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门慈善家
第一章 完美诱饵
陆沉滑动着平板电脑上的监控画面,定格在星链交易所三位多签审核员的面孔。咖啡馆角落的绿植背后,他手写的慈善项目计划书正被夕阳镀上金边——《东南亚失学儿童数字教育计划》。
"这是最甜美的鱼饵。"他抿了口浓缩咖啡,屏幕切换至伪造的智能合约代码页面。两周前部署的恶意合约完美复刻了星链交易所的官方样式,只在gas费计算函数里藏了三行要命的代码:
function sweepETH(address payable _to) external onlyOwner { _to.transfer(address(this).balance);}
这个伪装成清算函数的后门,此刻正躺在区块链浏览器某个不起眼的合约地址里。就像他资助的二十所贫民窟电脑教室,每台二手电脑都悄悄运行着网络嗅探程序。
第二章 致命点击
2月21日下午3点,星链交易所安全主管赵志航收到一封邮件。发件人显示"国际儿童数字权益基金会",附件是份需要紧急签署的智能合约——用于向缅甸山区学校分发平板电脑。
"这些混蛋专挑周五下班前发文件。"他嘟囔着点开验证页面,URL地址栏闪烁着熟悉的绿色锁标"www.starlink-exchange.org"。他没注意到那个多出来的连字符,就像没发现自己的数字证书早在三天前就被钓鱼软件替换。[1]
当赵志航在MetaMask上点击确认时,他以为自己在批准价值五万美元的ETH转账。实际上,这个签名通过delegatecall调用了恶意合约,将冷钱包的控制权移交给了陆沉预设的地址。
第三章 血色转账
午夜十二点,陆沉在集装箱改装的网吧里睁开发红的双眼。区块链浏览器上跳动的数字让他后颈发烫——40.1万枚ETH正通过Uniswap兑换成USDT,每次交易金额精确控制在监管红线下的九千美元。
"给儿童医院的账户打二十万。"他对身后戴鸭舌帽的同伙说,眼睛却盯着混币器进度条,"要分五次转账,记得用上周注册的医疗器械公司账户。"
警笛声在港口响起时,他正看着贫困儿童早餐计划的实时直播。画面里孩子们咀嚼着面包,他们胸前的二维码标签其实在帮陆沉生成交易混淆代码。当警察冲进网吧,只留下满屏跳动的捐款记录和自动销毁的硬盘残骸。
第四章 双重游戏
三个月后,星链交易所宣布升级多重签名机制。同一时刻,陆沉站在新落成的儿童编程中心剪彩现场。他西装革履地接过"慈善之星"奖杯,内袋里的冷钱包U盘还残留着余温。
"感谢各位对教育事业的......"他忽然停顿,目光扫过台下某位脸色苍白的交易所高管。昨晚发送的匿名邮件里,有这位高管在澳门赌场的资金流水,以及他女儿在伦敦私立学校的缴费记录。
庆功宴上,陆沉把支票递给白血病患儿家属时,指尖轻轻擦过对方手机。植入的NFC芯片将在午夜启动,把这个家庭的医疗信息变成新的撞库素材。窗外大雨滂沱,他想起父亲临终的话:"好人的善举像雨水,恶人的善意像滚油。"
第五章 循环漏洞
次日报纸头条刊登着交易所安全升级的喜讯,角落里的小标题写着《儿童编程中心疑遭黑客入侵》。陆沉在飞往迪拜的头等舱里微笑,平板上显示着新建的智能合约——这次他披上了非洲净水计划的外衣。
当飞机穿越雷暴区时,他修改了某个参数。新合约的后门不再需要多签授权,而是利用交易所引以为傲的新审计系统自动触发。安全带指示灯亮起的瞬间,他对着舷窗外的闪电举杯:
"你们修补的每个漏洞,都是我下一个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