初始化指针

    • left 指向数组的起始位置,right 指向数组的末尾位置。
  2. 计算面积

    • 当前容器的面积由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垂线中较短的那条决定,宽度为两个指针之间的距离。
  3. 更新最大面积

    • 每次计算完当前面积后,与之前的最大面积进行比较,更新最大面积。
  4. 移动指针

    • 根据当前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垂线的高度,移动较短的垂线的指针,以期望在后续的步骤中找到更大的面积。
  5. 返回结果

    • 最终返回记录的最大面积。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其中 n 是数组的长度。我们只需要遍历一次数组。
  • 空间复杂度:O(1),只使用了常数个额外空间。

示例运行

示例1
输入: height = [1,8,6,2,5,4,8,3,7]
输出: 49
示例2
输入: height = [1,1]
输出: 1

进阶:优化思路

在基本解法中,我们每次都会计算当前容器的面积并更新最大面积。如果数组中的垂线高度分布较为均匀,这种方法已经非常高效。但如果数组中有很多相同高度的垂线,可以进一步优化指针的移动策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


总结

通过使用双指针法,我们可以高效地找到能够容纳最多水的容器。这种方法不仅简洁,而且效率非常高,适合处理类似的问题。希望这篇题解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注我,获取更多算法题解和编程技巧!


http://www.kler.cn/a/559198.html

相关文章:

  • 如何手动设置u-boot的以太网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信息、TFTP的服务器地址,并进行测试
  • forge-1.21.x模组开发(一)注册方块和物品
  • 【模板】Linux中cmake使用编译c++程序
  • 《Spring实战》(第6版) 保护Spring
  • Vue 3 + Vite 项目中配置代理解决开发环境中跨域请求问题
  • C++ 设计模式-解释器模式
  • 跟着 Lua 5.1 官方参考文档学习 Lua (5)
  • 论文解读(全头皮重建方向):3DCMM
  • Baklib知识中台架构迭代与服务效能升级
  • 云计算中的API网关是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
  • 【蓝桥杯单片机】第十三届省赛第二场
  • 【落羽的落羽 数据结构篇】顺序结构的二叉树——堆
  • DAY11 Tensorflow 鸢尾花数据集可视化训练
  • MobaXterm_Portable_v23.2 免费下载与使用教程(附安卓替代方案)
  • Java中的自然语言处理(NLP)工具:Stanford NLP、Apache OpenNLP、DL4J
  • 萌新学 Python 之 lambda 函数
  • 财务运营域——营收稽核系统设计
  • springcloud gateway并发量多大
  • 蓝桥杯训练 补题
  • 2025年微店平台商品详情接口调用指南(Python代码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