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算法【Python版】第38篇——Boyer-Moore算法
本文目录
- 1 算法说明
- 2 算法示例
- 3 python代码
1 算法说明
Boyer-Moore算法由Robert S. Boyer和J. Strother Moore于1977年提出,旨在提高字符串匹配的效率。该算法在寻找固定模式的过程中,利用模式本身的信息,优化搜索过程,特别适合长文本中的模式查找。
算法原理
Boyer-Moore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当模式与文本不匹配时,可以利用模式中已匹配字符的信息,快速跳过不必要的比较,而不是逐字符地移动模式。它主要依赖于两个主要规则:
- 坏字符规则:当遇到不匹配时,将模式向右移动,使得文本中出现的坏字符与模式中最后出现的字符对齐。
- 好后缀规则:如果在模式中已经匹配的后缀部分出现了,则可以根据该后缀的信息决定模式的移动。
算法步骤
- 预处理模式:
- 生成坏字符表:记录模式中每个字符最后出现的位置。
- 生成好后缀表:记录模式中每个后缀的匹配信息。
- 搜索过程:
- 从文本的起始位置开始,将模式与文本进行比较。
- 如果匹配成功,继续比较下一个字符;如果不匹配,则根据坏字符规则和好后缀规则决定模式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