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无线终端ZWS云应用(二)—DTU云的环境监测行业应用

CATCOM-100智能网联DTU终端结合ZWS云平台,解决了传统环境监测的痛点,支持将环境监测设备的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从而实现了设备的远程监控。

应用场景

由于传统环境监测方法需要人工现场采集数据,且监测点分散、分布面积广,尤其在环境恶劣地区,难以短时间内获取准确的污染排放情况,因此环保部门需要一个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让环保部门能够更有效地收集和分析环境数据,从而采取更加精准和及时的污染治理措施。

CATCOM-100智能网联DTU终端

结合ZWS云平台,解决了传统环境监测的痛点,通过将监测设备的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从而实现了对环境的远程监控。CATCOM-100能够适配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将包括PM2.5、温湿度、一氧化碳等关键环境指标迅速传送至物联网云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电脑端或移动端访问实时更新的环境数据,从而迅速洞察各地区的污染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应对环境污染问题。 

acbffd6f7f0188f6bc728cbe9384473e.jpeg

落地案例

在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 CATCOM-100 DTU和ZWS云平台被有效结合使用,提高了监测效率和准确性。该项目覆盖了城市的主要工业区、居民区和交通要道,旨在监测和分析空气质量,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污染问题。

CATCOM-100作为智能DTU网联终端,被部署在各个环境监测点。这些监测点配备了多种气体检测传感器,包括PM2.5、温度、湿度、一氧化碳等传感器。CATCOM-100的作用是将这些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ZWS云平台。

8b52ef70238cc675743ab380a73e30e4.jpeg

1. 远程设备管理

ZWS云平台还提供了远程维护管理功能。环保部门可以远程管理设备,查看设备分布以及上下线情况。这有助于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e83f7ce88dd91cd3983623981c02b6ad.jpeg

2. 远程监测数据

在ZWS云平台上,可以远程监测环境数据。通过电脑端和小程序,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各地区的环境监测数据,包括PM2.5浓度、温度、湿度等关键指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快速了解污染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42d3c1a0689bf6e183365f079a00418d.jpeg

3. 报表管理

最后,ZWS云平台还支持导出每日/月/年的报表。这些报表可以帮助环保部门呈报地区环境质量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当发现某地区的PM2.5浓度超标时,可以及时发布预警,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源排放。

5280f1c684b24b671ffafe7901f5fd35.jpeg


http://www.kler.cn/a/282574.html

相关文章:

  • pytest在conftest.py中实现用例执行失败进行截图并附到allure测试报告
  • C++各类函数评点+详解
  • Linux下编译安装Nginx
  • 「Mac玩转仓颉内测版5」入门篇5 - Cangjie控制结构(上)
  • 如何在 Ubuntu 上 部署 OceanBase
  • Array数组方法
  • Qt第二课----信号和槽
  • python把dbc转换成excel
  • 在Ubuntu 18.04上安装Linux、Nginx、MySQL、PHP(LEMP堆栈)的方法
  • 使用LinkedHashMap实现固定大小的LRU缓存
  • 【分享】7-Zip解压缩软件的4个功能模块
  • HarmonyOS NEXT未成年人模式无缝联动所有应用,过滤非适龄内容
  • centos中yum安装时提示Cannot find a valid baseurl for repo: base/7/x86_64 出现仓库源问题
  • 大模型知识检索RAG业务实践实践(初级篇)
  • 基于SpringBoot+Vue+MySQL的图书管理系统
  • Spring框架:从依赖注入到微服务
  • HTML5有格调的个人介绍网站源码
  • 产品经理如何提升系统思考能力
  • 商业律师事务所借助 DocuSign 解决方案加快了 QES 和身份识别流程 | 电子签约律师事务解决方案
  • Kotlin内联函数
  • BeautifulSoup:Python网页解析库详解
  • 数据结构(邓俊辉)学习笔记】串 14——BM_GS算法:构造gs表
  • Linux文件和目录常用命令
  • 探索OpenCV:图像处理基础与实践
  • 基于STM32开发的智能灌溉系统
  • day31-测试之性能测试工具JMeter的功能概要、元件作用域和执行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