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业绩逆势增长,“要强”蒙牛再创蒙牛
2022年是蒙牛“再造一个新蒙牛”五年计划的第二年,也是乳企赛道疫情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这一年里,不仅有疫情多点散发所带来的线下渠道不畅,也有原材料价格飙涨所导致的成本高企。
在这种形势下,蒙牛尽管遭遇多重困难,但仍拿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其中营收利润皆实现增长。财报发布后,尽管二级市场没有太大反应,但却获得了机构的肯定,比如大摩发布研报,维持对于蒙牛的维持“增持”评级,并给予其43港元的目标价,较目前蒙牛股价高出30%。
那么,面对寒冬,能够里子和面子兼顾,蒙牛是如何做到的?而稳健穿过寒冬,是否意味着“再造蒙牛”已经稳了?
业绩逆势向上,“再造新蒙牛”步伐稳健
2022年,蒙牛作为实力雄厚的乳业头部玩家,虽然面对种种挑战,但仍然实现了逆势增长。财报显示,得益于丰富的产品矩阵,蒙牛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925.9亿元,同比增长5.1%;公司积极开展降本增效,取得经营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11.6%。
在中国消费市场哀鸿遍野的2022年,蒙牛稳健的业绩增长让人眼前一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各行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整体呈衰退状态。蒙牛的逆势增长,展示其作为中国乳业双雄之一,所具备的抵御不利环境的增长韧性,同时也表明,中国乳业市场增长空间仍然开阔。
具体而言,蒙牛目前共有液态奶、冰激凌、奶粉、奶酪及其他四大产品线。液态奶仍然是蒙牛的基本盘,2022年实现收入782.69亿元,营收占比为84.5%,相比2021年增长2.3%。增长主要由高端产品拉动,其中特仑苏有机、鲜奶品类高端品牌每日鲜语等均有增长,且市占率稳居第一。在液态奶赛道整体已经进入存量市场,而其市场渠道渗透率也已基本饱和的局面下,蒙牛通过高端产品寻求在价格方面不断突破,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整体来看,液态奶业务虽然增幅较小,但充分体现了蒙牛的经营韧性。实际上,作为全国性的巨头,面对2022年全国范围内多点散发的疫情形势,蒙牛相对区域性乳企势必受到更大影响,从另一巨头伊利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2022年前三季度,伊利液态奶业务营收同比减少0.95%。
在基本盘稳健增长的同时,蒙牛其他业务条线也录得快速增长。其中,冰淇淋业务是“黑马”,收入同比增长33.3%,达到56.5亿元,最近10年来首次超过奶粉业务,成为蒙牛业绩第二高的业务单元。而在奶酪、奶粉等有前瞻性增长潜力的赛道上,虽然目前营收占比较小,仍不足10%,但也在持续发力。
比如在奶酪方面,蒙牛在2022年底已完成了对奶酪小巨头妙可蓝多的要约收购,持股比例进一步增加到35.01%。奶酪赛道是业界公认的乳制品下一个重要增长点,有着超千亿的市场规模潜力,而妙可蓝多也没有辜负蒙牛的厚望,其所在的奶酪及其他板块,2022年营收同比几乎翻番,强劲的增长态势,有望成为蒙牛的第二营收主力。
在业务层面持续深耕的同时,为了应对消费市场的阵阵寒意,一向以“豪赌”营销著称的蒙牛也调整了营销策略。
尽管从声量上来看,蒙牛2022年的品牌营销绝对不亚于往年,如在国内外重要航天活动、重大体育赛事等领域悉数露脸,但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蒙牛产品和品牌宣传及行销费用仅为54.951亿元,相比2021年大幅下降23.8%,这体现了蒙牛在市场大环境偏负面的情况下具备的精细化成本管控能力。具体来看,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削减投入产出比较低的营销开支,比如春节期间,放弃价格高昂的春晚前十分钟广告,而是选择冠名微信视频号竖屏央视春晚、定制新年故事片《一起找回来》等等。
事实上,从更深层次来看,无论是业务层面的深耕,还是营销层面的调整,都是蒙牛“FIRST”战略的体现,而战略的目标则指向一个更为宏大的蓝图——“再造一个新蒙牛”。
2020年底,蒙牛提出“未来五年再创一个新蒙牛”,而据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在访谈中所言,所谓再造一个新蒙牛,指的并非销售目标、利润、体量或是市值,而是要通过“FIRST”战略——消费者首选(First-Choice)、国际化(International)、更加数智化(Technology)、更有责任感(Responsibility)、文化基因更强大(Spirit),让蒙牛的底层能力更加强大,这是蒙牛持续增长的基石。
蒙牛2022年的逆势增长,表明其迈向一个新蒙牛的步伐相当稳健。而随着经济复苏、消费恢复,蒙牛再造新蒙牛之路,是否能走得更顺?
携天时地利,蒙牛股价将迎来重估
从行业角度来看,中国乳业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对于蒙牛来说,是天时方面的利好。2022年,国家卫健委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将每人每天的乳制品摄入量由300克提升至300-500克,这无疑将为乳企打开更多的增量空间。
此前,对于中国乳制品市场的绝对主力液态奶,业界的普遍看法是,经过几十年的渗透,该赛道已进入存量市场阶段,因此,乳企普遍采用的打法是走高端化路线,寄希望于将液态奶市场从量增转变为价增,从而拉动业绩增长。
但现在,随着国家在需求端方面的政策倡导,液态奶的量增空间将被持续打开,有望实现量价双增。此外,在供给端,国家层面的政策鼓励也接连不断。2022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提出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同年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100万吨左右,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左右。
政策在需求端及供给端的双双发力,将为乳制品赛道打开新的局面,而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意味着,中国乳企有着充足的增长空间。
从公司层面看,作为双寡头之一的蒙牛,无疑已经占据先机。2022年能够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录得亮眼的业绩增长,表明其作为乳业巨头凭借多年来在产品、渠道、营销方面的深厚积累,具备持续稳健发展的潜力。
而在传统优势液态奶业务保持增长的同时,通过收并购布局奶粉、奶酪等赛道,则一方面表明其战略眼光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其充足的现金流所带来的“钞能力”。多年来蒙牛现金流始终保持充沛,财报显示,2022年全年现金净流入继续走高,达到83.33亿元,同比增加10%。
这种资金优势,不仅让蒙牛能够看准之后快速出手并购,也保证了蒙牛能够向产业链上游整合,从而获得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定价权。
以蒙牛、伊利为代表的乳企们,一般处于中游,这类乳企最大的成本来自上游原奶采购,原奶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乳企的成本和利润水平。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将越来越倾向于“得奶源者,得天下”,而蒙牛在这方面的优势也同样明显。蒙牛早在2013年即开始涉足牧场,在2022年持续推动“万吨奶计划”,到2024年底协同上游合作伙伴布局新建43座牧场,目前蒙牛已建成和在建牧场达34座。
随着乳企两极分化加剧,强者恒强趋势凸显,凭借多方面的优势,蒙牛的龙头地位也将愈发巩固。但目前而言,相对于蒙牛的基本面,其股价似乎存在被低估的情况。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蒙牛乳业的动态市盈率为15倍,市净率为2.87,略低于同为国内乳企寡头的伊利,不过,这也给足了安全边际。且资本市场的低估是暂时的,蒙牛作为称霸国内市场多年的乳企巨头,在乳制品赛道已打开新的增量空间,随着其旨在塑造底层能力的“FIRST”战略持续发力,蒙牛距离“再创一个蒙牛”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其价值也必然会得到重估。
作者:坚白
来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