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大数据技术学习笔记(七)—— Zookeeper

目录

  • 1 Zookeeper 概述
    • 1.1 Zookeeper 定义
    • 1.2 Zookeeper 工作机制
    • 1.3 Zookeeper 特点
    • 1.4 数据结构
    • 1.5 应用场景
  • 2 Zookeeper 安装
  • 3 客户端命令行操作
  • 4 Zookeeper 的 Java 客户端操作
    • 4.1 IDEA 环境搭建
    • 4.2 初始化 ZooKeeper 客户端
    • 4.3 创建子节点
    • 4.4 获取子节点
    • 4.5 判断Znode是否存在
    • 4.6 获取子节点存储的数据
    • 4.7 设置节点的值
    • 4.8 删除节点
  • 5 Zookeeper 内部原理
    • 5.1 节点类型
    • 5.2 Stat 结构体
    • 5.3 监听器原理(重点)
    • 5.4 选举机制(重点)
    • 5.5 写数据流程

1 Zookeeper 概述

1.1 Zookeeper 定义


Zookeeper 是一个 开源分布式 的,为分布式应用提供协调服务的 Apache 项目。

Zookeeper 从设计模式角度来理解,是一个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的分布式服务管理框架,它负责存储和管理大家都关心的数据,然后接受观察者的注册,一旦这些数据的状态发生了变化,Zookeeper 就负责通知已经在 Zookeeper 上注册的那些观察者做出相应的反应。

1.2 Zookeeper 工作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Zookeeper 特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Zookeeper:一个领导者(Leader),多个跟随者(Follower)组成的集群。
  • 集群中只要有 半数以上 节点存活,Zookeeper 集群就能正常服务。
  • 全局数据一致性:每个 Server 保存一份相同的数据副本,Client 无论连接到哪个server,数据都是一致的。
  • 更新请求 顺序 进行,来自同一个 Client 的更新请求按其发送顺序依次执行。
  • 数据更新原子性,一次数据更新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保证了数据一致性)。
  • 实时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Client能读到最新数据。

1.4 数据结构


ZooKeeper 数据模型的结构与 Unix 文件系统很类似,整体上可以看作是一棵树,每个节点称做一个 ZNode。每一个 ZNode 默认能够存储 1MB 的数据,每个 ZNode 都可以通过其路径唯一标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ZooKeeper 中不存在文件的概念,节点中存储的直接就是内容

1.5 应用场景


提供的服务包括:统一命名服务、统一配置管理、统一集群管理、服务器节点动态上下线、软负载均衡等。

(1)统一命名服务

在分布式环境下,经常需要对应用/服务进行统一命名,便于识别。
例如:IP不容易记住,而域名容易记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统一配置管理

  • 分布式环境下,配置文件同步非常常见。
    • 一般要求一个集群中,所有节点的配置信息是一致的,比如 Kafka 集群。
    • 对配置文件修改后,希望能够快速同步到各个节点上。
  • 配置管理可交由 ZooKeeper 实现。
    • 可将配置信息写入 ZooKeeper 上的一个Znode。
    • 各个客户端服务器监听这个Znode。
    • 一旦 Znode 中的数据被修改,ZooKeeper 将通知各个客户端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统一集群管理

  • 分布式环境中,实时掌握每个节点的状态是必要的。
    • 可根据节点实时状态做出一些调整。
  • ZooKeeper 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节点状态变化
    • 可将节点信息写入 ZooKeeper 上的一个ZNode。
    • 监听这个 ZNode 可获取它的实时状态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服务器节点动态上下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软负载均衡

在 Zookeeper 中记录每台服务器的访问数,让访问数最少的服务器去处理最新的客户端请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软负载均衡即从软件层面(配置)实现负载均衡, 硬负载均衡即从硬件层面实现负载均衡。

2 Zookeeper 安装


见博客 Zookeeper 安装与部署

3 客户端命令行操作


集群启动 Zookeeper 后,每一台机器上启动的都是服务端,要操作客户端,还需要启动客户端(最好是新开一个shell窗口单独作为客户端)。

[huwei@hadoop101 ~]$ cd /opt/module/zookeeper-3.5.7
[huwei@hadoop101 zookeeper-3.5.7]$ bin/zkCli.sh -server hadoop101:2181

由于 zookeeper 的数据都是同步的,客户端连接到 hadoop101、hadoop102、hadoop103 哪个机器都是 OK 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查看当前 znode 中所包含的节点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0] ls /
[zookeeper]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1] ls /zookeeper
[config, quota]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2] ls /zookeeper/config
[]

(2)查看当前节点详细数据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3] ls -s /
[zookeeper]cZxid = 0x0
ctime = Thu Jan 01 08:00:00 CST 1970
mZxid = 0x0
mtime = Thu Jan 01 08:00:00 CST 1970
pZxid = 0x0
cversion = -1
dataVersion = 0
aclVersion = 0
ephemeralOwner = 0x0
dataLength = 0
numChildren = 1

(3)创建普通节点

无法同时创建多级节点,除非父级节点存在,也可以在创建节点时指定节点的内容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4] create /sanguo
Created /sanguo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5] ls /
[sanguo, zookeeper]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6] create /sanguo/shuguo "liubei"
Created /sanguo/shuguo

当创建临时节点时,在当前客户端是能查看到的,退出当前客户端然后再重启客户端,再次查看会发现临时节点已经删除

(4)创建带序号的节点

先创建一个普通节点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7] create /sanguo/weiguo "caocao"
Created /sanguo/weiguo

再创建带序号的节点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8] create -s /sanguo/weiguo "caocao"
Created /sanguo/weiguo0000000002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9] ls /sanguo
[shuguo, weiguo, weiguo0000000002]

如果节点下原来没有子节点,序号从0开始依次递增。如果原节点下已有2个节点,则再排序时从2开始,以此类推。

(5)获取节点的值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10] get /sanguo/shuguo
liubei

(6)修改节点的值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11] set /sanguo/shuguo "kongming"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12] get /sanguo/shuguo
kongming

(7)节点的值变化监听

在 hadoop102 主机上注册监听 /sanguo 节点数据变化

[huwei@hadoop102 zookeeper-3.5.7]$ bin/zkCli.sh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0] get -w /sanguo
null

在 hadoop101 主机上修改 /sanguo 节点数据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13] set /sanguo "simayi"

此时,在 hadoop102 主机上见听到了 /sanguo 节点数据的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理,ls命令也可以加参数 -w ,当新创建或删除文件后,可监听文件的变化

(8)查看节点的状态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14] stat /sanguo
cZxid = 0x200000002
ctime = Sun Dec 03 15:31:07 CST 2023
mZxid = 0x200000008
mtime = Sun Dec 03 16:02:16 CST 2023
pZxid = 0x200000005
cversion = 3
dataVersion = 1
aclVersion = 0
ephemeralOwner = 0x0
dataLength = 6
numChildren = 3

(9)删除节点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15] delete /sanguo
Node not empty: /sanguo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16] delete /sanguo/weiguo0000000002

只能删除内容为空的节点

(10)递归删除节点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17] deleteall /sanguo

可以递归地删除内容非空的节点

4 Zookeeper 的 Java 客户端操作

4.1 IDEA 环境搭建


(1)创建一个Maven Module
(2)添加 pom 文件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junit</groupId>
			<artifactId>junit</artifactId>
			<version>RELEASE</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core</artifactId>
			<version>2.8.2</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zookeeper</groupId>
			<artifactId>zookeeper</artifactId>
			<version>3.5.7</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3)配置 log4j.properties文件

需要在项目的 src/main/resources 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命名为log4j.properties,在文件中填入以下内容

log4j.rootLogger=INFO, stdout
log4j.appender.stdout=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ConversionPattern=%d %p [%c] - %m%n
log4j.appender.logfile=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logfile.File=target/spring.log
log4j.appender.logfile.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logfi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d %p [%c] - %m%n

4.2 初始化 ZooKeeper 客户端


public class ZookeeperTest {

    private ZooKeeper zkClient;
    private String connectString;
    private int sessionTimeout;

    /**
     获取客户端对象
     */
    @Before
    public void init() throws IOException {
        connectString = "hadoop102:2181,hadoop103:2181,hadoop104:2181";
        int sessionTimeout = 10000; // 单位毫秒,一般设置10000~40000
        //参数1 connectString,连接zk服务的地址
        //参数2 sessionTimeout,超时时间
        //参数3 当前客户端默认的监控器
        zkClient = new ZooKeeper(connectString, sessionTimeout, new Watch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cess(WatchedEvent event) {
            }
        });
    }

    /**
     * 关闭客户端对象
     */
    @After
    public void clos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zkClient.close();
    }
}

4.3 创建子节点


@Test
public void creat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KeeperException {
    //参数1 指定创建节点的路径
    //参数2 指定要创建节点下的数据
    //参数3 对操作用户进行权限控制
    //参数4 节点类型、短暂、持久、短暂带序号、持久带序号
    zkClient.create("/sanguo", "liubei".getBytes(), ZooDefs.Ids.OPEN_ACL_UNSAFE, CreateMode.PERSISTENT);
}

4.4 获取子节点


(1)获取子节点列表,不监听

/**
 * 获取节点,不监听
 */
@Test
public void ge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KeeperException {
    //参数1 指定获取节点的路径
    //参数2 是否监听
    List<String> children = zkClient.getChildren("/", false);
    System.out.println(children);
    for (String child : children) {
        System.out.println(child); // 获取每一个节点名称
    }
}

(2)获取子节点列表,并监听

/**
 * 获取节点,监听
 */
@Test
public void getAndWatch()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KeeperException {
    //参数1 指定获取节点的路径
    //参数2 是否监听
    //参数3 当前客户端默认的监控器
    List<String> children = zkClient.getChildren("/", new Watcher() {
        public void process(WatchedEvent watchedEvent) {
            System.out.println("根目录下的节点有变化");
        }
    });
    System.out.println(children);
    for (String child : children) {
        System.out.println(child); // 获取每一个节点名称
    }

    //因为设置了监听,所以当前线程不能结束
    Thread.sleep(Long.MAX_VALUE);
}

启动,再去根目录下创建一个新节点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2] create /shuihu
Created /shuihu

查看 IDEA 终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5 判断Znode是否存在


/**
 * 判断Znode是否存在
 */
@Test
public void exis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KeeperException {
    //参数1 指定判断节点的路径
    //参数2 是否监听
    Stat stat = zkClient.exists("/xiyou", false);
    System.out.println(stat == null ? "not exist" : "exist");
}

4.6 获取子节点存储的数据


/**
 * 获取子节点存储的数据
 */
@Test
public void getData()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KeeperException {
    //判断节点是否存在
    Stat stat = zkClient.exists("/sanguo", false);
    if (stat == null) {
        System.out.println("节点不存在...");
        return;
    }
    //参数1 指定判断节点的路径
    //参数2 是否监听
    byte[] data = zkClient.getData("/sanguo", false, stat);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data));
}

4.7 设置节点的值


/**
 * 设置节点的值
 */
@Test
public void set() throws Keeper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判断节点是否存在
    Stat stat = zkClient.exists("/sanguo", false);
    if (stat == null) {
        System.out.println("节点不存在...");
        return;
    }
    //参数1 指定判断节点的路径
    //参数2 节点的值
    //参数3 版本号
    zkClient.setData("/sanguo", "caocao".getBytes(), stat.getVersion());
}

参数3 版本号也可以写 -1,但不能不传这个参数

4.8 删除节点


(1)删除空节点

/**
 * 删除空节点
 */
@Test
public void delete() throws Keeper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判断节点是否存在
    Stat stat = zkClient.exists("/aaa", false);
    if (stat == null) {
        System.out.println("节点不存在...");
        return;
    }
    zkClient.delete("/aaa", stat.getVersion());
}

(2)删除非空节点,递归实现

/**
 * 删除非空节点,递归实现
 */
//封装一个方法,方便递归调用
public void deleteAll(String path, ZooKeeper zk) throws Keeper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判断节点是否存在
    Stat stat = zkClient.exists(path, false);
    if (stat == null) {
        System.out.println("节点不存在...");
        return;
    }
    //先获取当前传入节点下的所有子节点
    List<String> children = zk.getChildren(path, false);
    if (children.isEmpty()) {
        //说明传入的节点没有子节点,可以直接删除
        zk.delete(path, stat.getVersion());
    } else {
        //如果传入的节点有子节点,循环所有子节点
        for (String child : children) {
            //删除子节点,但是不知道子节点下面还有没有子节点,所以递归调用
            deleteAll(path + "/" + child, zk);
        }
        //删除完所有子节点以后,记得删除传入的节点
        zk.delete(path, stat.getVersion());
    }
}

//测试deleteAll
@Test
public void testDeleteAll() throws Keeper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deleteAll("/shuihu", zkClient);
}

5 Zookeeper 内部原理

5.1 节点类型


持久(Persistent):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断开连接后,创建的节点不删除
短暂(Ephemeral):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断开连接后,创建的节点自己删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持久化目录节点
    •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
  • 持久化顺序编号目录节点
    •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只是 zookeeper 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 临时目录节点
    •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
  • 临时顺序编号目录节点
    •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只是 zookeeper 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注意:创建 znode 时设置顺序标识,znode 名称后会附加一个值,顺序号是一个单调递增的计数器,由父节点维护,在分布式系统中,顺序号可以被用于为所有的事件进行全局排序,这样客户端可以通过顺序号推断事件的顺序

5.2 Stat 结构体


[zk: hadoop101:2181(CONNECTED) 18] stat /
cZxid = 0x0
ctime = Thu Jan 01 08:00:00 CST 1970
mZxid = 0x0
mtime = Thu Jan 01 08:00:00 CST 1970
pZxid = 0x20000000d
cversion = 1
dataVersion = 0
aclVersion = 0
ephemeralOwner = 0x0
dataLength = 0
numChildren = 1
  • czxid:创建节点的事务zxid

每次修改 ZooKeeper 状态都会收到一个zxid形式的时间戳,也就是ZooKeeper事务ID。事务ID是 ZooKeeper 中所有修改总的次序。每个修改都有唯一的zxid,如果zxid1小于zxid2,那么zxid1在zxid2之前发生。

  • ctime:znode:被创建的毫秒数(从1970年开始)
  • mzxid:znode:最后更新的事务zxid
  • mtime:znode:最后修改的毫秒数(从1970年开始)
  • pZxid:znode最后更新的子节点zxid
  • cversion:znode子节点变化号,znode子节点修改次数
  • dataversion:znode数据变化号
  • aclVersion:znode访问控制列表的变化号
  • ephemeralOwner:如果是临时节点,这个是znode拥有者的session id。如果不是临时节点则是0。
  • dataLength:znode的数据长度
  • numChildren:znode子节点数量

5.3 监听器原理(重点)


常见的监听

  • 监听节点数据的变化: get -w path
  • 监听子节点增减的变化: ls -w path

(1)首先要有一个 main() 线程
(2)在 main() 线程中创建 ZooKeeper 客户端,这时就会创建两个线程,一个负责网络连接通信(connet),一个负责监听(listener)
(3)客户端通过 connet 线程将注册的监听事件发送给 ZooKeeper
(4)在 ZooKeeper 的注册监听器列表中将注册的监听事件添加到列表中
(5)ZooKeeper 监听到有数据或路径的变化,就会将这个消息发送给 listener 线程
(6) 客户端 listener 线程内部调用 process() 方法做出相应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4 选举机制(重点)


半数机制:集群中半数以上机器存活,集群可用。所以 Zookeeper 适合安装 奇数台服务器。

一般情况下 Zookeeper 集群更推荐使用奇数台机器原因?

  • 在 Zookeeper 集群中 奇数台 和 偶数台(接近的台数) 机器的容错能力是一样的,所以在考虑资源节省的情况,我们推荐使用奇数台方案

Zookeeper 虽然在配置文件中并没有指定 Master 和 Slave。但是,Zookeeper工作时,是有一个节点为 Leader,其他则为Follower,Leader是通过内部的 选举机制 临时产生的。

选举机制总原则:集群中的每台机器都参与投票,通过交换选票信息得到每台机器的最终得票, 一旦出现得票数超过机器总数 一半以上 数量,当前机器即为 leader。

选票过程中每台机器怎么通信的?

  • 每台机器的 ip ,加上端口号 3888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整个选举的过程。

假设有五台服务器组成的 Zookeeper 集群,它们的 id 从 1-5,同时它们都是最新启动的,也就是没有历史数据,在存放数据量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假设这些服务器依序启动,来看看会发生什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服务器 1 启动,发起一次选举。服务器 1 投自己一票。此时服务器 1 票数一票,不够半数以上(3票),选举无法完成,服务器 1 状态保持为 LOCKING

(2)服务器2启动,再发起一次选举。服务器 1 和 2 分别投自己一票并交换选票信息:此时服务器 1 发现服务器2的 ID 比自己目前投票推举的(服务器1)大,更改选票为推举服务器2。此时服务器 1 票数 0 票,服务器 2 票数 2 票,没有半数以上结果,选举无法完成,服务器1,2 状态保持 LOCKING

(3)服务器 3 启动,发起一次选举。此时服务器 1 和 2 都会更改选票为服务器 3。此次投票结果:服务器1为0票,服务器2为0票,服务器 3 为 3 票。此时服务器 3 的票数已经超过半数,服务器 3 当选 Leader。服务器 1,2 更改状态为 FOLLOWING,服务器3更改状态为LEADING

(4)服务器 4 启动,发现当前集群已经有 leader,它自己自动成为follower

(5)服务器5启动,同服务器 4一样。

以5台机器为例,当前集群正在使用(有数据/没数据),leader突然宕机的情况。

  • 当集群中的leader挂掉,集群会重新选出一个leader,此时首先会比较每一台机器的czxid,czxid最大的被选为leader。极端情况,czxid都相等的情况,那么就会直接比较myid。

5.5 写数据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kler.cn/a/156115.html

相关文章:

  • RabbitMQ的工作模式
  • Spring 核心技术解析【纯干货版】- VIII:Spring 数据访问模块 Spring-Tx 模块精讲
  • 【漏洞分析】DDOS攻防分析
  • Android BitmapShader更简易的实现刮刮乐功能,Kotlin
  • salesforce url button如何引用lightning component
  • Go语言的数据竞争 (Data Race) 和 竞态条件 (Race Condition)
  • Leetcode—1423.可获得的最大点数【中等】
  • solidity实现ERC20代币标准
  • MySQL数据库,初学SQL知识点引入
  • Elk+Filebeat+Kafka实现日志收集
  • Pandas进阶:拼接 concat 使用方法
  • 【EasyExcel实践】万能导出,一个接口导出多张表以及任意字段(可指定字段顺序)
  • Kubernetes1.27容器化部署Prometheus
  • YoloV8改进策略:Swift Parameter-free Attention,无参注意力机制,超分模型的完美迁移
  • 2024美赛数学建模资料---100%获奖资料
  • Selenium 学习(0.17)——软件测试之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白盒测试——逻辑覆盖法(条件覆盖和条件判定覆盖)
  • openGauss学习笔记-140 openGauss 数据库运维-例行维护-例行维护表
  • java学习part27线程死锁
  • 数据库-PostgreSQL学习笔记
  • Presto:基于内存的OLAP查询引擎
  • C/C++ 整数二分以及浮点数二分
  • 项目实战一-性能测试筑基
  • 【PTA-C语言】编程练习3 - 循环结构Ⅰ
  • 蓝桥杯物联网竞赛_STM32L071_8_ADC扩展模块
  • 什么是Anaconda
  • jsp高校教师调课管理系统Myeclipse开发mysql数据库web结构java编程计算机网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