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地区变电站电气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需要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符合统计和潮流计算来为主变压器选型提供数据依据。根据行业设计规范和本次任务要求,最终确定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型式。根据规范、各电压等级接线回路数和设计要求对主接线方案进行选择,对比各方案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来确定主接线方案。接着需要进行短路计算和设备校验,为各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配置提供数据依据。
关键词:变电站;潮流计算;负荷统计;短路计算
主接线设计
2.1 主接线方案的基本原则
电力工程设计要遵循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使设计成果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和符合国情,尽可能的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材料、工艺等。变电站主接线的设计,要以工程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规程规范,统筹兼顾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不可一味的追求可靠性而忽略了工程造价指标。为了响应电网推行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加快电网工程建设的进度和效率,提升后期电网的运行维护效率,我们本次变电站主接线设计要向典型设计靠拢。
负荷统计及主变压器选择
3.1负荷统计
负荷统计是为了选择出既能满足当前负荷需求又能满足未来几年负荷增长的变压器。根据原始数据可得知,本次设计中的110kV负荷不经过主变压器降压,属于“飞跃”工旅,因此不需要对110kV负荷进行统计。由于原始数据只给到了近期负荷,所以本次负荷统计按近期负荷计算。根据原始数据,线损率取8%。
3.1.1 35kV和10kV负荷统计
短路电流的计算
1 系统接线图与系统阻抗图
按照最大运行方式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两回电源线路并列、2台主变高低压三侧并列的运行方式。
图1 系统接线图
图2 系统阻抗图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GB50060-200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2]戈东方.《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S].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
[3]刘介才.《工厂供电》第四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输配电设备手册》[S].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张儒,胡学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与运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6]王渊峰,廖荣德.《AutoCAD 2009 中文版电气设计实例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蒋燕,王少杨,封芸.基于递归等权组合模型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 24(1): 151-155.
[8]张超.配电网规划后评估方法和实用软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3.
[9]王继成.城市配网负荷预测方法分析与应用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3. (1):64-65.
[10]宋立.接地装置及其运行维护[J].科技信息, 2013, (20): 363-363.
[11]戴文彬.智能计算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 2013.
[12]廖伟.110k V 红岩变接地系统优化设计与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 2010.
[13]彭宇辉.降低输电线路接地电阻的方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5): 141-141.
[14]王翔.110k V 板闸输变电工程规划与设计[D].镇江:江苏大学, 2012.
[15]刘鲲鹏.220k V 高压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要点探讨[J].动力与电气工程,2011, (9):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