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工程师-快速记忆GB17859中的五个安全保护等级
为了快速记忆GB17859中的五个安全保护等级,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口诀记忆法
口诀:
“一自主,二审计,三标四结五验证”
(1级自主、2级审计、3级标记、4级结构化、5级验证)
逐级解析与联想记忆
-
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
- 关键词:自主
- 联想:用户自己管理权限,如设置密码、分配访问权限。
- 特点:基础防护,用户主导安全设置。
-
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 关键词:审计
- 联想:系统开始记录操作日志(如登录、文件修改),便于事后追溯。
- 特点:引入审计机制,增强监控能力。
-
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
- 关键词:标记
- 联想:数据贴标签(如“机密”“公开”),强制访问控制。
- 特点:基于标签的权限管理,提升数据分类保护。
-
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
- 关键词:结构化
- 联想:系统架构分层设计,各模块安全隔离(如安全域划分)。
- 特点:整体安全设计,强调系统层次化防护。
-
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 关键词:验证
- 联想:多重身份验证(如生物识别、动态口令),确保访问者可信。
- 特点:最高级防护,包含验证、监控、故障恢复等机制。
对比表格辅助记忆
等级 | 名称 | 核心机制 | 关键功能 |
---|---|---|---|
1 | 用户自主保护级 | 自主访问控制 | 用户自行管理权限 |
2 | 系统审计保护级 | 审计跟踪 | 记录操作日志,事后追溯 |
3 | 安全标记保护级 | 强制访问控制(标签) | 数据分类与标签化管控 |
4 | 结构化保护级 | 结构化设计 | 系统模块化,安全接口隔离 |
5 | 访问验证保护级 | 多因素验证与可信路径 | 严格身份验证,系统自愈能力 |
考试要点提醒
- 顺序不能错:从1到5,安全能力逐级增强。
- 核心机制:1级自主、2级审计、3级标记、4级结构、5级验证。
- 常见混淆点:第三级(标记)与第四级(结构)的区别,前者侧重数据标签,后者强调整体架构安全。
通过口诀结合联想法,反复复述每个级别的关键词和特点,能够高效记忆这一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