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通信中的同步方式(Synchronous)与异步方式(Asynchronous)stty -F设置波特率
文章目录
- 串行通信中的同步方式与异步方式
- 概述
- 同步串行通信
- 基本原理
- 数据帧结构
- 技术挑战
- 1. 时钟同步: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时钟的同步是同步通信中的一个关键技术挑战。
- 1. 共享的时钟信号
- a. 独立的时钟线
- b. 无线时钟同步
- 2. 编码方式
- 3. 帧同步
- 4. PLL(相位锁环)
- 5. 时钟恢复算法
- 6. 参考时钟源
- 总结
- 2. 错误检测:在连续的数据流中,发现和纠正错误比异步通信更复杂。
- 3. 长距离通信问题:在长距离通信中,同步信号可能会因为信号衰减而失真。
- 应用实例
- 异步串行通信
- 基本原理
- 数据帧结构
- 技术挑战
- 1. 波特率匹配: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设置相同的波特率才能正确传输数据。
- 2. 字符间间隔:数据传输不是连续的,每个字符的传输之间可能有不确定的时间间隔。
- 3. 噪声敏感性:由于起始和停止位的存在,异步通信对噪声更敏感,容易出错。
- 应用实例
- 总结
串行通信中的同步方式与异步方式
概述
串行通信是计算机世界中的一种基本数据传输方式,它按位序列传输数据。在串行通信中,有两种主要的数据同步方法:同步(Synchronous)和异步(Asynchronous)。这两种方式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
同步串行通信
基本原理
同步串行通信依靠一个共享的时钟信号来同步发送端和接收端。在此过程中,数据以连续的流形式传输,不需要开始和停止位。发送和接收设备必须事先协商好传输速率,并实时同步它们的时钟。
数据帧结构
在同步通信中,数据通常被组织成帧。每个帧可以包含多个字节,并由一个特定的标志序列(如8位模式01111110
)来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这些帧之间没有间隔,因此效率较高。
技术挑战
1. 时钟同步: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时钟的同步是同步通信中的一个关键技术挑战。
为了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时钟的同步,有以下解决办法:
1. 共享的时钟信号
共享的时钟信号指的是发送方和接收方都依赖同一个时钟信号来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时机。这个共享时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a. 独立的时钟线
在某些接口标准(如SPI)中,除了数据线之外,还有一条专门的时钟线(SCLK),用于传输时钟信号。接收方根据这个时钟信号来确定何时读取数据线上的数据。
b. 无线时钟同步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GPS或者某些无线网络技术,可以通过特殊的信号或协议来同步不同设备间的时钟。
2. 编码方式
在没有单独时钟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特殊的编码方式将时钟信息编码到数据中。例如,曼彻斯特编码会在每个比特的中间点引入一个电平变化,这个变化可以被用作时钟同步的信号。
3. 帧同步
在某些协议中,每个数据包的开始会有一个特定的帧同步序列(例如,在HDLC协议中使用特定的标志字节0x7E)。接收方通过识别这个序列来实现对整个数据帧的同步。
4. PLL(相位锁环)
接收方使用PLL技术来调整本地振荡器,以匹配发送方的时钟信号。这样,即使没有直接的时钟线,接收方也可以从数据流中恢复出时钟信号,并与发送方保持同步。
5. 时钟恢复算法
一些高级的串行通信系统使用复杂的时钟恢复算法来动态调整本地时钟,使其与接收到的数据流同步。这些算法通常基于统计分析和信号处理技术。
6. 参考时钟源
在一些设计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可能都有访问到一个共同的、精确的参考时钟源,如原子钟或GPS时钟。他们各自根据这个参考时钟来校准自己的本地时钟,从而达成同步。
总结
共享的时钟信号是确保同步串行通信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大幅度降低数据误码率,并提高通信效率。然而,共享时钟信号的实现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因此需要在设计时权衡利弊。
2. 错误检测:在连续的数据流中,发现和纠正错误比异步通信更复杂。
3. 长距离通信问题:在长距离通信中,同步信号可能会因为信号衰减而失真。
应用实例
同步串行通信常用于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场合,如光纤通信、高速局域网等。
// 伪代码表示同步通信的时钟同步过程
initialize PLL()
while (communication is active) {
sample incoming data stream
adjust PLL based on data pattern
synchronize clock signal with PLL output
}
异步串行通信
基本原理
与同步通信不同,异步通信不依赖于共享的时钟信号。每个字符或数据单元以独立的格式传输,通常前面有一个起始位,后面跟着一个或多个停止位。
数据帧结构
异步通信中的数据帧结构相对简单。一个典型的数据帧包括:
- 起始位(通常为0)
- 数据位(5到9位)
- 可选的奇偶校验位
- 停止位(一个或多个,通常为1)
技术挑战
1. 波特率匹配: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设置相同的波特率才能正确传输数据。
波特率的配置通常在设备初始化时完成,下面是一个配置串口波特率的示例命令(Linux环境下):
stty -F /dev/ttyS0 9600
该命令使用了stty
程序,这是一个用于改变和打印终端行设置的常用工具。
以下是命令各个部分的详细说明:
-
stty
: 是“set terminal type”的缩写,它用于更改和显示终端接口的各种设置。 -
-F /dev/ttyS0
: 这部分指定了要操作的设备文件。-F
选项后面跟着的是设备文件路径,其中/dev/ttyS0
通常代表系统中的第一个物理串行端口。如果你的系统有多个串行端口,它们可能会被表示为/dev/ttyS1
,/dev/ttyS2
等。 -
9600
: 这是波特率设置,表示每秒传输的符号数(即比特率)。在这个例子中,9600
意味着串行端口被配置为以9600波特的速率进行通信。
因此,整个命令stty -F /dev/ttyS0 9600
的含义是将名为/dev/ttyS0
的串行端口配置为9600波特的传输速率。这个设置对于连接到该串行端口的设备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发送和接收设备必须在相同的波特率下操作才能正确地通信。如果波特率不匹配,数据可能会被错误地解释,导致通信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波特率外,stty
命令还可以用来设置奇偶校验、数据位数、停止位数以及流控等多种串行通信相关参数。
2. 字符间间隔:数据传输不是连续的,每个字符的传输之间可能有不确定的时间间隔。
3. 噪声敏感性:由于起始和停止位的存在,异步通信对噪声更敏感,容易出错。
应用实例
异步串行通信广泛应用于低速设备的通信,如鼠标、键盘和其他串行外设。
// 伪代码表示异步通信的数据接收过程
initialize serial port with baud rate
while (data is available) {
wait for start bit
read data bits
if (parity bit is present) {
check parity
}
verify stop bit
if (data frame is valid) {
process data
}
}
总结
同步和异步串行通信各有其优势和应用场景。同步通信适用于需要高速、连续数据流的场合,而异步通信则更适用于低速、不连续数据传输的场景。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挑战对于设计有效和可靠的通信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