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05C语言——数组

一、基本概念

  • 逻辑:一次性定义多个相同类型的变量,并存储到一片连续的内存中
  • 语法释义:
int buf[5];
  1. buf是数组名,即这片连续内存的名称
  2. [5] 代表这片连续内存总共分成5个相等的格子,每个格子称为数组的元素
  3. int 代表每个元素的类型,可以是任意基本类型,也可以是组合类型,甚至可以是数组初始化:在定义的时候赋值,称为初始化
int buf[5] = {100,200,300,400,500};        // ok,正常初始化

 

  • 示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 (1)、一次性定义多个相同类型的变量 
    // a、以往的写法:
    int num1 = 100;
    int num2 = 200;
    int num3 = 300;


    // b、现有的写法:
    int num[100];       // 想象中的:100 int num;
    num[0];             // 如何表示数组的元素(从0开始到100-1)
    // ...
    num[99];

    // (2)、 存储到一片连续的内存中
    // 1、num1、num2、num3其实他们三个变量的内存也是连续存储的(如何证明:打印其地址即可)
    printf("num1的地址 == %p\n", &num1);            // &符号是取变量的地址的意思
    printf("num2的地址 == %p\n", &num2); 
    printf("num3的地址 == %p\n", &num3); 
    /*
        地址分析:
            num1的地址 == 0x7ffc85bc4294            
            num2的地址 == 0x7ffc85bc4298
            num3的地址 == 0x7ffc85bc429c

        说明:1个地址 == 1个字节,所以以上三个变量是相邻的
    */

    // 2、数组在内存中的说明
    int buf[5]  = {100, 200, 300, 400, 500};
    // A、数组的元素在一片连续的内存中
    printf("buf[0]内存的值 == %d, buf[0]的地址 == %p\n", buf[0], &buf[0]);
    // printf("buf[0]+1的地址 == %p\n", &buf[0]+1);
    printf("buf[1]内存的值 == %d, buf[1]的地址 == %p\n", buf[1], &buf[1]);
    printf("buf[2]内存的值 == %d, buf[2]的地址 == %p\n", buf[2], &buf[2]);
    printf("buf[3]内存的值 == %d, buf[3]的地址 == %p\n", buf[3], &buf[3]);
    printf("buf[4]内存的值 == %d, buf[4]的地址 == %p\n", buf[4], &buf[4]);
    /*
        内存值、地址解析:
            buf[0]内存的值 == 100, buf[0]的地址 == 0x7fff52e71d80
            buf[1]内存的值 == 200, buf[1]的地址 == 0x7fff52e71d84
            buf[2]内存的值 == 300, buf[2]的地址 == 0x7fff52e71d88
            buf[3]内存的值 == 400, buf[3]的地址 == 0x7fff52e71d8c
            buf[4]内存的值 == 500, buf[4]的地址 == 0x7fff52e71d90

        每个数组元素(int型),相隔4个地址,也就是4个字节,所以可以证明
        数组里面的元素的内存都是相邻的(也就是数组是一片连续的内存构成的)
    */
    
    // B、buf是数组名,即这片连续内存的名称(也表示数组首元素的地址)
    // a、buf代表的地址
    printf("buf代表的地址   == %p\n", buf);
    // b、buf的作用范围(如何求一个地址的作用范围???让其+1,并将其和原先的地址进行比较即可)
    printf("buf+1代表的地址 == %p\n", buf+1);
    /*
        解析:
            buf代表的地址:   0x7fff52e71d80 
            buf+1代表的地址:  0x7fff52e71d84
            所以可以得出buf的作用范围是4个字节,它和&buf[0]是相等的
    */

    // c、&buf的作用范围
    printf("&buf代表的地址     == %p\n", &buf);
    printf("&buf+1代表的地址   == %p\n", &buf+1);
    /*
        解析:
            buf代表的地址:   0x7fff52e71d80 
            buf+1代表的地址:  0x7fff52e71d94   
            
            所以可以得出&buf代表的作用范围是20个字节(刚好就是整个数组的大小)
    */

    // (3)、数组的初始化:
    int buf1[5] = {100, 200, 300, 400, 500};            // ok,正常初始化
    // int buf2[5]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 不ok,越界了(会报一个警告: warning: excess elements in array initializer)
    int buf3[5] = {100,200,300};                        // ok,只初始化数组元素的一部分
    int buf4[]  = {100,200,300};                        // ok,自动根据初始化列表分配数组元素个数

    return 0;
}

二、数组元素的赋值和引用

  • 存储模式:一片连续的内存,按数据类型分割成若干相同大小的格子
  • 元素下标:数组开头位置的偏移量,a[0]引用第1个格子,a[1]引用第2个格子,以此类推
  • 元素下标偏移量

  • 示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 计算数组元素的个数
#define CAL_ARR_NUM(A) (sizeof(A)/sizeof(A[0]))
                        // 整个数组的大小 / 数组的首元素的大小 == 数组元素个数

// 主函数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 初始化
    int  buf1[5] = {1,2,3,4,5};             // int型数组的12345,和char型数组(字符串)的"12345"是不一样的    
    char buf2[5] = {'1','2','3','4','\0'};  // 等价于 char buf2[5] = "1234";
    
    // (1)、单个赋值
    buf1[0] = 100;
    buf1[1] = 200;
    buf1[2] = 300;
    buf1[3] = 400;
    buf1[4] = 500;
    // buf1[5] = 600;      // 到此为止,后面的内存是非法区域(也就是你没有权限对其进行操作)

    printf("buf[5] == %d\n", buf1[5]);

    // (2)、循环赋值
    unsigned long int ret = CAL_ARR_NUM(buf2);
    printf("数组buf2的元素个数 == %lu\n", ret);

    for (int i = 0; i < ret; i++)
    {
        buf2[i] = 'A'+i;
        printf("buf2[%d] == %c\n", i, buf2[i]);
    }
    


    return 0;
}

三、其它类型的数组

(1)、多维数组

  • 概念:若数组元素类型也是数组,则该数组称为多维数组
  • 语法:
int buf[2][3];    // 相当于int [3] buf[2];

  • 示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 一、二维数组
    int buf[2][3] = {{1,2,3},{4,5,6}};

    // (1)、二维数组各个地址的表示说明(推导)
    // 1、&buf的作用范围
    printf("\n");
    printf("&buf代表的地址   == %p\n", &buf);
    printf("&buf+1代表的地址 == %p\n", &buf+1);
    /*
        解析(本地址和后面的地址不相干,是之前编译分配的地址):
            &buf代表的地址   == 0x7fff037540c0
            &buf+1代表的地址 == 0x7fff037540d8
        说明:c到d == 16, 0到8 == 8, 总:24字节
    */

    // 2、buf的作用范围
    printf("\n");
    printf("buf代表的地址   == %p\n", buf);
    printf("buf+1代表的地址 == %p\n", buf+1);

    printf("\n");
    printf("&buf[0]代表的地址   == %p\n", &buf[0]);
    printf("&buf[0]+1代表的地址 == %p\n", &buf[0]+1);
    /*
        解析(本地址和后面的地址不相干,是之前编译分配的地址):

        buf代表的地址       == 0x7fff24d28480
        buf+1代表的地址     == 0x7fff24d2848c

        &buf[0]代表的地址   == 0x7fff24d28480
        &buf[0]+1代表的地址 == 0x7fff24d2848c

        说明:0到c == 12, 总:12字节
    
    */

    // 3、buf[0]的作用范围
    printf("\n");
    printf("buf[0]代表的地址   == %p\n", buf[0]);
    printf("buf[0]+1代表的地址 == %p\n", buf[0]+1);

    printf("\n");
    printf("&buf[0][0]代表的地址   == %p\n", &buf[0][0]);
    printf("&buf[0][0]+1代表的地址 == %p\n", &buf[0][0]+1);
    /*
        解析(本地址和后面的地址不相干,是之前编译分配的地址):

        buf[0]代表的地址   == 0x7ffc5d50d2f0
        buf[0]+1代表的地址 == 0x7ffc5d50d2f4

        &buf[0][0]代表的地址   == 0x7ffc5d50d2f0
        &buf[0][0]+1代表的地址 == 0x7ffc5d50d2f4

        说明:0到4 == 4, 总:4字节
    
    */

    // 4、buf[1]的作用范围
    printf("\n");
    printf("buf[1]代表的地址   == %p\n", buf[1]);
    printf("buf[1]+1代表的地址 == %p\n", buf[1]+1);
    /*
        解析(本地址和后面的地址不相干,是之前编译分配的地址):

        buf[1]代表的地址   == 0x7ffc8c006c2c
        buf[1]+1代表的地址 == 0x7ffc8c006c30

        说明:2c到30 == 4, 总:4字节
    
    */

    return 0;

}

(2)、字符数组

  • 概念:专门存放字符的数组,称为字符数组
  • 示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 二、字符数组
    // (1)、字符串数组的初始化
    char s1[5] = {'a', 'b', 'c', 'd', 'e'};             // 字符数组,不是字符串(末尾没有'\0')(字符串是一个特殊的字符数组)
    char s2[5] = {'a', 'b', 'c', 'd', '\0'};            // 它既是字符数组,又是字符串

    char s3[5] = {"nihao"};                             // 字符数组(末尾没有'\0')
    // printf("%s\n", s3);                              // 此处因为没有'\0',有可能打印不出数据来
    char s4[5] = {"niha"};                              // 字符串(末尾有'\0')
    char s5[5] = "niha";                                // 字符串的简写

    // (2)、字符串数组的赋值和引用
    // a、字符数组的赋值和引用和前面的普通数组的赋值一样(为什么?因为char型本质上就是单字节的int整型)
    // b、字符串的赋值,可以使用字符串处理函数(str开头的函数)
     //  栈区(可读可写)   常量区(可读不可写)
    char s6[256] =  "多姿多彩"; // 初始化
    printf("s6 == %s\n", s6);

    // 使用strcpy函数对字符串数组进行赋值
    bzero(s6, sizeof(s6));                  // 将s6数组清零(清sizeof(s6)这么大的空间)
    
    //  将常量区的数据,复制到栈区中(s6),后面修改s6的值,修改是栈区s6的值
    strcpy(s6, "多姿多彩");
    printf("s6 == %s\n", s6);

    //问题:
    // 栈区(可读可写)  常量区(可读不可写)   
    char *s7    = "nihao,shijie";
    // 将常量区("nihao...")的数据,通过s7指针复制到另一个常量区""nihao.."
    // strcpy(s7, "hello world");   // Segmentation fault (core dumped)
    
    return 0;
}

四、数组语法解析

  • 任意的数组,不管有多复杂,其定义都由两部分组成。
    • 第1部分:说明元素的类型(type),可以是任意的类型(除了函数)
    • 第2部分:说明数组名(x)和元素个数(N)

  • 示例代码:
int a[4];               // 第一部分:int(元素的类型), 第二部分:a[4](数组名+元素个数)
int b[3][4]:            // 第一部分:int [4](元素的类型), 第二部分:b[3](数组名+元素个数)
int c[2][3][4];         // 第一部分:int [3][4](元素的类型), 第二部分:c[2](数组名+元素个数)
int *d[6];              // 第一部分:int *(元素的类型), 第二部分:d[6](数组名+元素个数)
int (*e[7])(int,char);  // 第一部分:int (*)(int,char)(元素的类型), 第二部分:e[7](数组名+元素个数)

至此,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有所收获,我是Bardb,译音八分贝,期待下期与你相见!

 


http://www.kler.cn/a/560935.html

相关文章:

  • 95.【C语言】解析预处理(3)
  • 【安装及调试旧版Chrome + 多版本环境测试全攻略】
  • [特殊字符] Elasticsearch 双剑合璧:HTTP API 与 Java API 实战整合指南
  • 塔能科技构建智慧隧道生态系统——城市升级改造的协同创新典范
  • 【Java项目】基于Spring Boot的简历系统
  • 电脑没声音了怎么恢复正常?一键恢复电脑声音
  • 使 Windows 呈现 macOS 风格的多功能桌面美化软件
  • 连锁管理系统的五大核心设计及 PHP 源码分享
  • 【深度解析:基于 C 语言实现含 IP 城市地址因素的抖音式简化推荐算法】
  • 2.2 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板的四种有关固件的开发方式
  • 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最新进展:走向实用化的量子革命
  • 官方文档学习TArray数组的运算符
  • GaussDB会话超时参数与最大连接数设置
  • 一文读懂Docker之Docker Swarm集群平台搭建
  • 单片机裸机编程-时机管理
  • 电机控制的空间矢量调制 (SVPWM)
  • ubuntu-24.04.1-desktop 中的 QT6.7 QtCreator 调试程序
  • 数据结构:双链表list
  • elasticsearch在windows上的配置
  • BUUCTF--[极客大挑战 2019]RC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