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视频总结(1-6)
目录
一、为什么要学好这门课?
1.1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为啥学)?
1.2 课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学什么)?
1.3 如何学好这门课(怎么学)?
二、石油的生成与聚集
三、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
3.1 地质勘探
3.2 地球化学勘探(化探)
3.3 地球物理勘探(物探)
3.4 钻井勘探
四、为什么说地球物理勘探是找油先锋?
五、地震勘探的形成与发展
六、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奠基人
视频链接:【公开课】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_哔哩哔哩_bilibili
一、为什么要学好这门课?
1.1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为啥学)?
地球物理给地球做CT、地震勘探方法“探测”油藏
- 石油的重要性:现代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重要的战略和经济物质……
石油的用途:塑料制品、衣服、化妆品、洗涤用品、橡胶、汽油
如何找到埋藏在地下深处的油藏:地质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勘探。在众多方法中,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方法找油效果最好的。
1.2 课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学什么)?
地震勘探中的“地震”是指一次无害的“人工地震”。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 陆上地震勘探:可控震源、检波器、地震仪器车
- 海上地震勘探:地震拖缆、地震勘探船
这门课主要介绍地震勘探基本原理以及在石油中的应用:石油的生成与聚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地震资料数据采集、地震资料数据处理、地震资料数据解释、地震勘探最新进展。
1.3 如何学好这门课(怎么学)?
这门课程涉及地质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石油工程等学科知识。
- SEG(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
- AAPG(美国石油地质家学会)
- EAGE(欧洲地球科学家和工程师学会)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二、石油的生成与聚集
1 石油主要成分:液态烃、非烃化合物、微量元素、天然气、固态烃及非烃
2 石油的颜色:黑褐色、棕色、绿色、浅黄色(轻质油,中质油,重质油)
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主要存储于油田或天然气田或煤层
4 油气成因理论:油气无机成因说、油气有机成因说、油气成因二元论
5 油气有机成因—油气是如何生成和聚集的?
根据最新统计:全球有2009个沉积盆地,中国共有289个沉积盆地,全球含油气盆地共计468个,中国共有63个含油气盆地。
6 中国七大含油气盆地:宋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盆地都生成和找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油气藏的形成:生-储-盖-圈-运-保(生油岩-储集岩-盖层-圈闭-运移-稳定保存)
①生油岩或烃源岩:有机质丰富的生油岩、热演化成熟的有机物质、油和气。
②油气转移:离开烃源岩的流动-油气初次运移-油气二次运移。
③圈闭:长期稳定能够使油气聚集的场所。
④储层:能够储存油气的多孔隙油层。
⑤油气在局部受力平衡下不断聚集起来——规模足够大时形成油气藏。
⑥盖层
7 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大庆油田、辽河油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主要是从地理意义或者行政管理上的命名。
8 陆相生油论:驳斥了中国贫油论,丰富了石油地质理论。
三、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
寻找石油的主要方法:地质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勘探(这四类方法往往综合使用)
3.1 地质勘探
以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藏学等理论为基础,对暴露在地标的地层及岩石进行研究,综合分析某地区的地质资料,对地区的含油气油井做出评价,指出含油气的有利地区。
地质勘探方法的优劣:
①优点:直接观察、成本较低、油苗找油
②缺点:缺乏地球物理勘探等资料、了解地下困难、勘探成功率低
3.2 地球化学勘探(化探)
埋藏在地下的油气,容易穿透上部盖层的岩层向地表微量渗透,从而使油气残留在地表介质中,比如岩石、土壤、水体、气体等,这种踪迹称为油气地球化学异常,地球化学异常可以预测含油气性。
化探的优劣:
优点:直接、成本低
不足:精度低、风险高
3.3 地球物理勘探(物探)
根据地质学与物理学原理,根据各种物理仪器在水面、地面观测地壳中的各种物理参数,从而推断和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的特点,以寻找可能的储油气圈闭。
特点:间接、省钱、准确
四种主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①重力勘探:利用岩石密度差异;
②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磁性差异;
③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电法差异;
④地震勘探:利用岩石弹性差异。
地震勘探已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方法:勘探精度高、能更加清新的确定构造形态埋藏深度、岩石性质
3.4 钻井勘探
优点:最直接,可取芯
不足:费用高,风险大
在钻探前需要进行物探,物探提供钻探井位综合分析确定油气储层
四、为什么说地球物理勘探是找油先锋?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根据地质学与物理学原理,根据各种物理仪器在水面、地面观测地壳中的各种物理参数,从而推断和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的特点,以寻找可能的储油气圈闭。
特点:间接、省钱、准确
四种主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①重力勘探:岩石密度不同引起重力差异,了解岩性和起伏状态,主要了解地壳深部结构和基底表面起伏,划分区域构造单元;在有利条件下可以了解沉积岩内部构造,寻找可能的含油气构造;该方法较简便、成本低,但勘探精度低;
②磁法勘探:磁性不同的岩石对同一磁铁的作用力不同,观测不同岩石磁性差异了解地下情况;可以分为地面磁法勘探和航空磁法勘探;该方法主要用于了解基底表面起伏、估计层积岩层厚度、划分区域构造单元,操作简便、成本低,勘探精度较低;
③电法勘探:导电性不同的岩石在相同的电压作用下具有不同的电流分布和电阻,该方法主要用于了解基底表面起伏,划分区域构造单元,在条件有利的地区了解沉积岩层内部构造;
在石油勘探中,电测深法、大地电流法和大地电磁法以及激发极化法应用较多,设备复杂、成本较高,但探测精度优。
④地震勘探:弹性性质不同的岩石勘探产生地震反射波和折射波,目前勘探技术、装备制造达到了地震先进水平,成为了世界石油地震勘探强国之一,精度高、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信息量丰富、应用最广泛。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1)陆上地震勘探:可控震源、检波器、地震仪器车
(2)海上地震勘探:地震拖缆、地震勘探船
地震勘探已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方法:勘探精度高、构造形态埋藏深度、岩石性质
地球物理勘探最靠前,作用最大,称为寻找油气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五、地震勘探的形成与发展
1 地震勘探方法的第一次革命:
晶体管、磁带、CDP技术为标志;
从光点记录到磁带记录让地震资料处理成为可能;
1956年CDP专利让地震资料更加清晰:CDP技术至今仍是提高地震信噪比的主要技术;
1954年地震可控震源(非炸药震源);
2 地震勘探方法的第二次革命:
以数字技术为标志(数字地震创始人:恩德斯安东尼·罗宾逊);
1970年开始应用地震数字偏移方法(信噪比和分辨率提高);
3 地震勘探方法的第三次革命:
二维地震剖面-三维地震数据体
1976年世界上第一次3D地震试验(新墨西哥与墨西哥湾,美国西方地球物理公司与GSI公司)标志着第三次革命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与解释标志着全面进入三维地震的时代
3D地震成像数据:空间分辨率高、显示灵活方便、可任意切片、偏移归为更精确
4 地震勘探方法的第四次革命:
全向量波场(或多分量)成像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多波多分量成像检测裂缝和底层圈闭让地质家和油藏工程师结合得更加紧密
5 地震勘探方法的第五次革命:
两宽一高——21世纪开始
两宽——宽频带、宽方位
一高——高密度
六、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奠基人
1 中国地球物理“三剑客”:翁文波、顾功叙、傅承义
2 翁文波院士(1912-1994):中国地球物理勘探奠基人:
1939年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任教;
中国第一次开设地球物理勘探课程;
…
1947年,陈宗器、顾功叙、王之卓、翁文波四位科学家发起创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1949年,筹备我国第一支石油地震勘探队,在上海浦东、苏州进行了地震勘探试验
1951年,组建中国第一个地震队
3 地球物理学家李庆忠(1930-):
1966年首次提出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及原理
1974年首创两步法三维地震偏移方法
1993年初版专著《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
4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马在田(1930-2011):反射地震学方法、偏移成像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