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openpnp - 手工修改配置文件(元件高度,size,吸嘴)

文章目录

    • openpnp - 手工修改配置文件(元件高度,size,吸嘴)
    • 概述
    • 笔记
      • parts.xml
      • packages.xml
    • 手工将已经存在的NT1,NT2拷贝出来改名
    • 备注
    • END

openpnp - 手工修改配置文件(元件高度,size,吸嘴)

概述

载入新板子贴片准备时,除了引入Named CSV文件,还要在openpnp中填写以下信息

  1. 元件高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于吸嘴带着元件落到板子上时,在吸嘴到板子的高度上减去元件高度,防止元件和板子的撞击,防止损坏元件(e.g. 将片式电容摔坏/摔裂了)

    载入坐标文件(Named CSV文件)后, 默认的元件高度为0,如果不填,即使是使用juki吸嘴(有Z方向的缓冲距离), 也有可能导致元件摔坏。

  2. 元件size
    这个size一般可以填写datasheet的元件size.
    在底部相机视觉检测开启时,用于检测元件是否从飞达吸取到了元件,防止向PCB空贴引起事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检测size时,有个size检测精度,可以填大点,只要检测到吸嘴上有元件就算成功。
    如果检测时,检测到的由pin组成的矩形和实际的元件size差太多,才根据实际检测结果, 手工去修改封装中的元件size.

当第一次贴某个具体板子,那么必须手工设置检查一次所有元件高度,元件size是否正确。
以后这个保存的openpnp配置文件夹,就可以用于贴这种板子了。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e.g. 设备重新标定过),导致载入坐标文件后,没有元件高度和size.
这时如果去手工填写这些值,无疑是浪费时间(因为以前填过啊)。

我在想,是否有简单的方法,可以恢复这些已知的值呢?
看了一下,这些值就在配置文件.xml中。
parts.xml 中有元件高度值。
packages.xml 中有元件size.

所以,当正常贴片后,将这个板子的配置文件夹(.openpnp2)备份一下压缩包,以后能用的上。
当贴同种板子时,如果载入坐标文件后,没有元件高度和size, 就可以从备份的同种板子的配置文件中手工恢复,比纯手工去查datasheet重新填这些值,那就方便太多了。

另外,新标定的设备配置,里面除了校验设备时用的NT1,NT2,并没有其他吸嘴。
如果手工添加503L, 503R … 507L, 507R, 也挺麻烦的,也想在配置文件中直接将已经存在的吸嘴配置拷贝过来改名

笔记

同名的.xml不能完全替换,只能手工替换需要的元件高度和size.
用BC4比较,找到需要的元件高度和size, 手工在BC4中的目标文件中修改, 然后用BC4直接保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直接就在比较结果区改,保存就行,很方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C4差别显示区如果差别只有我们想要的区别,直接用BC4提供的按钮,将整行都换了,比手工改还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BC4自带的搜索,在目标文件中查找,改起来更快

parts.xm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ackages.xm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手工将已经存在的NT1,NT2拷贝出来改名

将NT1/NT2随便拷贝出来,手工添加为503L, 503R … 507L, 507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节点 nozzle-tip 拷贝粘贴在 父节点中,将id和name改名为自己想要的名字(e.g. 503L, 503R … 507L, 507R), 这就方便多了。
弄完之后,再插入对应的吸嘴,将要用到的吸嘴再重新校验一下同心度就行。

备注

如果自己改openpnp配置时,一定要关掉openpnp, 因为在openpnp退出时,会重新覆盖生成这4个配置文件。
或者在openpnp关闭前,即使将自己修改的配置文件改名备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ND


http://www.kler.cn/a/373798.html

相关文章:

  • 嵌入式入门Day38
  • Dart语言的语法糖
  • css出现边框
  • Flink源码解析之:Flink on k8s 客户端提交任务源码分析
  • 个人博客搭建(二)—Typora+PicGo+OSS
  • SSM-SpringMVC-请求响应、REST、JSON
  • 应用层知识点总结1
  •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二)
  • Python变量类型
  • Kubernetes中的网络模型:Service、Ingress、Pod通信详解
  • 3D Gaussian Splatting代码详解(二):模型构建
  • 大数据面试题小汇总
  • 【51单片机】中断定时器原理解析 + 使用
  • 论文阅读-A gated cross-domain collaborative network for underwater object detection
  • 【热门主题】000015 大数据治理:开启数据价值新纪元
  • DEVOPS: 认证与调度
  • muduo库TcpConnection类源码解析——链接管理
  • 数学建模学习(130):使用Python基于模糊TOPSIS算法的多准则决策分析
  • 聆听用户声音的3个方法,挖掘客户真实潜在需求
  • 24年10月Google Play政策更新通知
  • 字符串逆序(c语言)
  • 在Android开发中实现静默拍视频
  • 数智时代:以低代码开发为催化剂 加速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 适配器模式适用的场景
  • PostgreSQL用load语句加载插件
  • Spring 设计模式之装饰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