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推动云原生转型之路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平稳的从传统研发模式过渡到云原生时代,除了坚持结合云原生应用的特点,持续推动基础架构和应用架构的转型,还需要围绕“深度融合云技术能力、做厚业务基础能力、提升内建质量”等三个步骤,推进云原生转型之路。
深度融合云技术能力
在构建云原生应用时,需要充分利用云平台的各种服务和功能,以提高开发效率、减少运维成本和提高系统可靠性,即深度融合云技术能力。例如,云平台提供的自动化部署、负载均衡、弹性扩容、日志分析等服务可以大大提高应用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此外,云原生应用还需要深度融合云技术,如容器化、微服务、自动化测试等,以便实现快速部署、可扩展性和敏捷开发。
对接云平台后,实现容器的自动化编排部署
做厚业务基础板块
充分沉淀可复用业务能力,建厚业务基础层。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业务系统中出现的业务逻辑和组件也会逐渐增多,需要良好的系统分层架构,良好的业务基础层可以让业务系统的建设更加专注于业务系统本身,避免系统出现烟囱式架构,减少重复的基础设施准备,让开发人员专注于业务能力的开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首先,建立统一门户,构建业务系统集成平台,提供业务系统的统一入口。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开发公共部分,并实现用户按需订阅服务,集中管理权限和授权。
- 其次,沉淀企业级可复用的能力,并按照分层分为接口复用、页面组建复用以及微应用复用,并搭建自助接入的开放集成平台。通过这些能力的沉淀,可以提高业务开发的效率,减少重复的开发工作。
- 最后,整合业务中台,建设面向领域的业务支撑能力,为业务系统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支持。在持续沉淀业务能力的过程中,云原生应用架构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构建现代化业务系统,提高业务竞争力。
提升内建质量
重视质量内建的研发过程。云原生应用开发的目标是快速迭代和快速交付,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质量问题。在构建基于云原生应用的现代化业务系统时,应该采用质量内建的研发过程,以确保软件质量和安全。这包括实现自动化测试、集成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持续部署等DevOps实践。此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安全性,例如通过实现访问控制、加密传输等安全措施来保护系统安全。质量内建的过程具体包括:
首先是需求可追溯,需要定义明确的需求,将需求细分为小的、可执行的任务,确保每个任务都能够被正确地实现和测试。
其次是缺陷可追溯,需要在研发过程中及时发现和修复缺陷,使用代码审查、静态分析、自动化测试等工具提高代码质量。
第三是代码可追溯,要使用版本控制系统,保证代码变更记录可追溯,并使用代码库来重用通用代码。
第四是充分质量验证,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测试,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保证代码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五是安全可信,需要在整个研发过程中考虑安全性,包括代码审查、漏洞扫描、防火墙等多种安全保障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可信。
最后是透明化架构,具备清晰的技术规格,如性能、功能、规模参数等,以及存档的软件成分清单,方便后续系统升级维护。此外,还需要采用自适应的技术架构拓扑,根据业务和技术特点动态调整架构,使其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弹性和容错性。
综上所述,构建基于云原生应用的现代化业务系统需要充分利用云技术、沉淀可复用业务能力、采用质量内建的研发过程等方法。这将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形成现代化维护能力。
另外,云原生应用可以提供更高的可扩展性、高可靠性、强大的安全保障以及高度可观测性,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架构中的诸多问题,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
随着云计算和容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原生应用将成为企业构建现代化架构的重要理念,了解云原生应用的特征、掌握其架构的方法论和底层原理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企业应该在构建现代化架构的过程中,秉持云原生应用的理念,深度融合云技术能力,充分沉淀可复用业务能力,质量内建的研发过程,以达到业务系统的快速迭代和高效交付,并为未来的业务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