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kubernetes 高可用集群搭建

在生产环境中部署 Kubernetes 集群时,确保其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 HA)是至关重要的。高可用性不仅意味着减少服务中断时间,还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搭建一个高可用的 Kubernetes 集群,包括必要的组件配置和最佳实践。

什么是 Kubernetes 高可用集群?

Kubernetes 高可用集群是指通过冗余设计来消除单点故障(SPOF),从而保证整个系统即使在部分组件或节点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实现高可用性的关键在于:

  • 多主架构:至少三个 Master 节点以防止因单一控制平面节点故障导致的服务不可用。
  • 负载均衡器:用于分发 API Server 请求到不同的 Master 节点上。
  • Etcd 集群:作为 Kubernetes 的分布式键值存储,也需要配置为高可用模式。

准备工作

硬件与网络要求

为了构建一个稳定的 Kubernetes 高可用集群,你需要准备以下资源:

  • 至少三台物理机或虚拟机作为 Master 节点。
  • 根据需求添加若干 Worker 节点。
  • 所有节点之间需要具备良好的网络连接,并且能够互相访问。
  • 每个节点应有足够的计算资源(CPU、内存)、存储空间以及网络带宽。

软件环境

确保所有节点都安装了相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并且已预先安装 Docker 或其他容器运行时。此外,还需要安装 kubeadm、kubelet 和 kubectl 工具。以下是基于 Ubuntu 的安装命令示例: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y apt-transport-https curl
curl -s https://packages.cloud.google.com/apt/doc/apt-key.gpg | sudo apt-key add -
cat <<EOF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kubernetes.list
deb https://apt.kubernetes.io/ kubernetes-xenial main
EOF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sudo apt-mark hold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步骤一:设置负载均衡器

由于 Kubernetes 控制平面组件(如 API Server)必须始终可访问,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负载均衡器来分配流量到多个 Master 节点上的 API Server 实例。可以使用硬件负载均衡器,也可以选择软件解决方案如 HAProxy 或 Keepalived。

这里以 HAProxy 为例,简要介绍配置步骤:

  1. 安装 HAProxy:

    sudo apt-get install haproxy
  2. 编辑 /etc/haproxy/haproxy.cfg 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frontend k8s-api
        bind *:6443
        default_backend k8s-api-backend
    
    backend k8s-api-backend
        server master1 <master1-ip>:6443 check
        server master2 <master2-ip>:6443 check
        server master3 <master3-ip>:6443 check
  3. 重启 HAProxy 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haproxy

步骤二:初始化第一个 Master 节点

选择其中一个 Master 节点执行初始化操作:

sudo kubeadm init --control-plane-endpoint "<LOAD_BALANCER_DNS>:<PORT>" --upload-certs

这里的 --control-plane-endpoint 参数指向之前配置的负载均衡器地址。

初始化完成后,按照提示执行以下命令以便于本地管理集群:

mkdir -p $HOME/.kube
sudo cp -i /etc/kubernetes/admin.conf $HOME/.kube/config
sudo chown $(id -u):$(id -g) $HOME/.kube/config

步骤三:加入其他 Master 节点

在每个额外的 Master 节点上运行以下命令加入集群:

sudo kubeadm join <LOAD_BALANCER_DNS>:<PORT> --token <TOKEN>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HASH> --control-plane --certificate-key <CERTIFICATE_KEY>

注意替换 <LOAD_BALANCER_DNS><PORT><TOKEN><HASH><CERTIFICATE_KEY> 为实际值。这些信息可以在首次初始化 Master 节点后从输出中获取。

步骤四:配置 Etcd 集群

Etcd 是 Kubernetes 的后台存储系统,同样需要配置为高可用模式。可以通过 kubeadm 自动化这一过程,或者手动设置独立的 Etcd 集群。

若采用自动化方式,则在初始化第一个 Master 节点时,kubeadm 会自动创建一个包含所有 Master 节点的 Etcd 集群。如果希望手动配置,请参考 etcd 官方文档进行详细设置。

步骤五:加入 Worker 节点

最后,将 Worker 节点加入集群:

sudo kubeadm join <LOAD_BALANCER_DNS>:<PORT> --token <TOKEN>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HASH>

确保所有 Worker 节点都成功加入集群。

结语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对 Kubernetes 高可用集群或其他相关话题有任何疑问或见解,欢迎继续探讨。


http://www.kler.cn/a/532796.html

相关文章:

  • 鼠标拖尾特效
  • Kafka分区策略实现
  • frida 入门
  • 深入理解Spring框架的核心概念与使用
  • 在Mac mini M4上部署DeepSeek R1本地大模型
  • VSCode设置内容字体大小
  • 文献学习笔记:中风醒脑液(FYTF-919)临床试验解读:有效还是无效?
  • git进阶--1---HEAD、工作树和索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git进阶--3---git pull和git fetch的区别与联系
  • git进阶--2---冲突的产生和解决
  • 第九篇:NoSQL 数据库与大数据
  • 【Unity踩坑】Unity项目管理员权限问题(Unity is running as administrator )
  • kubernetes-部署性能监控平台
  • Hive on Spark优化
  • 解锁动态规划的奥秘:从零到精通的创新思维解析(7)
  • 【C#】Process、ProcessStartInfo启动外部exe
  • C++11新特性之long long超长整形
  •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 20250108慧能科技前端面试
  • 如何在 Python 中创建表的完整指南,常见功能及问题解决方案有哪些?
  • Web - CSS3浮动定位与背景样式
  • 备考蓝桥杯嵌入式4:使用LCD显示我们捕捉的PWM波
  • 多功能提示词模板
  • MapReduce分区
  • Vue2 项目中使用 Swiper
  • 尚硅谷课程【笔记】——大数据之Shell【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