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一些RLHF的平替汇总

卷友们好,我是rumor。

众所周知,RLHF十分玄学且令人望而却步。我听过有的小道消息说提升很大,也有小道消息说效果不明显,究其根本还是系统链路太长自由度太高,不像SFT一样可以通过数据配比、prompt、有限的超参数来可控地调整效果。

但也正是因为它的自由度、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范式和性价比更高的标注成本,业内往往认为它会有更高的效果天花板。同时我最近看OpenAI的SuperAlignment计划感受颇深,非常坚定地认为scalable的RLHF(不局限于PPO)就是下一步的大突破所在。

所以我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带大家梳理一下最近的RLHF平替工作,探索如何更稳定地拿到效果。

RLHF链路可以分为两个模块,RM和RL,这两个模块各有各的问题:

  • RM:对准确率和泛化性的要求都很高,不然很容易就被hack到(比如输出某个pattern就给高分)。但业内普遍标注数据的一致率只有70%左右,数据决定效果天花板,如何让RM代表大部分人的判断、且能区分出模型结果的细微差异,难难难。这也是RLHF方法没法规模化起来的主要瓶颈

  • RL:奖励太稀疏(最后一步才拿到句子分数,不像SFT一样有真实的token-level监督信号)、PPO超参数非常多,导致效果很不稳定

针对上述两个模块的问题,学术界大佬们各显神通,大概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 没得商量,不做RL了,选择性保留RM:比如RRHF、DPO,这类方法可以直接在RM数据上优化语言模型,但如果想提升效果,需要用自身模型采样,得再引入一个RM,比如RSO、SCiL、PRO等。又或者直接用RM采样的数据做精调,比如RAFT、Llama2等

  • 用其他RL算法:比如ReMax、Decision Transformer

下面我们就逐一盘盘这些方法以及他们给出的有用结论。

不做RL了

RRHF

RRHF: Rank Responses to Align Language Models with Human Feedback without tears

RRHF是阿里在今年年初(2023.04)发布的工作,它的做法是直接在RM数据山优化LM,让chosen回答的概率大于rejected回答的概率。

3cdb8750d6c378a68a290a0210f68fee.png
RRHF

在具体实现上,就是计算句子的条件概率后加一个ranking loss:

9354be5b214f574336188c07bebd31bc.png
RRHF loss

但在实践中,作者发现只用ranking loss会把模型训崩溃,所以又加了SFT loss。从消融实验可以看到加了rank loss确实对模型效果有一些提升:

e391fe43244a4166662f821d79929ac1.png

最终在HH数据集上,作者提出的RRHF平均得分略好于PPO(-1.02 vs -1.03),效果差距不是太大,但该方法主打一个便捷稳定。

同时作者也在实验中尝试了不同的数据采样策略:

  1. 直接用开源RM的数据

  2. 用自己的模型生成response,用开源RM进行排序,做出新的RM数据

  3. 循环执行2,类似强化的思维不断靠自身采样到更好的答案

最后的结论也比较符合直接,是3>2>1。

Preference Ranking Optimization for Human Alignment

后续阿里(非同作者)在2023.06又提出了一个PRO方法,核心思想跟RRHF接近,但有两个不同:

  1. 选用了更多负例,不止停留在pair-wise

  2. 给不同负例不同的惩罚项(比如分数差的多就拉大一些)

19d31e97ad644cd9e235c40c914dffa4.png
PRO

同时也加上了SFT loss,最终效果比RLHF和RRHF都有些提升。

DPO

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Your Language Model is Secretly a Reward Model

DPO是斯坦福在2023.05底提出的工作,主打一个硬核,直接从PPO公式推出了一个平替方案,虽然最终loss呈现的思想跟RRHF接近(chosen句子概率>rejected句子概率),但同时带有一个SFT模型的约束,可以保证在不加SFT loss的情况下训练不崩溃(个人猜测)。

5b0a7e2afe2eb4eea10d52b37e7f6005.png
DPO

作者在公开的几个RM数据集上都做了实验,可以发现DPO对超参数的敏感度更低,效果更稳定,且奖励得分优于RLHF。

同时,微软在2023.10月的一篇工作[1]上也对DPO做了进一步的探索。考虑到排序数据成本,他们直接默认GPT4 > ChatGPT > InstructGPT,实验后得到以下结论:

  1. 用DPO在 GPT4 vs InstructGPT 上训练的效果 > 直接在GPT-4数据精调的效果

  2. 先在简单的pair上训练后,再在困难的pair上训练会有更好的效果

RSO

Statistical rejection sampling improves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上面介绍了两种ranking思想的loss,具体哪种更好一些呢?DeepMind在2023.09月份的一篇RSO[2]工作中进行了更系统的对比,得到了以下结论:

  1. DPO(sigmoid-norm) loss效果略好,但更重要的是增加SFT约束,可以看表中没加约束的hinge loss效果很差,但加了约束后则能接近DPO

  2. 另外重要的还有采样策略,比如要优化模型A,最好用模型A生产的结果,去做pair标注,再训练A,比用模型B生产的数据训练A更好。这跟RRHF的结论也比较一致,更接近「强化」的思想

e7bba8b68fb7baca4f95fae18f543cef.png
RSO实验结果

同时作者提出了另外一种RSO(Rejection Sampling Optimization)的采样方法,实验发现有2个点左右的提升。

Rejection Sampling + SFT

拒绝采样是一种针对复杂问题的采样策略[3],可以更高效地采样到合适的样本,进行复杂分布的估计。最近也有很多方法,利用RM进行拒绝采样,直接用采样出的数据对模型做SFT。

Llama 2: Open Foundation and Fine-Tuned Chat Models

LLama2就很好地使用了拒绝采样,先问问地训RM,再用RM筛选出当前模型最好的结果进行SFT。论文发出时他们一共把llama2-chat迭代了5轮,前4轮都是用的拒绝采样,只有最后一轮用了PPO,可以看到相比ChatGPT的胜率一直在提升:

7c98a32df087ebd3138d8fcd8cb437a4.png

不过从RLHF v5(no PPO)和RLHF v5(with PPO)来看,RL还是能有很大的效果收益。

这种方法还有很多变体可以探索,比如港大在2023.04提出的RAFT[4],就是选取多个样本进行后续精调。同时采样策略也可以进行一些优化,比如上面提到的RSO。

用其他RL算法

ReMax

ReMax: A Simpl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ethod for Align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ReMax是港中文在2023.10提出的工作,核心是对RLHF中RL阶段的PPO算法进行了简化。

强化的难点是怎么把多步之后的最终目标转化成模型loss,针对这个问题有不同解决方案,目前OpenAI所使用的RL策略叫PPO[5],是他们自己在2017年提出的一个经典RL算法(OpenAI早期真的做了很多强化的工作)。

但ReMax的作者认为,PPO并不适用于语言模型的场景:

  1. 可以快速拿到句子奖励:传统RL的长期奖励获取可能会比较昂贵,比如必须玩完一局游戏、拿起一个杯子,而RLHF在有了RM后可以快速拿到奖励

  2. 确定性的环境:传统RL中,环境也是变化的,同一个场景+动作可能拿到不同奖励,而在语言模型中,给定上下文和当前结果,下一步的状态也是确定的,RM打分也是确定的

上面两点在传统RL中会造成学习不稳定的问题,因此PPO使用了Actor-Critic网络,即引入一个「助教」来给模型的每一步打分,而作者认为在语言模型上可以省去。

cc6e9a1f6f7d4725d6991b47ef5075a3.png
ReMax

因此,作者提出用强化中的REINFORCE算法来代替PPO,去掉了Critic模型,但作者在实验中同样发现了梯度方差较大优化不稳定的问题,于是增加了一项bias来降低方差,命名为ReMax算法。

由于资源受限,作者没跑通7B的PPO实验,只对比了1.3B的ReMax和PPO,效果显示ReMax更好一些:

7dcaba854a5e645156fee110c78fffc0.png
ReMax效果

除了效果提升之外,由于去掉了一个要训练的模型,在显存占用和训练速度上都有提升。

Offline RL: Decision Transformer

上面我们说的PPO、REINFORCE都是Online RL,需要一个虚拟环境,通过互动拿到奖励,再进行学习。相对的,Offline RL是指直接拿之前和环境互动的数据来学习。

Aligning Language Models with Offlin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

这篇是英伟达在2023.08提出的工作,探索了MLE、用reward做回归、DT(Decision Transformer)三种离线强化算法,最终发现DT的效果更好。

Decision Transformer是一个2021 RL Transformer的开山之作,但NLPer一看就懂:

55e3568db130e1ce58958c176bb7c725.png
Decision Transformer

它的核心思想是把奖励、状态作为输入,让模型预测动作,从而建模三者之间的关系。比如模型训练时见过1分的答案,也见过5分的,那预测时直接输入<reward>5.0让它给出最好的结果。

这样训下来效果居然还不错,也超过了PPO:

47aa44a7c0468f58579c722821dbb3f3.png
DT效果

SteerLM: Attribute Conditioned SFT as an (User-Steerable) Alternative to RLHF

没想到的是,英伟达不同团队在2023.10月又推出了一篇SteerLM的工作,与DT的思想类似,但会把奖励分为不同维度,比如质量、帮助性等等。

ce60948c6b77d9a4bce1c3c3702465af.png
SteerLM

具体做法:

  1. 通过人工标注的各个维度打分,训练一个打分模型

  2. 用打分模型对更多数据打分

  3. 精调一个SFT模型,可以做到输入prompt、目标分数,输出符合分数的结果

  4. 用第三步的模型生产更多答案,再打分,如此循环

最终的效果也是好于RLHF(PPO哭晕在厕所):

5b1bf4e731aed57877ce79bec24c03d8.png
SteerLM效果

总结

以上就是我最近关注的RLHF平替方法,虽然可走的路很多,但很难有一个可靠且全面的效果对比,毕竟RLHF本身就难训不稳定,几百条数据下波动几个点很正常,而且无论是自动测评还是人工测评都会带有bias。

但对于资源有限的团队来说,平替方案不失为一种选择。

参考资料

[1]

Contrastive Post-train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on Data Curriculum: https://arxiv.org/abs/2310.02263

[2]

Statistical rejection sampling improves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https://arxiv.org/pdf/2309.06657.pdf

[3]

理解Rejection Sampling: https://gaolei786.github.io/statistics/reject.html

[4]

RAFT: Reward rAnked FineTuning for Generative Foundation Model Alignment: https://arxiv.org/abs/2304.06767

[5]

PPO: https://arxiv.org/pdf/1707.06347.pdf

a0022f25eab886b2218d09c47b40e3cf.jpeg


我是朋克又极客的AI算法小姐姐rumor

北航本硕,NLP算法工程师,谷歌开发者专家

欢迎关注我,带你学习带你肝

一起在人工智能时代旋转跳跃眨巴眼

「彩蛋:你能找到几个同厂不同组的相近工作7f32338193390ffe0eb48641d0dfcda5.png07cddb428b6187bb73e1651d114ed08d.png


http://www.kler.cn/a/134049.html

相关文章:

  • 【大数据学习 | flume】flume的概述与组件的介绍
  • git下载慢下载不了?Git国内国外下载地址镜像,git安装视频教程
  • 代码修改材质参数
  • HTTP 客户端怎么向 Spring Cloud Sleuth 传输跟踪 ID
  • 简单叙述 Spring Boot 启动过程
  • 向日葵软件Windows系统连接苹果系统(MacOS)的无反应问题解决办法
  • c语言常见的面试问题
  • Qt HTTP 摘要认证(海康球机摄像机ISAPI开发)
  • C语言——1.入门须知
  • TikTok与媒体素养:如何辨别虚假信息?
  • SpirngBoot + Vue 前后端分离开发工具代码
  • 阶乘算法优化
  • curl网络请求命令
  • milvus数据库索引管理
  • ClickHouse查看执行计划
  • CI/CD -gitlab
  • Notepad+正则表达式使用方法
  • ubuntu20编译ffmpeg3.3.6
  • Python实现视频字幕时间轴格式转换
  • 16. @PostConstruct注解和开关原理(验证码开关、IP开关)
  • 流量4----4
  • 【Java 进阶篇】JQuery 事件绑定:`on` 与 `off` 的奇妙舞曲
  • fully_connected与linear
  • C++学习 --vector
  • Linux 零拷贝splice函数
  • 【C++】入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