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Linux服务器CPU和IO的监控利器-iostat简介

目录

一.下载方式

1.1Debian和Ubuntu系统的的下载方式

1.2Centos,RHEL和Fedoar系统的下载方式

二.基本用法说明

三.范例

3.1显示所有设备的负载情况

3.2每隔4秒显示所有设备的负载情况

3.2.1定时不定次显示所有信息

3.2.2定时定次显示所有信息

3.3显示磁盘拓展的I/O信息

四.补充介绍

4.1 iostat的优点

4.2 iostat的缺点


一.下载方式

1.1DebianUbuntu系统的的下载方式

sudo apt-get install sysstat

1.2CentosRHELFedoar系统的下载方式

sudo yum install sysstat

二.基本用法说明

        iostat的基本用法如下:

iostat [options] [devices] [interval] [count]

        options:修改命令行为或指定要显示的信息类型的标志。

       devices:要显示其 I/O 统计信息的设备。默认情况下,iostat 显示当前设备所有的统计信息。

        interval:更新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秒为单位)。默认情况下,iostat 只显示一次信息

        count:显示的更新次数。默认情况下,如果指定了更新间隔时间,iostat 一直运行直至手动停止更新。

三.范例

3.1显示所有设备的负载情况

        显示设备使用情况直接使用下面命令:

iostat

        负载查询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方是avg-cpu的属性值具体解释:

        %user:CPU处在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nice:CPU处在带NICE值的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system:CPU处在系统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iowait:CPU等待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百分比。如果此值过高,证明硬盘存在I/O瓶颈。

        %steal:管理程序维护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时,虚拟CPU的无意识等待时间百分比。

        %idle:CPU空闲时间百分比。如果此值过高但是系统响应过慢时候,可能是CPU等待分配内存,需要按需加大内存容量。

        下面是Device的属性值的具体解释:

        tps:该设备每秒的传输次数

        kB_read/s:每秒从设备(drive expressed)读取的数据量;

        kB_wrtn/s:每秒向设备(drive expressed)写入的数据量;

        kB_read:  读取的总数据量;

        kB_wrtn:写入的总数量数据量;

3.2每隔4秒显示所有设备的负载情况

3.2.1定时不定次显示所有信息

 iostat 2

        该命令会每隔2秒中就会显示所有的信息且会一直更新,如下图所示:

3.2.2定时定次显示所有信息

iostat 5 3

        这个命令则是每隔5秒就会显示一次更新信息,总共显示3次。如下图所示:

3.3显示磁盘拓展的I/O信息

 iostat -x

        此命令是显示磁盘拓展的I/O信息,信息较为具体,如下图所示。

        下面是各个参数的介绍:

        r/s: 每秒完成的读请求数。

        rkB/s: 每秒从设备读取的千字节数(KB)。

        rrqm/s: 每秒合并的读请求数(通过设备的读请求队列合并以减少实际读操作次数)。合并的请求在磁盘上可能以单个请求的形式被处理。

        %rrqm: 合并的读请求占总读请求的百分比。

        r_await: 读取请求的平均等待时间(毫秒),包括在队列中的时间和服务时间。

        rareq-sz: 平均每次读请求的大小(以扇区为单位)。

        w/s: 每秒完成的写请求数。

        wkB/s: 每秒写入设备的千字节数(KB)。

        wrqm/s: 每秒合并的写请求数。

        %wrqm: 合并的写请求占总写请求的百分比。

        w_await: 写入请求的平均等待时间(毫秒)。

        wareq-sz: 平均每次写请求的大小(以扇区为单位)。

        d/s: 每秒处理的设备传输(如磁盘块传输)。

        dkB/s: 每秒通过设备传输的千字节数(KB)。

        drqm/s: 每秒合并的设备传输请求数。

        %drqm: 合并的设备传输请求占总设备传输请求的百分比。

        d_await: 设备传输的平均等待时间(毫秒)。

        dareq-sz: 平均每次设备传输的大小(以扇区为单位)。

        f/s: 每秒完成的文件系统操作数(如打开、关闭、读取等)。

        f_await: 文件系统操作的平均等待时间(毫秒)。

        aqu-sz: 队列的平均长度,即等待处理的请求数量。

        %util: 设备的忙碌时间百分比。这个值表示设备在采样周期内忙于处理 I/O 请求的时间比例。

四.补充介绍

4.1 iostat的优点

        iostat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系统监控工具,它能够实时显示系统的 I/O 性能统计信息,包括磁盘的读写速度、每秒的 I/O 操作次数以及设备的平均请求大小等关键指标。通过提供丰富的命令行选项,iostat 允许用户灵活选择并展示所需的内容,比如 CPU 使用情况和详细的磁盘设备统计信息。这一特性使得 iostat 在多种场景下都极具价值,无论是数据库性能调优、文件服务器性能评估还是虚拟化环境性能监控,它都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分析 iostat 提供的数据,用户可以迅速识别并定位系统的性能瓶颈,进而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4.2 iostat的缺点

        iostat 主要侧重于系统整体的 I/O 性能分析,而非深入至特定进程的层面。它提供的统计信息多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因此可能难以精确捕捉系统性能的瞬时峰值或特定进程的详细 I/O 使用情况。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系统性能或特定进程的 I/O 行为,用户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工具(如 iotop)进行综合分析。


http://www.kler.cn/a/289508.html

相关文章:

  • 若依笔记(八):Docker容器化并部署到公网
  • redhat虚拟机
  • 华为数通HCIA系列第5次考试-【2024-46周-周一】
  • learn-F12 Performance(性能)前端性能分析(LCP,CLS,INP)
  • Dial-insight:利用高质量特定领域数据微调大型语言模型防止灾难性遗忘
  • Python如何从HTML提取img标签下的src属性
  • 【重学 MySQL】一、数据库概述
  • 一个好用的Maven依赖冲突解决插件:Maven Helper
  • Flask wtforms组件的作用
  • 【无人机设计与控制】使用 SimMechanics 在 Simulink 中仿真四旋翼飞行器
  • 认识git和git的基本使用,本地仓库,远程仓库和克隆远程仓库
  • 【WPF中的图形(Shape)】
  • 高端控制台使用过程中如何保证用电安全
  • 分类预测|基于蜣螂优化极限梯度提升决策树的数据分类预测Matlab程序DBO-Xgboost 多特征输入单输出 含基础模型
  • vue2———组件
  • 华为云征文|部署RedisStack+可视化操作
  • Echarts可视化
  • 网络通信特刊合集(二)——CMC特刊推荐
  • 贪心算法---无重叠区间
  • 江协科技stm32————11-1SPI通信协议
  • Python爬虫-实现自动获取随机请求头User-Agent
  • C——四种排序方法
  • HarmonyOS开发实战( Beta5版)Swiper高性能开发指南
  • 5千多道安全生产证考试题库ACCESS\EXCEL数据库
  • 大带宽服务器推流延迟怎么回事
  • 【架构-29】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