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B树
B树(B-Tree)是一种自平衡的多叉搜索树,广泛应用于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中,以便高效地进行数据存储和检索。它的设计目标是减少磁盘I/O操作,使得在大量数据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进行快速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B树的特点
- 节点存储多个元素:每个节点可以存储多个元素,而不是像二叉搜索树那样每个节点只能存储一个元素。
- 多叉结构:每个节点有多个子节点,称为多叉树,而不是二叉树。
- 所有叶子节点在同一层:B树的所有叶子节点都在同一层,保证了树的平衡性,从而避免退化成线性结构。
- 节点元素有序:在一个节点内部,元素按顺序排列,并且节点内部的元素遵循左小右大的性质。
- 高效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B树的高度较低,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可以在 O(log n) 的时间复杂度内完成。
B树的定义
B树通常定义为一棵平衡的多路搜索树,并用一个整数 m 表示其阶数,即每个节点最多有 m 个子节点。B树的定义包括以下几条规则:
- 每个节点最多包含 m - 1 个关键字和 m 个子节点。
- 每个非根节点至少包含 ⌈m/2⌉−1 个关键字和 ⌈m/2⌉ 个子节点。
- 根节点至少包含 1 个关键字,特殊情况除外(当树为空时,根节点没有关键字)。
- 所有叶子节点都在同一层,即 B 树的高度是均匀的。
- 每个节点的关键字从小到大排序,并且遵循左小右大的原则。每个关键字 k 的左子树的所有关键字都小于 k,右子树的所有关键字都大于 k。
B树的操作
1. 查找
在 B 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从根节点开始,逐层向下进行查找,直到找到元素或到达叶子节点。查找过程类似于多路查找树,利用节点内的有序性,通过比较关键字大小确定子树的方向。
2. 插入
插入时,首先找到元素应该插入的叶子节点,然后在该节点中插入。如果该节点的关键字数量超过上限(即 m - 1),则需要进行“分裂”操作,将中间的关键字上移至父节点,并将当前节点分裂成两个节点。如果父节点也超出限制,则继续向上分裂,直到根节点。如果根节点分裂,则树的高度增加一层。
插入操作可以总结为以下步骤:
- 找到要插入的位置,将新元素插入该节点。
- 如果节点超出容量限制,分裂该节点,将中间关键字上移。
- 如果父节点也超出容量限制,递归向上分裂,直到根节点。
3. 删除
删除操作较为复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删除的元素在叶子节点中:直接删除该元素。如果删除后节点元素少于下限(即 ⌈m/2⌉−1 个元素),则需要进行合并或借用操作。
- 删除的元素在非叶子节点中:找到删除元素的前驱或后继,用前驱或后继替代要删除的元素,然后从叶子节点删除前驱或后继元素,最后处理该叶子节点的合并或借用问题。
- 合并或借用:如果删除导致节点元素少于下限,尝试向兄弟节点借用一个元素。如果兄弟节点没有多余元素,则将当前节点与兄弟节点合并,递归处理父节点的合并或借用问题。
B树的应用场景
B树主要用于存储在磁盘上的大数据集合,它能够将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磁盘访问次数控制在 O(log n) 级别,这使得 B 树在数据库和文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体应用场景包括:
- 数据库索引:B树结构适合于实现数据库的多级索引,可以高效地进行范围查询、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的目录管理、文件分配表等都使用 B 树结构来存储文件信息,以实现快速存取。
- 其他持久化存储系统:需要高效的读取和写入操作的系统中(例如键值存储、NoSQL 数据库),B 树及其变种(如 B+树)也是常用的数据结构。
B树的变种:B+树
B+树是 B 树的一种改进版本,具有以下特点:
- 所有关键字都存储在叶子节点中:非叶子节点只存储索引信息,不存储数据本身。
- 叶子节点形成一个链表:B+树的叶子节点按照关键字的顺序形成一个链表,支持高效的范围查询。
- 查询效率更高:在 B+树中,所有的查询操作最终都会落到叶子节点,从而使得查询效率更高。
B+树更适合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索引,因为它支持高效的范围查询和顺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